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歌德 > 威廉·麥斯特的學習年代 | 上頁 下頁
譯本序


  一、寫作經過。究竟本書是一部劇場手冊呢,是生活方式的連環圖畫呢,是十八世紀的德國教育史呢,還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敘事長篇小說?要作出比較正確的回答,讓我們先看看本書的寫作經過。

  德國大詩人歌德(Johann Wolfgangvon Goethe ,1749—1832)差不多費了二十年的時間,即從1777 到1796 年,從事這部書的寫作,不過從1786 到1793 年有七年的間歇期。在這分隔的時期中先後出現兩種不同的稿本:(一)《威廉·麥斯特的戲劇使命》,(二)《威廉·麥斯特的學習年代》(以後簡稱《學習年代》)。在第一稿中,表現書中主角如何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位德國的莎士比亞,而在第二稿中,則指出這種追求雖然是必要而不無益處的,但是一條錯誤的道路,這時主角是逐步學習成為一個謙遜而積極的現實生活的成員。

  事實上人們從許多筆記中早已知道,在《學習年代》以前,還有第一稿《戲劇使命》,而且此書是於1777 年2 月開始寫,至1785 年11 月完成,共包括六卷,但是始終不知道這部手稿的下落。1910 年,由於偶然機會,才使此稿重見天日。原來歌德的女友,瑞士蘇黎世的巴巴娜·舒爾特斯同她的女兒把當時寄給她們的「流動手稿」抄寫下來;這部手抄本作為家庭所有物被保存下來,後來她們才贈給歌德的德國友人。

  1785 年11 月,《戲劇使命》暫告一個段落,歌德予同年12 月起草其餘六卷書的計劃。不過在後來的年代中,他沒有貫徹這個計劃,直到1793 年,他才又著手這項工作,但不再是簡單地繼續舊作,而是來一個徹底的改寫。

  1794 年,歌德與席勒建立友誼,後者對前者的工作給予無比熱情的關懷。在兩人的通信中,我們可以讀到他們充分討論了與此書有關的種種問題,這大大促進我們對《學習年代》的深入理解。1795 年,出版了三冊,每冊包括兩卷,而第四冊也是最後一冊,包括第七和第八卷,到1796 年10 月才完成。

  歌德自己說過,這項工作是在他過去所作的一切工作當中最盡責的,而且就多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最困難的。

  現在我們要問:《學習年代》的基本思想究竟是什麼?發現和閱讀《戲劇使命》的人,已經觀察得出此書各卷中的「主要思想」都有變化,所以歌德在寫《學習年代》時,根本上是把已經開始的以及預料到的變化有意識地貫徹到底。後來他甚而表示,他本來就認為書中主角的使命不該是成為一位德國的莎士比亞,而是向著某種更高的目標發展。在他的1786 年的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威廉·麥斯特的開始活動是來自對偉大真理的一種模糊預感,就是人常常願意從事某種嘗試,哪怕他的天生氣質不適合於這些方面——比如錯誤的意向,一知半解以及諸如此類,都可以計算在內。甚而許多人為此浪費了大好光陰……然而所有一切錯誤的步驟,卻有可能導至一種難以估量的好處。」這就是說,書中主角去尋求戲劇藝術,卻找到了生活藝術。由於強調生活藝術,所以本書躋入十八世紀德國教育小說之列,而發揮巨大的作用。

  同時我們不應忽視,當時共濟會在德國盛行,歌德自己曾是共濟會會員。

  書中主角威廉的成長,受到秘密團體「塔樓會社」的關注,正適合共濟主義的意圖。書未宣佈了威廉的「畢業證書」,但是歌德不久就已經明白,小說主角的發展事實上並未完成,他子1796 年宣稱,以後將繼續寫《威廉·麥斯特的漫遊年代》,後者成了歌德晚期的作品,在思想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二、內容概要。本書共八卷,每卷的章數不等。第一卷:出身富裕商人家庭的威廉·麥斯特,早年也象作者歌德本人一樣,受到木偶戲的鼓舞。他酷愛文藝,鄙視商業,結識當地戲院的一個漂亮女演員瑪麗安妮,產生愛情,幻想自己將來建立德國民族劇院。後來他發現女友與商人洛爾貝克另有關係,認為自己受騙,感到絕望,憤而離去。

