學達書庫 > 毛姆 > 人生的枷鎖 | 上頁 下頁
八六


  他們來到地下室。那兒有個佈置成餐廳的房間,就是光線暗了點。供應倒是一應俱全,學生同樣能吃到外面點心店所供應的各種食品。在吃東西的時候(菲利普要了一客奶油麥餅和一杯巧克力),他知道這位夥伴叫鄧斯福德。小夥子氣色很好,一雙藍眼睛,一頭深色的鬈髮烏黑發亮,大手大腳,長得很結實;說起話來,不緊不慢,一舉一動很斯文。他是克裡夫頓人,初來倫敦。

  「你是不是讀聯合課程?」他問菲利普。

  〔注①:指英國內外科醫生協會聯合委員會所規定的醫學院課程。〕

  「是的,我想儘早取得醫生資格。」

  「我也讀聯合課程,不過日後我想成為皇家外科協會會員。我打算主攻外科。」

  大多數學生學的都是內外科協會聯合委員會規定的課程。不過,一些雄心勃勃或者勤奮好學的學生,還要繼續攻讀一段時期,直到獲得倫敦入學的學位。就在菲利普進聖路加醫學院前不久,學校章程已有所變化;一八九二年秋季前實行的四年制現已改為五年制。關於自己的學習打算,鄧斯福德早已胸有成竹,他告訴菲利普學校課程的一般安排:「第一輪聯合課程」,考試包括生物學、解剖學和化學三門學科,不過可以分科分期參加考試,大多數學生是在入學三個月後參加生物學考試。這是一門新近剛增加的必修課程,不過只要略懂得點皮毛就行了。

  菲利普回解剖室的時候已遲到了幾分鐘,因為他忘了事先買好解剖用的護袖。他看到好些人在埋頭工作。他的合夥人準時動手幹了,這會兒正忙著解剖皮膚神經。另外有兩個人在解剖另一條腿。還有些人在解剖上肢。

  「我已經動手了,你不會介意吧?」

  「哪兒的話,繼續幹你的吧,」菲利普說。

  菲利普拿起解剖用書,書已翻到了畫有人腿解剖圖的地方,他仔細看著需要搞清楚的有關部分。

  「看來你對這玩意兒還真有一手呢。」菲利普說。

  「噢,其實嘛,我在讀預科時就做過大量的動物解剖實驗。」

  解剖臺上話聲不斷,有談工作的,有預測足球聯賽的前景的,也有議論解剖示範和各種講座的。菲利普感到自己比在座所有的人都要年長好多歲。他們都是些毛孩子。但是年紀大小並不說明什麼問題,更重要的倒在於你肚子裡的學問。紐森,那個跟他在一塊兒做解剖實驗的機靈的小夥子,對這門課很精通。也許他並不覺得賣弄一下學問有什麼不好意思,所以詳詳細細地向菲利普解釋他是怎麼幹的。菲利普儘管滿腹經綸,也不得不在一旁洗耳恭聽。隨後,菲利普拿起解剖刀和鑷子,動手解剖,紐森在一旁看著。

  「碰上這麼個瘦猴,多帶勁,」紐森一面揩手一面說。「這傢伙可能有一個月沒撈到一點兒吃的。」

  「不知道他是得什麼病死的,」菲利普咕噥道。

  「噢,這我可不知道。凡是老傢伙嗎,十有八九是餓死的。……嘿,當心點,別把那根動脈割斷了。」

  「『別把那根動脈割斷了』,說得多輕巧,」坐在對面解剖另一條腿的學生發表議論了,「可這個老蠢貨的動脈長錯地方啦。」

  「動脈總是長錯地方的,」紐森說,「所謂『標準』就是指永遠找不到的東西,否則幹嘛要稱作『標準』,呢。」

  「別說這些個俏皮話了,」菲利普說,「要不然,我可要割破手了。」

  「如果割破手,」見多識廣的紐森接口說,「得趕緊用消毒劑沖洗。這一點你千萬馬虎不得。去年有個傢伙只是稍微給刺了一下,他也沒把這當一回事,結果染上了敗血症。」

  「後來好了嗎?」

  「哪裡!沒到一星期就報銷了。我特地上太平間看過他一眼。」

  到吃茶點的時候,菲利普已累得腰酸背疼,由於午飯吃得很少,他早就盼著吃茶點了。他手上有股氣味,正是他上午在走廊裡第一次聞到的那種怪味。他覺得他手裡的松餅同樣有這股味兒。

