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盧梭 > 愛彌兒 | 上頁 下頁
九五


  「三十年前,在意大利的一個城市裡,有一個離鄉背井的年輕人窮困到了極點。他本來是一個加爾文派的教徒,但後來由於一時的糊塗,覺得自己流落異鄉,謀生無術,為了糊口就改宗他教。在那個城市裡有一所專為改宗的人設立的寓所,人家把他收容在那裡。人們把宗教上爭論的問題告訴了他,因而使他產生了他未曾有過的懷疑;人們使他知道了他本來不知道的罪惡,他聽到了一些新奇的教理,看到了一些更新奇的風俗;他經歷了所有這一切,險些兒成了它們的犧牲品。他企圖逃跑,人們把他關起來;他口出怨言,人們就懲罰他。在暴虐的人們的擺佈之下,他發現自己因為不願意犯罪反而被當作罪人來處理。一個沒有經驗的青年人第一次遇到強暴和不公正的事情時心中是多麼憤怒,親身經歷過的人是體會得到的。他眼裡流出憤怒的眼淚,心裡憋著怨氣。他向上天和世人訴說委屈,他向每一個人吐露真情,但沒有一個人聽他所說的話。他所遇到的都是那些專幹他羞於見聞的惡事的歹徒或幫兇,他們嘲笑他不跟他們同流合污,他們鼓勵他學他們的樣子。要不是一位誠實的基督教牧師因事到那個寓所去,想到一個辦法秘密地給他出主意的話,他也許就完全葬送在那裡了。那個牧師很窮,需要大家的幫助,而被壓迫的人則更需要他的幫助;他毫不遲疑地冒著為自己招來兇惡敵人的危險,幫助他設法逃跑。

  「逃脫了災難又陷入了貧窮,這個年輕人白白地同命運掙扎一陣。有一個時期他認為他是戰勝了它,剛剛遇到一點點好運的時候,他就忘記了他的痛苦和他的恩人。他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為不久就受到了懲罰,他所有一切希望都完全幻滅,他空度著青春的年華,他浪漫的思想敗壞了他的一切。一方面他既沒有足夠的才能和辦法去創造一條順利的道路,既不知道克制自己又做不來壞人,但另一方面又想得到許多無法得到的東西。他又重新陷入了窮困的境地,沒有麵包吃,沒有地方住,快要餓死的時候,他才想起了他的恩人。

  「他又回到他的恩人那裡去,他找到了他,而且受到了很好的接待。那位牧師一看見他就回想起他做過的一件好事,這種回憶始終是使人的心靈感到快慰的。這個牧師天生就是很仁慈和富於同情心的,他以自己的痛苦去體會別人的痛苦,優裕的生活並未使他的心腸變為鐵石,知識的薰陶和豁達的德行使他的天性更加善良。他對那個年輕人表示歡迎,替他找到了一個住處,把他介紹到那裡去住,而且還把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分給他,勉勉強強地維持著兩個人的生活。不僅這樣,那個牧師還教育他,安慰他,教他怎樣苦苦撐持,耐心地度過逆境。你們這些有偏見的人啊,可曾想到這樣的事情會出現在一個牧師的身上,會出現在意大利啊?

  「這個誠實的基督徒是薩瓦地方的一個貧窮的牧師;由於青年時期的一次冒失的事情,同他的主教發生了齟齬,他越過阿爾卑斯山去尋找他在他的故鄉找不到的謀生的道路。他並不是一個沒有智慧和文化的人,同時,因為他長得俊秀,所以得到了許多人的照顧,並且被安置在一個官員的家裡,教育他的兒子。他寧願貧窮也不願意寄人籬下,他不善於應付闊氣的人物。他在那位官員家裡呆的時間並不長久,然而在離開那裡的時候,他並未失去人家對他的尊敬;由於他的生活高尚,為人們所愛戴,他一心想體面地回到主教那裡去,請主教派他在山區做一個小小的牧師,以便在那裡度過他的一生,他最終的志願不過如此。

  「他對這位流落異鄉的年輕人自然而然地感到關心,並且仔細地對他進行了一番研究。他發現,不幸的命運已經使這個青年心灰意冷,恥辱和輕蔑使他完全喪失了勇氣,他的驕傲已變成對世人的憎恨,認為人們不仁不義的行為全是由於他們天性的邪惡和道德的虛偽。他認為宗教是自私的面具,而神聖的崇拜變成了虛偽的盾牌。他認為,在空洞無聊的爭論中,天堂和地獄成了玩弄口舌和文字的對象,對上帝的莊嚴樸素的觀念已經被人們胡亂的想像歪曲得不成樣子;而且,當他認為要信仰上帝就必須拋棄上帝所賦予的理性的時候,他就對我們可笑的冥想和我們之所以冥想的目的同樣地加以輕蔑。由於他對事物的真象缺乏認識,不瞭解它們發生的原因,因此陷入了愚昧無知的境地,深深地看不起那些自以為比他知識豐富的人。