  第二卷:威廉經過兒年的業務生活後,受到與父親合夥的商家的委託,外出從事商務旅行。他在高村目睹業餘舞臺演出,重新喚起他對戲劇的愛好。

  他認識某個劇團殘留下來的演員:有漂亮而放蕩的菲琳娜,年青的勒爾特司,外來的少年弗德裡希,又遇到他以前拯救過的梅林納夫婦,後來他出於正義感和人道主義精神,從馬戲團走繩演員手裡贖買遭受虐待的神秘女孩迷娘,又收留神經失常的琴師,這些人組成了一個以威廉為核心的圈子,最後他資助梅林納建立一個流動劇團,自己也參加在內。

  第三卷:這個劇團被一位富有的伯爵召到他府邸去演出。威廉此時認識和接觸到貴族等級分子。他迄今盲目崇拜貴族,但後來看出伯爵雖然自高自大,其實空洞無物;男爵雖然愛好戲劇,但不過一知半解,這使他感到失望。

  只有伯爵夫人的溫柔多情,使他念念不忘。貧窮而冷酷的貴族雅爾諾向他指出莎士比亞的重要性,第一次打動了威廉,莎劇成了他的「命運書籍」,使他逐步認識現實世界。

  第四卷:劇團在伯爵府邸演出後,得到相當的饋贈。他們離開府邸去城市,中途選舉威廉作劇團的經理。他們來到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突遭強盜的襲擊,隨身衣物被搶劫一空,威廉奮勇抵抗,受傷倒臥在森林中,在這千鈞一髮時刻,突然有騎白馬的女士率隊出現,她慨然命人搶救威廉,並資助整個劇國得以陸續啟程,威廉深感女騎士的救命大恩,然而她從此如驚鴻一瞥,芳蹤杳然,威廉徒抱相思之苦,直到第八卷末,才獲得團圓結局。劇團被洗劫後,已潰不成軍,由威廉介紹,去投奔一個城市的固定劇團。劇團經理塞洛富有才能和經驗,與威廉以前相識,其妹奧蕾莉亦頗同情威廉,這時威廉有可能對《漢姆雷特》進行深入研究。

  第五卷:威廉的父親去世,他決定過舞臺生涯,通過藝術來全面培養自己。威廉自己擔任漢姆雷特這個主要角色,與塞洛和奧蕾莉配合,首場演出成功。第四和第五卷是表現以《漢姆雷特》為中心的戲劇使命。威廉本身不是演員,戲劇藝術對於他只是教育手段,而不是本身目的。只有塞洛才是出色的劇場人物,不過他有許多人性上的弱點,生活放縱不羈。奧蕾莉則借舞臺上的演出,以發洩其失戀的痛苦。塞洛與梅林納謀建歌劇院,威廉已不受他們的歡迎。垂死的奧蕾莉委託威廉帶信去見她的男友羅大略。

  第六卷:本卷標題是「一個淑女的自白」,與以上各卷的繽紛多彩的世俗生活相反,本卷是一則有關宗教信仰的故事,敘述一個女子從青少年到中晚年的宗教內心生活的發展。她一生不嫁,上養父母,下撫侄兒和侄女的純潔操行,實為難得。本卷雖帶有插曲性質,但書中重要角色如羅大略和娜苔莉的家族淵源由此得到說明,這也與後來的第七和第八卷有所呼應。

  第七卷:威廉來到男爵羅大略的家,認識這位開明貴族,他經過美國獨立戰爭,回到德國從事農業改革,鼓吹廢除農奴制度。羅大略不拘細節,生活放縱。他集合神父、雅爾諾等一批不問出身、只要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秘密的「塔樓會社」,具有共濟會的性質。威廉被吸收入社,獲得「畢業證書」,並證實男孩費立克斯是他和瑪麗安妮的親生兒子。

