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哈維爾 > 無權者的權力 | 上頁 下頁 |
二 |
|
我們這個社會制度通常稱之為專制制度,更確切來講是一個操縱了社會經濟、政治命脈的官僚制度。恐怕「專制」這個名詞,不管在其他場合有什麼含義,往往不是澄清,而是混淆了我們社會制度的本質。通常,專制是指一小撮用武力攫取政權的人,他們的權力是公然的,直截了當的,專制者們隨心所欲地使用手中的權力,他們與大多數被統治者之間的分野涇渭分明。傳統或古典的「專制」概念,一個基本特點是暫時性、短促性,缺乏歷史基礎,其壽命由統治者們的生命長短來決定。這種專制通常有區域性局限,無論它所標榜的正統意識形態如何,其權力最終來自軍隊和警察。對它的最大威脅,就是敵手的武裝實力可能超過它,進而取而代之。 僅就以上簡淺分析論,我們這個社會與傳統的專制相似極微。首先,現社會制度不受小範圍的區域地理局限,反之,它在一個超級大國的操縱下囊括了一大塊政治版圖。當然,不同地區、國家之間有地方上或歷史上的差異,然而這些差異最終由一個單一、統一的權力構架所制約。專制不僅在各國有相同的政治原則和結構(由占統治地位的超級大國操縱演變),而且超級大國的中心控制網絡滲透到每個國家,它們對超級大國的利益唯命是從。當然,在當前核均勢僵持不下的世界格局內,我們的社會制度較之傳統的專制有前所未有的外在穩定性。許多區域性危機如果發生在孤立的國家,可能會引起政權的蛻變,但在東歐則由其他成員國的武力干涉來解決問題。 再者,傳統專制的一個特點是缺乏歷史基礎,常常表現為歷史上的反復,群眾性暴力的非理性行為所異致的非理性結果,但我們的社會制度則不那麼簡單。雖然我們的專制制度與當年造就這一制度的社會運動早已異化了,但這些社會運動的真實性(我指的是19世紀以來的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運動)仍然賦於現制度不可抹殺的歷史意義。這些歷史淵源為現制度的建立提供過堅固的基礎。直到現制度演變為今天的新的社會政治現實,這個現實成了當代世界格局的一個不可分的組成部分。這些歷史的根源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當時的社會矛盾和衝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因而導致了社會革命運動。正確的理解的核心,就孕育著運動發展過程中的異化傾向。這個問題在這兒並不重要。這個問題當然是當時的氣候造成的,有機成長發展的,也有同樣歷史根源的。 現社會制度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當年的「正確的理解」的遺產。這是區分現制度與其他專制的特徵。現制度的意識形態十分精確、合乎邏輯、易於理解,其精髓又很靈活應變。就其完整性而論,這個意識形態幾乎是一個世俗化的宗教。它能夠解答一切問題。人們很難部分接受它。全盤接受,則對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世界,一切形而上的,存在的確定觀念都處於危機中。人們失去了根基,互相異化,喪失了理解世界的能力。但我們制度的意識形態則擁有催眠的法術。它為四處遊蕩的人類提供了家園:一旦接受它,一切就會一目了然,生命又有了新的意義,一切神秘莫測的疑難,一切憂慮和孤獨感,都煙消雲散了。毫無疑問,要住進這間廉價公寓,代價極高:人們必須放棄個人的理性,良知與責任感。因為這個意識形態的根本特點就是把理性與良知交到更高的權威手裡。這兒的原則是:權力的中心,就是真理的中心(在我們這兒,與拜占庭的教廷有驚人的相似:最高的世俗權威即是最高的精神權威) 。當然,意識形態現在已經不再能掌握群眾了,起碼在東歐國家之內(俄國也有可能是個例外,那兒的農奴心態,那種對統治者盲目和宿命的崇拜,對命令的無條件服從,仍占著上風,而且與超級強權的愛國主義結合,將王朝利益高置於人類利益之上)。但這無關緊要,因為意識形態在我們社會裡的工作仍是卓有成效的(後面我還要詳談),這正是歸結於意識形態的本質。 第四,傳統專制的權力運用必包含某種程度的隨機性。權力結構大部分都不穩固,常常導致偶然性、非常規的權力運作。反對派的言論在社會上、心理上和實際環境中都有存在的條件。簡言之,權力表層有許多漏洞和空子可鑽,這樣政權的穩固就難以實現。但我們的制度在蘇聯已發展了六十多年,在東歐也有三十餘載。其中很多結構上的特點,是從沙皇的專制主義演變而成的。在權力的外在機制方面,造就了複雜縝密的、直接和間接控制全體國民的系統。這種系統作為權力的基礎,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權力結構。我們同時不應忘記,這個體制的效率通過國有化經濟、中央指令性生產方式而得到極大強化。因此,權力結構具有前所未有、難以駕馭的自我投資能力(譬如在官僚體制和警察系統方面)。作為唯一的雇主,權力結構更易於把公民的日常生活消費牢牢掌握住。 最後,倘若革命風潮、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和狂烈的暴力是傳統專制的特徵的話,那麼這樣的特徵在蘇聯集團國家裡已消失殆盡了。東歐集團多年以來已不復是一個孤立于國際發達社會之上的封閉世界,不受國際社會發展的影響。正相反,蘇聯集團已成為大世界不可分的一部分,同世界共享和共創未來。具體來講,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實質上已在我們的社會出現,與西方的長期和平共處加速了這一同化的進程。也即是說,我們的社會也演變成為一個消費和工業化社會,帶有該社會形態的一切社會、思想以及心理方面的問題。不考慮這些因素,則無法理解我們制度內的權力的本質。 在權力結構上,我們現制度與傳統專制的深刻差異 (希望我上述膚淺的比較已經說清了這個差異)使我尋找某種適當的概念來在本文目的範圍內描述我們的社會制度。我下面將要用「後極權制度」來形容我們的制度。雖然我知道我的概念並不是最精確的,在還沒找到更貼切的用詞時,我們姑妄用之。我不是說名詞前綴「後」是指我們的制度已不復專制獨裁了。正相反,我是指現在的獨裁形式與我們所理解的傳統的極權和傳統專制有根本的區別。 我上面提到的環境,只構成了後極權社會權力構成的一部分條件因素和某種現象上的框架,我下面將分別加以闡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