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霍桑 | 上頁 下頁 |
歡樂山的五月柱(4) |
|
「滾開點兒,邪惡的巴勒①教士!」恩迪科特緊鎖眉頭厲聲喝道,毫無敬意地一把揪住教士的法衣,「我認得你,布萊克斯東②!你連自己腐敗教會的規矩都不遵守,還跑到這兒來傳播邪惡,用你的惡行帶壞樣子。可是此刻,睜開眼睛瞧瞧,上帝已恩准他的選民讓這片荒野變得神聖,讓玷污此地的人倒黴吧!頭一件,先除掉這個花裡胡哨的醜東西——你下拜的聖壇!」 -------- ①巴勒(Baal)古代菲尼基人信奉的最大的神。 ②倘恩迪科特總督的口氣沒那麼肯定,我們就會懷疑他搞錯了人。布萊克斯東神父雖行為古怪,倒沒聽說是個墮落之徒。我們懷疑他與歡樂山上的教士並非同一個人。——作者注 恩迪科特舉起利劍向神聖的五月柱砍去。不一會兒,它就抵擋不住,發出痛苦的呻吟,樹葉和花苞紛紛墜下,撒在這個鐵石心腸的狂人身上。最後,連同它的青枝綠葉鮮花彩帶一道,這逝去歡樂的象徵,這歡樂山的旗杆,轟然倒地。據傳,它倒下時,夜空都變得更黑,樹林也投下更濃的陰影。 「好啦,」恩迪科特得意洋洋瞧著他的戰果,「新英格蘭唯一的五月柱完蛋啦!我堅信,它的完蛋預告了咱們和咱們的子孫後代中那些混吃等死貪圖安逸的傢伙沒有好下場。阿門,我聖約翰·恩迪科特宣佈。」 「阿門!」他的追隨者們隨聲附和。 可是,五月柱的信徒們卻為他們的偶像齊聲哀歎。清教徒首領一聽,便朝考墨斯的全班人馬瞥了一眼,他們原先個個歡天喜地,現在人人滿面沮喪憂傷。 「勇敢的頭人,」彼特·帕爾弗裡,清教徒的旗手問道, 「這些犯人如何處置?」 「砍倒了五月柱,我可不後悔,」恩迪科特回答,「不過現在我倒覺得把它再豎起來,讓這些該死的異教徒每人再圍著他們的偶像跳跳舞,把它當作鞭刑柱倒是不錯嘞!」 「這兒松樹多的是。」副官提醒他。 「沒錯兒,旗手。」首領道,「所以,把這些異教徒統統綁起來,每人抽上幾鞭子,用勁抽,跟咱們未來的公平處置一樣。等上帝把咱們帶回咱們自己規規矩矩的住地,找到了足枷,再給有的傢伙好好戴上。至於下一步的懲罰,燙烙印還是剪耳朵做記號,以後再說。」 「抽教士幾下?」旗手問。 「先別抽他。」恩迪科特回答,冷酷的眉頭逼向罪人。「抽鞭子、長期監禁,還是其它重刑能否為他贖罪,得由州議會定奪。讓他指望自己吧!攪亂民眾秩序的傢伙還可以饒過,但破壞宗教的傢伙非得嘗嘗苦頭!」 「這頭會跳舞的熊怎麼辦?」旗手又問,「也讓它嘗嘗同伴的鞭子麼?」 「照它的腦袋給一槍!」威風凜凜的清教徒首領命令,「我看這畜生會妖術。」 「這兒還有一對與眾不同的傢伙,」彼得·帕爾弗裡接著說,一面用武器指向五月王與五月後。「這夥壞蛋中間,他倆好像地位挺高,我看不抽他們雙倍就不合他們身份。」 恩迪科特倚著寶劍,細細打量這對不幸的年輕人,端詳他倆的服裝和相貌。一對戀人面色蒼白,垂頭喪氣,戰戰兢兢。然而神情之間,透著一種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純潔愛情,表明他們已得到教士的批准成為夫婦。大難臨頭,小夥子已扔掉鍍金手杖,伸手摟住了五月後。她靠在他胸前,體態輕盈,不是累贅,但那堅定足以表明,不論是吉是凶,二人已休戚與共。他倆相互對視一眼,再共同面對冷酷的敵人。二人肩並著肩,在婚姻的最初時刻,便眼睜睜看著無憂無慮的歡樂被生活嚴峻的憂傷取代。他們的同伴便是那歡樂的象徵,而這些可憎的清教徒則是憂傷的化身。然而,他倆芳華正茂的光芒,在磨難之中愈顯出純潔高尚。 「年輕人,」恩迪科特道,「你跟你的新娘子處境不妙哇。趕緊準備好,我要給你們的大喜日子留下可資回憶的印記!」 「無情的人,」五月王喊道,「我怎能打動你?要是手頭有武器,我會抵抗到死。既然無能為力,只好懇求你了!要把我怎麼辦?隨你的便,就是別碰愛迪絲!」 「休想,」毫不動搖的宗教狂答道,「對需要嚴加管束的女人,我們可沒有無端善待的習慣。姑娘,你說呐?除了他該得的以外,要不要你那溫存的新郎再替你分擔一份懲罰呀?」 「哪怕是死刑,」愛迪絲應聲道,「要殺就殺我一個人吧!」 的確,正如恩迪科特所說,一對可憐的戀人處境不妙。敵人飛揚跋扈,朋友束手就擒橫遭屈辱,家園倍受蹂躪,四周荒野茫茫。以清教徒首領為代表的殘酷命運就是他們的唯一指望。不過,漸濃的夜色也無法遮掩,那鐵石心腸的人心軟了,他朝一對年輕人微微一笑,幾乎要為剛剛開始的希望卻無法避免地破滅而歎息。 「生活的煩惱落到這對年輕人身上也太快了,」恩迪科特道,「對他們加重處罰之前,咱們先瞧瞧他們在眼前的考驗中表現如何。要是戰利品中有什麼更體面的衣裳,拿給這個五月王和五月後,換掉他們這身閃閃發光的輕浮玩意兒。你們隨便哪位,照料一下。」 「小夥子的頭髮不要剪掉麼?」彼得·帕爾弗裡問,一臉厭惡地望著年輕人的愛發①和長長髮卷。 -------- ①愛發(lovelock):英國歷史上伊麗莎白一世及詹姆斯一世時代流行的風俗,上流社會男子在兩耳邊用緞帶結紮的垂發。 「馬上剪掉,剪成地地道道的南瓜殼樣子。」首領回答,「把他們一起帶走,不過待他們得比別的人和氣點兒。年輕人怪有個性,也許能使他英勇善戰,吃苦耐勞,虔誠禱告。至於那姑娘,她那個性,到咱們的以色列會成為好母親,養大的娃娃比她自個兒的教養會好得多。年輕人,就算咱們生命短暫,也甭以為成天圍著五月柱跳舞就最幸福!」 於是,為新英格蘭打下堅定基礎的清教徒當中最為嚴厲的恩迪科特,從倒地的五月柱上摘下玫瑰花環,揚起帶臂鎧的手,將花環扔在五月王和五月後頭上。這舉動是個預兆,由於世人道德的陰鬱壓倒了一切有組織的歡樂,就連可悲的荒山野林之中,人們狂歡的家園也變得滿目淒涼。他們一去不返。但是,因為這些花環是用生長在那兒的最嬌豔的玫瑰編織而成,所以,這將他們連結在一起的紐帶中,就交織著人們最初歡樂中最純潔最美好的一切。他們相依相伴,沿著命中註定要踏上的艱難道路走向天堂,對歡樂山上的空虛生活再也不曾惋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