  第八卷:威廉被羅大略派去見他的妹妹娜苔莉,這時才發現她就是從前騎白馬的救命恩人。她抱濟世救人的主張,是道德活動的理想化身,代表更高的生活階段。但威廉為了安頓孩子,曾向能幹持家的特蕾色求婚,得其同意。迷娘之死,使威廉大受震動。意大利侯爵到來,認出迷娘是其侄女,揭開了琴師和迷娘的悲劇命運之謎。男童費立克斯被疑中毒,娜苔莉伸出救授之手,在危難中更促進了她對威廉的感情。特蕾色看出威廉對娜苔莉情有獨鍾,而她自己更適合於羅大略,於是同意同咸廉解除婚約,促成他與娜苔莉的結合,兩對伉儷各遂所願,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過威廉與娜苔莉的結合,打破了當時市民不得與貴族通婚的界限。

  三、思想內涵和人物性格。書中的情節發生在十八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的德國,從國際上看,是在美洲革命和法國革命之間。書完成於1796 年,這時法國革命的高潮已過,然而它的餘波仍然影響著歐洲及其他國家。在本書第八卷第七章中,開明貴族雅爾諾看出德國腐朽的封建制度面臨革命的威脅,他同主角威廉有如下的談話:「您聽我說!如果您知道一點國際局勢,就可以看出,我們面臨著巨大變化,差不多再也沒有什麼地方的財產是絕對安全的了。……現在聰明的辦法是,只在一個地方保有產業,只把自己的錢投放在一個地方,要同時在許多地方進行監督是困難的;因此,我們想出另外不同的辦法:從我們古老的塔樓發起一個社團,它分佈在世界各個部分,世界各個部分的人都可以參加。一旦發生一場政治革命,這人或那人完全從他的產業中被趕走了,我們彼此之間就互相保證我們的生活。」這樣看來,當時的德國不可能完全風平浪靜。先進的知識分子如歌德和席勒,早已看出封建制度必然沒落,資本主義制度勢將取而代之。不過他們希望不經過暴力革命,也就是本走法國的道路,而是通過從上市下的逐步改良。他們重視人民的審美教育,也就是文藝的移風易俗的作用。本書中的主角威廉·麥斯特就是歌德根據本身經歷和思想塑造出來的一個典型。

  威廉·麥斯特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是個市民階級知識分子,他鄙視商業,醉心於戲劇藝術,希望將來建立德國民族劇院,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識。他從結識當地刷院女演員起,到參加流動劇團,在伯爵府邱演出,參加塞洛的固定劇團,研究莎士比亞,演出《漢姆雷特》為止,不斷從實踐中取得經驗,接受教育。他與塞洛不同,塞洛主持劇院完全是以營利為目的,不是象威廉那樣,以取得「藝術體驗」和「教育要素」為主,不斷提高自己。

  在第一卷第九章中關於他的遙遠的夢想有如下的描寫:「他完全明白今後自己對於劇院所負的使命,他所追求的崇高目標,似乎對他更接近了……

  在自負的謙遜中看出自己是出色的演員,是未來的民族劇院的創立人……」通過劇院教育人民,培養民族意識,以達到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目的,這是德國自萊辛以來,歌德和席勒所執著追求的。

  威廉感到當時市民階級在文化水平、氣度和風貌上遠不如貴族,自己要獲得全面培養,只有通過舞臺生涯。威廉對於貴族的讚歎,說明當時德國市民階級的力量還大大落後于貴族階級的力量,實際上某些工場和商業還依賴宮廷和軍備的需要。也就是說。力量薄弱的市民階級有時還得仰仗封建貴族的鼻息。不過威廉也看出貴族的傲慢無知。例如本書第三卷第八章中敘述威廉參加劇團在伯爵府邸演出,這位伯爵即是這類典型,並不重視藝術和藝人。

  書中有段敘述如下:「有時劇團全體或單獨個人飯後被召到顯貴者面前去,他們認為這是莫大的光榮,殊不知道,同時獵人和僕從帶進一大群狗和馬到府邸院子裡來溜達。」最後,威廉看出自己不能停留在戲劇探索上,必須繼續在實際生活中有更高的追求。他終於向劇院告別,進入以羅大略為首的小圈子,參加具有共濟會性質的「塔樓會社」,並理解羅大略的農業(包括土地)改革計劃。最後威廉與貴族女子娜苔莉結合。威廉本身貫串著積極的人道思想:他最早就拯救梅林納夫婦于患難中,從馬戲團走繩演員手裡贖買小女孩迷娘,收容神經失常的豎琴老人,善待菲琳娜和弗德裡希,解囊資助劇團,……後來意大利侯爵認出迷娘是他的不幸的侄女,向威廉表示感謝。威廉始終謙讓,並不希望別人感恩圖報,于平凡中顯示出偉大。

