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穀崎潤一郎 > 春琴抄 | 上頁 下頁


  春琴者,本名鵙屋琴,生於大阪市道修町①某藥材商家,明治②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塚置市內下寺町某淨土宗③寺院中。

  不久前由此路過,猝發參謁其墓之想,遂順道尋去,求其墓所。

  「鵙屋的墳在這一邊。」一寺僕說著,往大殿的後面引導。只見山茶樹的叢蔭裡並排置有好幾穴鵙屋家的祖墳,但是附近不像是琴姑娘的墓。

  我說:「既然鵙屋家昔日有過這麼一個姑娘,可見她的墓理該……」對方聞言後想了想,說道:「這麼看來,那面的一穴也許是的了。」便引我朝東邊陡坡處的臺階路上走去。

  我知道,在下寺町東後側矗立著一座上建「生國魂神社」的高岡,而眼下的陡坡便是由寺院通連這高岡的斜坡,這兒是大阪市內不可多得的樹木繁密的地方,琴姑娘的墓就建在斜坡半腰處的一塊平整出來的空地上。墓碑的正面標著法名——「光譽春琴惠照禪定尼」,背面是——「俗名鵙屋琴,號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歿,享年五十八歲」,側面刻著——「門徒溫井佐助謹立」。

  ①道修町在大阪市東區,至今仍多藥材批發店。
  ②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改元明治。
  ③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個派別。

  琴姑娘雖然一生一世用著鵙屋這個姓①,但她同「門徒」溫井檢校②事實上不啻是夫婦關係,這大概就是此墓能在偏離鵙屋家祖墳處另立的原由吧。據寺僕說,鵙屋家早就沒落,近年來,族中難得有人來上墳,即使來了,也絕不過問琴姑娘的墓所,所以就以為這不是鵙屋家後人的墓了。

  我說:「這麼說來,這位死者是無人問津了囉?」對方答道:「哦,不,尚不能說是無人問津,一位住在萩地某茶館的老媼,估計有七十歲了,每年要來一兩次,在這墓上祭掃一番,然後嘛,喏,你看到那兒有座小小的墳了嗎?」他指著墓左側的另一座墳,說道:「然後,老媼一定也到那座墳上去焚香獻花,還拿出誦經之類的費用。」

  走到寺僕指點過的這小小的墓碑前,只見碑石約為琴姑娘那塊碑石的一半大小,碑的正面刻著——「真譽琴台正道信士」,背面是——「俗名溫井佐助,號琴台,鵙屋春琴之門徒,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歿,享年八十三歲」。這就是溫井檢校的墓。

  關於那位萩地某茶館的老媼,下面自會談到,這裡暫且略過不提。而這墓不及春琴的墓大,墓碑上鐫有「門徒」以及死後也要維持師徒之禮的做法,實為檢校的遺願。

  這時,夕陽正絢麗地照射著墓碑的正面,我佇立於墳丘,觀看展開在腳下的大阪市的雄偉景象。早在難波津③時期,這一帶可能就是丘陵地帶,面西的高岡由此徑向天王寺方面伸展。而眼下,草木的葉子被煤煙熏傷了,發枯的大樹失去了生氣,仿佛佈滿了積塵,令人敗興。想當初修建此墓的時候,這一帶該是蒼鬱無比的吧?即使在現在,若論市內的基地,還是得首推這一帶最為幽靜、悅目呢。這由奇緣相合的師徒倆長眠於此,俯視著暮靄下豎有無數高樓大廈的東洋最大工業都市。然而今日的大阪已多所變遷,不是檢校在世時的面貌了。唯有這兩塊墓碑,好象至今仍在互訴師徒間不凡的因緣。

  ①按照慣例,女子嫁人後當改姓夫家姓。
  ②盲人樂師的最高一級的職稱。
  ③這是大阪市的古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