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井上靖 > 北方的海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春

  大正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年】三月,洪作畢業于沼津中學。剛畢業,他便穿上了和服。念中學五年級時,住在臺北的母親,給他寄來藏青底色上起碎白點花紋的和服,可他一次也不曾穿,原封不動地擱在箱子裡。現在,他把那套衣服拿出來穿上了。

  整個中學時代,洪作幾乎都是穿著厚棉布制服度過的。他有兩三件藏青底起碎白花的筒袖服,但他覺得穿那種服裝遠不如穿制服方便。制服嘛,不論弄得怎麼髒,磨得怎麼破,也用不著感覺羞恥,在旁人看來也挺自然。哪怕穿一套破舊不堪的制服,也沒人把你當成貧家子弟。

  就因為愛穿破舊衣裳,洪作在學校裡引人注目。他借宿的寺院裡,有個名叫郁子的姑娘,比他年長四歲。洪作剛來時,鬱子把他的制服拿去縫補漿洗,可是沒過多久就心灰意懶,認定他無可救藥,撒手不管了。鬱子對他說:

  「你就將就著穿你那又髒又破的制服,一直熬到畢業吧!與其給你補得好好的,還不如看著你那副窩囊相順眼!你那住在臺北的父母親,我真想叫他們瞧瞧你這身打扮呢!」

  鬱子的話裡,多少含有對洪作父母的不滿。他們固然是遠離沼津,但對於兒子的衣著穿戴,總得操點兒心思吧?鬱子不便把這話明說,然而仔細推敲之後,可以從她的話中悟出這層意思。

  話雖如此,事實上這事情卻不能單單歸咎于洪作的父母親,洪作應該自負主要責任。母親曾多次寫信叮囑他:制服小了或者破了,就不妨換上新的,把價錢告訴她,她會隨時匯款來。

  然而洪作從未向雙親要錢買衣服。倒不是他存心給父母節省,而是他總覺得辦這種事太麻煩。直到念三年級,他穿的還是原來那套制服,到了念四年級的時候,他把離校畢業生扔下的舊制服弄來穿上了。

  洪作並不敢親自出馬向畢業生索討制服,有個人替他辦這件事,就是和他要好的藤尾同學。藤尾受洪作之托,把這事辦得挺漂亮。他估算出洪作的身量,便去找體格與洪作差不離的畢業生,一文不化地把西裝要了來。

  念五年級時,藤尾又替洪作向離校畢業生討來制服。他對人家說:「沒爹娘的孩子,可得多多關照喲!」

  到如今,已經中學畢業,儘管洪作對穿了這麼些年的破舊衣裳戀戀不捨,但他也不能再穿下去了。他破天荒第一次換上了和服。那些家住沼津市內的少年,大約從四年級起,差不多都開始穿上和服。洪作自然看慣了人家穿,可是現在自己穿上這東西,卻覺得挺彆扭。

  其實,洪作並非由於到了該穿和服的年齡而穿和服,而是因為除此以外他沒衣可穿,迫不得已穿上了它。本來,中學畢業升入高等學校,可以穿上新制服,可是洪作投考未中,四年級結業時考了一次,今年又考了一次,兩次投考靜岡高校都是名落孫山。當然,沒考上靜岡高校,還可以選考其它學力相當的學校,可洪作偏偏總沒那份心思。木部和藤尾兩位同學和他一樣,考靜岡高校未取,但木部考進了東京一家私立大學的預科,藤尾則考進了京都一家私立大學的預科。還有金枝同學,他考第一高等學校未被錄取,便轉而進了一所私立醫科大學的預科。

  這樣一來,凡立志升入高等學校的同學,倘不能進入志願的學校,便終歸在另外某一所高等學校找到了著落。他們一般都準備在來年再次投考志願的學校,不過把學籍登記在現在進的學校裡而已。這樣做的原因,在於他們嫌惡那種學籍一無歸宿的失學生活。所以,木部、藤尾和金枝,都理所當然地穿上了新制服。這新制服,唯獨洪作沒有。

  他怎麼辦呢?到故鄉伊豆的親戚家去住上一年,準備考試,這是一個辦法。但如果親戚家不肯收留他,他就只好一如既往,借宿在沼津的寺院裡,在這兒過失學少年的浪蕩生活。在洪作看來,東京的生活沒有多大的魅力。去東京,還不如逍遙自在地呆在沼津或者伊豆。

  顯而易見,倘若他不嚴肅認真地準備投考,來年仍然進不了公立高等學校。然而,洪作並沒有如此深慮。他反而想:「嘿,讓我痛痛快快地玩到夏天吧!」

  郁子曾間起他:「你家裡人到底怎麼想的?你中學畢業了,也不叫你回家去嗎?」

  言下之意,又是責怪他那住在臺北的雙親。「去臺北有什麼好處?我不能老住在臺北,倒不如呆在這兒不走。」

  「你就不想見見父母和弟妹?」

  「不想。」

  「啊,真怪!」

  「可我真的不想。」

  洪作不大願意見父母。只要不是非見不可,他覺得還是不見為妙。小學生時代他是這麼想,中學生時代他還是沒改變這個主意。

  他的父親,是個陸軍軍醫。由於職業關係,大兒子洪作的出生地―北海道的旭川,成了他不斷轉遷的起點。他曾先後轉任東京、靜岡、豐橋、洪松,如今任職的地方是臺北。

  五歲時,洪作便脫離了雙親,被領到居住在故鄉伊豆的外祖母縫子身邊。當時母親正懷著洪作的妹妹,苦於沒有人手,為一時之計,把洪作託付給外祖母。可是不知怎麼地,打那以後,事情就這麼延擱下來,洪作一直生活在外祖母身邊。大約外祖母不肯放洪作走,洪作也捨不得外祖母,就這樣,洪作遠離家庭,在伊豆度過了小學生時代。小學六年級時,外祖母去世,洪作前往父親的任地洪松,考中學未取,住在家裡念完一年高小,升入洪松一家中學。可是父親又要赴任臺北,洪作再度別離家庭,遷移到家鄉附近的沼津,在這兒度過了他的中學時代。洪作的父親前往臺北時,考慮到自己職業的流動性,說不定何時又要轉任,不想叫洪作這孩子為他的南去北來所累,於是採取了這樣的措施,以免他一次又一次轉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