  「哦,你很快就會聞慣的,」紐森說,「日後你要是在周圍聞不到那股討人喜歡的解剖室臭味,你還會感到挺寂寞的呢。」

  「我可不想被這怪味倒了胃口,」菲利普說。他一塊松餅剛下肚,趕緊又追加了一塊蛋糕。

  〖五十五〗

  菲利普對醫科學生生活的看法,也就像他對一般公眾的看法一樣,其源蓋出於查爾斯·狄更斯在十九世紀中期所描繪的社會生活畫面。沒有多久他就發現,狄更斯筆下的那個鮑勃·沙耶,就算實有其人的話,也同眼下的醫科學生無半點相似之處。

  〔注①:狄更斯小說《匹克威克外傳》中的一個人物,醫科學生。〕

  就投身醫界的人員來說,真可謂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其中自然也不乏懶散成性的冒失鬼。他們以為學醫最省勁兒,可以在學校裡吊兒郎當地混上幾年,然而到頭來,或是囊空錢盡,或是盛怒難消的父母不願再供養他們,沒奈何只得夾著尾巴悄悄離開醫學院。也有一些人覺得考試實在難以應付,接二連三的考場失利,使他們心中的餘勇喪失殆盡。他們一跨進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聯合課程委員會的大樓,就嚇得魂不附體,先前背得滾瓜爛熟的書本內容,頃刻之間全忘光了。年復一年,他們始終是年輕後生們的打趣對象。最後,他們中間有些人總算勉勉強強地通過了藥劑師考堂的考試;有些人則什麼資格也沒混到手,只好充當個醫生助手,寄人籬下,苟且度日,一舉一動都得看雇主的眼色。他們的命運就是貧困加酗酒。天知道他們到頭來會有個什麼樣的結局。但是就大多數而言,醫科學生都是些好學不倦的小夥子。他們出身於小富人家家庭,父母給他們的月規錢,足可使他們維持原已習慣了的體面的生活方式。有許多學生,父輩就是行醫的,他們已經儼然是一副行家高手的派頭。他們的事業藍圖也早規劃好了:資格一旦混到手,便申請個醫院的職位(也說不定先當一名隨船醫生,去遠東跑一趟),然後就回家鄉同父親合夥掛牌行醫,安度其一生。至於那少數幾個被標榜為「出類拔萃」的高才生,他們每年理所當然地領取各種獎品和獎學金,到時候受聘于院方,擔任這樣那樣的職務,成為醫院裡的頭面人物,最後在哈裡街開設一家私人診所,成為某個科目的專家。他們功成名就,出人頭地,享盡人世之榮華。

  各行各業之中,唯有行醫這一行沒有年齡限制,誰都可以來試試身手,到時候說不定也能靠它混口飯吃。就拿菲利普那個年級來說吧,有三四個人青春韶華已逝。有一個人當過海軍,據說是因酗酒而被開除了軍籍,他今年三十歲,紅撲撲的臉,舉止唐突,說話時粗聲大氣的。另一位已經成家,有兩個孩子,他上了一個不負責任的律師的當,把家產賠光了;他腰彎背駝,彷佛生活的重擔已把他給壓垮了;他整天不聲不響地埋頭苦讀,顯然知道自己到了這把年紀,要死背硬記點東西很吃力,況且腦筋也不靈活了。看著他這麼死用功,真叫人覺得可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