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托爾·海雅達爾 > 綠色安息日 | 上頁 下頁 |
第十六章 永恆不朽的安息日(1) |
|
你發現自己處在某種詭異的狀況中,雖然你是以漸進而自然的方式進入那狀況,然而,當你處於這狀況之中,你仍會突然感到震驚,並問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 舉例來說,如果你被放在海上一艘輕木筏上,帶著一隻鸚鵡和五名同伴,無可避免的,你每天清晨都會在海上醒來,或者會覺得每晚比平常睡得更舒適。接著,你會開始思考這件事。 這是出現在我的下一本書裡的第一段文字。那已經是十年後的事了。 我在那本書裡談到,有一天早上,我在一間竹制的船艙內醒來。那是一艘用九束白塞木樹幹編造而成的輕木筏,正在永恆不息的海洋上顛簸著。船艙四周由金黃色竹子編成的牆壁,和我們在法圖希瓦島叢林裡第一個家的牆壁一樣,只不過這次屋外緊鄰的,是一個開闊的世界。我有完全不受阻礙的視野,可以看到一片廣大的碧海,還有發出嘶嘶聲的浪花。海浪的翻滾近在咫尺,無情地追逐著一直隱藏在後方的地平線。 遠在地平線之外的某處,就在我們前方模糊的弧線上,然而卻是如此遙遠,以致眼前的日出並沒有從那方向升起。那裡是法圖希瓦島。一些泛著白沫的海浪和我們共舞,把我們推向前方,這些海浪會一直前進,直到碰上法圖希瓦島的岩壁,最後撲倒在歐維亞海灘的卵石上。或許,我們那間高腳屋還屹立著,幾個小時之後,太陽也會照到那裡,而老泰也將向著我們這方向蹣跚步行,並朝著我們這方向看,不過,他可能想不到我就在這船上,將在緩緩蘇醒的陽光中抵達。他在歌曲和有關航海之神提基的傳奇故事中,曾提到這樣的航海方式,我只是依他所述,重新再航行一次而已。 我們以泛玻裡尼西亞地區(Pan-Polynesian)的移民之神來為這艘輕木筏命名:在提基王的名字前面加了「Kon」,因為這艘船是從秘魯出發的。Kon是前印加時代對秘魯海岸的稱呼,而Tiki是住在高地的人對來自提亞胡安納科的泛秘魯地區天皇的稱呼,他後來帶著隨從駕船進入太平洋,永遠地離開了。 某個清晨,我在康提基號上醒來,發現自己在一艘搖擺在海浪中的輕木筏上,頓時對時空產生了混淆不清之感。經過在玻裡尼西亞搭乘獨木舟和木制救生筏的經驗後,我曾經發誓,永遠都不要再搭乘這種開放式的船隻,到深海中冒險。 然而,此時此地,我看到自己竟然再度置身驚濤駭浪中,而且這一次只搭乘一艘輕木筏,一路航進全世界最大的海洋,距離陸地幾千英哩遠,遠離所有的貨輪。 我是大家公認的旱鴨子,所以我有足夠的理由自問,為什麼會有某種驅動力促使我搭乘一艘輕木筏,從開闊的秘魯海岸,航行到八千公里外的玻裡尼西亞。要到達那裡,我們必須像烏鴉飛行般,用漂流和滑翔的方式前進,距離相當於從紐約到莫斯科。當然,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我瘋了。甲板上的每個人都沒有搭乘輕木筏的經驗,也沒有航海的經驗。專家說,這種輕木筏經過兩個禮拜就會下沉。我在大溪地曾經掉到河裡,因而學會了如何游泳。但是如果輕木筏沉下去,我們也遊不到哪裡去。不過,甲板上的五個朋友都知道,我不是個魯莽行事的人。他們都認定我不會冒不合理的風險,或許那就是他們相信我的推演的原因。我的推演很簡單: A:可耕種的特定植物,曾經被前歐洲時代的人們,從南美洲帶到玻裡尼西亞。 B:南美洲在前歐洲時代只有輕木筏。 A+B:輕木筏一定能夠從南美洲漂流到玻裡尼西亞。 後來時間證明這種推演是正確的。有些專家表示,康提基號的航行並沒有證明什麼,只說明了挪威人是很好的水手。他們忽略了重點,受困於他們的理論:海岸地區的前印加人民都不諳水性——就像在高原地區的印加人一樣。果真如此,那麼,康提基號證明,即使是旱鴨子搭乘輕木筏,也能從秘魯漂流到玻裡尼西亞,在上岸後還種植了甜番薯。 對我而言,這次航行的意義不僅於此。我不但瞭解到印加帝國有數量驚人的運輸船,也證明了海洋面對這種會透水的水上運輸工具時,如何以友善的方式相待。我們在康提基號的甲板上待了一百零一天,季風和洋流又拉又推,讓我們從大陸漂到海島,共航行了八千公里,也給我們充分的機會瞭解,一艘輕木筏比軟木塞還輕,卻比任何有空間運載人及貨物的開放型船隻優越。曾經有許多經過變遷的偉大文明,分佈在秘魯長達兩千英哩的沙漠海岸上,當地人因為一些很好的理由,近千年來一直執著於一種特殊的船隻。他們並非如我們所猜測的——不知道有更好的船,而是知道沒有更好的船能符合他們的需要。這些部落住民在河流中會同時使用輕木筏和挖空船身的獨木舟;沿著智利海岸那些有屏障及可避風的海域,他們會使用有龍骨、船身而且吃水深的船。但是,若要征服滔天巨浪,在開放的海面冒險,單靠自己的力量周旋在珊瑚礁和岩石之間,沒有任何一種船比吃水淺、耐撞、海水可浸透的輕木筏或用蘆葦密集編造的草船,更為安全實用。 我們為山嶽般高大的金字塔與紀念性建築的手藝而驚奇,也為不可思議的渠道與水力工程而訝異,還有高度先進農業體系的農作和畜牧業、穿過數百英哩海岸沙漠並可行船的運河、無可比擬的織錦織造和陶藝技術……我們為他們的外科醫術、精神學、天文學、社會與軍事組織的知識而嘆服。他們每天生活中的各種象徵與實用性印象,可以從精緻的雕刻、陶器上的彩繪和棉織品中看出來。所有沿岸的前印加文化,主要圖騰都是深海魚類,以及漁民乘坐著大大小小的輕木筏。有些雙船尾造型的大船是供皇室成員乘坐用的,他們坐在上層甲板的船艙中旅行,船上有幾排隨從人員,甲板下則是成堆的大水瓶。 時至今日,當年的帝國已經崩潰,先後被印加人與西班牙人征服。貧窮的漁民沿著海岸駕駛小型單人輕木筏,劃著槳航行到海平面遙遠的另一方。他們已經不再建造大型輕木筏或紀念性金字塔。如果想重新打造前印加時代秘魯的黃金時期,單是印加人從高原地區下山來到海岸之前,整個海岸線所產生的先進文化成就,就得列出一長串清單,上面還必須加上「擁有可在海上航行的船隻」這一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