  娜苔莉是貴族女子,是書中最出色的女性。她出現的場面甚少。在第四卷第六章中,她為了搶救受傷的威廉,伸出援助之手,僅匆匆出現一面。在第六卷中,也只有對她的簡短描敘。直到第八卷中她才正式露面,但與諸女相比,好比皓月當空,群星失色。然而書中對其儀容神態,並無正面描寫。

  關於她自己從事社會救濟活動,在第八卷第三章有段同威廉的較長談話,摘錄一節於下:

  「我回憶從少年時候起,沒有比如下的印象使我感到更強烈的了,就是我到處發現人們的需要時,就有種不可克制的渴望,而要加以調劑。譬如那些還不能站立的孩子,以及已不能自立的老人,富裕的家庭要求有孩子,窮苦的家庭無力贍養孩子,任何一種對職業的默默的要求,任何對才能的渴念,對成百種小而必要的能力的尋求一我到處去發現這些東西,我的眼睛似乎天生來就是幹這樣的事的。我看見沒人使我注意的東西,我似乎是為觀察而生的。無生命的自然界的魅力,對許多人來說是最為敏感的,對於我卻毫無影響,至於藝術的魅力對於我幾乎就更差了。我的最愉快的感受,過去和現在都在於當社會上出現某種匱乏和需要時,立即在思想上找到一種補給,一種方法,一種救濟……」這是一種多麼寬廣的人道主義胸懷!所以威廉問她:「您沒有愛過嗎?」她的回答是:「從不或者說常有!」換句話說就是:從無男女兩性之愛,常有博愛濟世之心。(第八卷第四章)維爾納是典型的商業資本家,他稱複式簿記是人類精神最好的發明之一。他說,如果有人贈他一枚鑽石戒指,要他天天戴在指上,他不會接受,因為他對不生利息的死資本,絲毫不感興趣。他是威廉的姐夫,經濟上支持威廉,兩人卻是鮮明的對照。

  羅大略是個開明的貴族,他參加過美洲革命戰爭,想在德國推行土地改革。他繼承大量財產,但主張廢除農奴制,取消封建剝削,實行土地自由買賣和分割,即實行資本主義式的經營。他是「塔樓會社」的主要人物,贊成妹妹娜苔莉與商人的兒子威廉結合,打破封建等級婚姻制度。他對威廉說:

  「我們既然不平凡地聚合在一起,您就別讓我們過平凡的生活,讓我們一起來幹點值得於的事情……讓我們為此結成同盟,這不是空想,這是一種完全可以實現的理想。」(第八卷第十章)至於塔樓會社的具體綱領如何,書中沒有明白說出。

  雅爾諾是市民階級化的貧窮貴族,他依靠羅大略又協助羅大略,精明能幹,對威廉的自我教育有所指點,但為人冷酷,缺少對弱者的同情。

  塞洛是幹練機智的劇場經理,梅林納是工於盤算,自私心重的劇務人員,勒爾特司是善於適應環境的演員,他們對主角威廉的學習和發展過程起過一定的作用。歌德於1793 年的筆記中,對書中的重要人物有如下的簡要刻劃:

  威廉:美學的、道德的夢;羅大略:英雄的、積極的夢:神父:教育實踐的夢;勒爾特司:無條件的意志;菲琳娜:現實的性感,輕浮:奧蕾莉:

  頑強、刻苦的堅持;娜苔莉:女性的、美學道德的現實;特蕾色:家務的純潔的現實,迷娘:不相稱關係的狂想。以上所謂「夢」亦可理解為「追求」或「憧憬」,與下面的「現實」相對照。這種提示無非是提供一點啟發,以便對書中人物性格作進一步的分析。