  「把宗教忘記得一乾二淨,結果將導致忘記做人的義務。這個浪子的心在這個過程上已經走了一半了。儘管他不是一個天生的壞孩子,但是由於懷疑和窮困逐漸地泯滅了他的天性,因此很快地把他拖上了毀滅的道路,使他習染了壞人的行徑和無神論的道德觀點。

  「這樣一種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邪惡,還沒有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個青年人也有一些知識,而且並不是完全沒有受過教育的。他正處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沸騰的血液已開始使他的心靈趨於活躍,不為狂烈的感官所奴役。他的心依然象一張白紙。天生的廉恥心和怕羞的性情長期地束縛著他的心靈,其情形也象你這樣百般地束縛你的學生。他所見到的那些徹底墮落和不體面的惡行,不僅沒有刺激反而遏制了他的想像力。在很長的時期中,他之所以能夠保持天真完全是由於他對事物的憎惡而不是由於他自己的德行;天真的心是只有在令人迷醉的引誘之下才會受到敗壞的。

  「牧師看出了這種危險,也想到了解脫的辦法。困難沒有使他退縮。他以他能夠做這件工作而感到愉快,他決心要把它完成,決心要使他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的這個人恢復美德。他採取欲擒先縱的辦法實行他的計劃。崇高的動機鼓起了他的勇氣,使他想出了同他的熱心相配合的方法。不論結果怎樣,他相信他的時間都不會白白地浪費。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成功的。

  「他首先從取得這個新皈依的人的信任開始做起,他不吹噓他對他的恩惠,他不硬要他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他不向他嘮嘮叨叨地說教,他始終使自己能夠為他所瞭解,而且降低自己,同他處在平等的地位。當我們看見一個嚴肅的人自己願意去做頑皮的人的同伴,當我們看見有道德的人為了徹底戰勝放縱的人,就順著放縱的人的步調去做,我覺得,我們是必然為這種情景所感動的。當那個年輕人糊裡糊塗地來向他說一些亂七八糟的心事的時候,他用心地聽著,讓他談個暢快;除了不贊同壞事以外,他對他所說的一切都深感興趣;他從來不冒冒失失地責備他,以免打斷了他的話頭,使他感到難過;當那個年輕人高興地發現牧師在傾聽他的時候,他便樂意地把他心中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這樣一來,他把他所做的事情從頭到尾地都講清楚了,而他還以為一點也沒有說咧。

  「把這個年輕人的情感和性格仔細地研究一番之後,牧師認為,雖然從年齡上看不能說他是一個無知的人,但是他已經完全忘記他應當知道的一切事情,由於命運乖戾而蒙受的羞辱,扼殺了他心中真實的善惡觀。一個階段的墮落就能奪去靈魂的生命,當一個人成天為衣食而挖空心思的時候,是聽不到內心的聲音的。為了挽救這個瀕於道德死亡的年輕人,牧師就首先從喚起他的自愛心和自尊心著手做起:他給他指出只要善於利用他的才能就可以獲得美好的前程,他用別人的良好行為去激發他心中敦厚的熱情;由於他使那個年輕人對行為良好的人產生了敬佩心,因而也就使他產生了學習那些良好行為的願望。為了使他在不知不覺中擺脫那種疏懶浪蕩的生活,牧師就選了一些書籍中的要點叫他抄寫,假稱他自己需要閱讀這些摘錄的語句,從而在他的心中培養了高尚的知恩的情感。牧師間接地利用那些書籍去教育他,使他自己充分地看重自己,而不自暴自棄地認為自己是一個一無用處的人。

  「從一件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這個仁慈的人儘管在表面上沒有進行教育,然而他是多麼巧妙地使他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擺脫了墮落的境地。這位牧師一向是人人公認為十分廉潔和十分謹慎的人,所以有些人寧可把他們樂捐的東西交給他而不交給城裡富裕的牧師。一天,有人拿一些錢給他去分給貧民,而那個年輕人也厚著臉皮說自己是窮人,請他分一點錢給他。『不,』那個牧師說,『我們已經成了弟兄,你就是我家裡的人,我不應該拿這筆錢供自己使用。』然後,他按照那個年輕人所要的錢數,把自己口袋裡的錢掏出來給他。這樣的教訓,是不能不使那些尚未徹底敗壞的青年銘記在心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