  迷娘是所謂命運悲劇性人物,她的父母是親兄妹,由於錯誤的結合而生下她。她原是意大利貴族的後裔,童年時被馬戲團走繩演員拐騙,淪為雜技小演員而備受虐待。迷娘在生理上的缺陷,是身體與心理發展的不平衡。威廉在野蠻的馬戲團員手中贖買下她,純是出於人道主義的正義感,並無絲毫私心雜念。迷娘把威廉看作心愛的朋友、父親和保護人,威廉始終貫徹這三重身份的責任。後來落魄江湖的琴師,實是迷娘的生父,也來依附威廉。威廉對琴師,也關懷備至。以一個青年男子,而竟有如此雅量和寬廣胸懷,實為難能可貴。其實威廉善待迷娘和琴師的行為,正是他在實踐中所受的積極人道教育課,所以他對雅爾諾之流譏為收養吉卜賽賤民,淡然置之。迷娘在書中佔有頗大篇幅,她的故事不能視為插曲。迷娘和琴師的歌曲,均膾炙人口,特別是「迷娘曲」三疊,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一唱三歎,淒惋動人,堪稱絕調。

  至於本書第四卷第十三章中威廉對漢姆雷特性格的分析,第六卷中叔父關於人要盡可能決定環境,而不為環境所決定的談話,則是作者歌德在頗大程度上表達了自己的思想。

  四、評價和影響。本書是繼《少年維特的煩惱》之後,也就是二十一年以後,又在德國文學界取得顯著成就的長篇小說。席勒對此表示極度讚賞,他說:「安詳而深刻,明白而又不可思議,就和大自然本身一樣,它就這樣發生作用而出現在我們面前,一切也包括極細微的次要工作,無不顯示出美好的平等心情,一切東西都從這種心情流露出來。」浪漫主義詩人弗裡德裡希·施萊格爾高度評價此書,他說:「法國革命,費希特的科學理論以及歌德的『麥斯特』是時代的最偉大的趨向。」《學習年代》對後來的德語文學界陸續產生巨大影響:德國浪漫派作家蒂克的《弗蘭茨·斯特恩巴爾德的漫遊》,布倫坦諾的《哥德維》,讓. 保爾的《巨神》,艾興多爾夫的《預感和現實》,默裡克的《畫家諾爾頓》,無論從反面或正面看,無不受歌德這部書的影響。十九世紀的德語作家如:伊默爾曼的《後裔》,施蒂弗特的《晚來的夏天》,尤其是瑞士德語作家凱勒的《綠衣亨利》,也繼承了歌德的傳統,把新的寫實主義與發展思想結合起來。二十世紀的傑出作家如瑞士的德語作家赫塞及德國的托馬斯·曼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後者的長篇小說《魔山》被譽為德國傳統的教育小說,無疑與歌德的《學習年代》有某種血肉關係。

  回顧德語文學中的所謂發展或教育小說,至今仍以歌德的《威廉·麥斯特的學習年代》為最佳的典範。因為它具有獨創性,開闢了這類小說的先河。

  內容豐富多彩,出現各種人物形象,通過許多領域,把人物和事件在發展中巧妙地結合起來,讀時恍如使人欣賞一部巨大的交響曲。

  書中的《迷娘曲》在數十年前先有馬君武,後有郭沫若的翻譯。郭譯有兩種詩體,一是用舊體詩(類似杜甫的《同穀歌》體),二是用新詩體,流傳較廣。中國劇作家田漢曾被《學習年代》中迷娘的故事所吸引和感動,於二十年代改編為獨幕劇《眉娘》。「九·一八」事變後,此劇再經過改編,更加中國化和現代化,演成了著名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 「七·七」事變後,此劇不僅在我國大後方廣泛演出,而且還在國外演出,為動員我國民眾抗日和爭取國際支持起過不小的作用,從迷娘的故事到獨幕劇《眉娘》,再到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這中間經過了幾個不同的時代,但它說明中德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由來已久了。

  書中的對話與內心獨白交錯使用,語言變化多姿,心理分析亦頗深入,歌德有時使用他當時習用的詞語,要求對等的中文翻譯實非易事。

  本書根據漢堡版歌德文集第七卷及魏瑪版歌德文集第六卷德文原書譯出,錯誤和疏漏,勢所難免,希望讀者多予指正為幸!

  韓世鐘同志百忙中抽暇校訂原稿,提出富有價值的意見,得以增刪改正,特此致謝!

  董問樵

  1988 年4 月於上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