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凡爾納 > 蒸汽屋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印度兵暴動

  用幾個字就足以讓我們對那個年代的印度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對那場規模宏大的印度兵暴動,則更是如此。但以下,我們仍需先談談一些重要史實。

  一六○○年,伊莉莎白女王統治下的大英帝國正值強盛時期。在這片神聖的雅裡阿瓦爾塔土地上,生活著兩億人口,其中有一億一千二百萬人信仰印度教。享有盛名的「東印度公司」就是在這個時期成立的,它的英文綽號叫「老約翰公司」。

  起初,它只是一個簡單的與印方做貿易的商人間的集會,負責人是肯貝朗公爵。

  那個時候,在印度曾經強大的葡萄牙勢力已經衰退。因此英國人利用這個時機,在孟加拉灣一帶展開政治和軍事攻勢。那裡的首府加爾各答將成為新政府的統治中心。首先,皇家軍隊的第三十九團將從英國遠涉重洋來佔領這個地區。至今在這個軍團的旗子上還印著它當年的座右銘:印度的普利姆斯爐(一種用來做飯,燒水等的輕便爐子)。

  但與此同時也成立了以科貝爾為首的一家法國公司。它和倫敦商人的公司抱著同樣的目的。兩家公司的商業競爭必然帶來利害衝突。在漫長的商界浮沉中,湧現出傑出的迪普萊克斯家族、拉布爾多雷家族和拉利·托朗達爾家族。

  最後,法國人以失敗告終,不得不放棄印度半島上的卡爾納迪克以及它的東部邊緣地帶。

  克裡夫在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之後,再也不擔心葡萄牙和法國方面的壓力了。於是他決定進攻孟加拉灣,由洛爾德·哈斯汀任總指揮。雖然東印度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有效而強硬的改革措施,但昔日的強大和吸引力仍是曇花一現,不復存在了,幾年之後的一七八四年,彼特再一次修改了最初的計劃。但他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自己的參事手裡。最後的結果是:一八一三年,公司面臨著喪失對印度商業的壟斷,而在一八三三年又接著失去了中國市場。

  但英國再也與半島上的商業競爭無緣,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得不承受連綿不斷的苦戰,一會兒是原有的土地佔有者們想收回失地,一會兒又是新的征服者們對土地垂涎三尺。

  在科爾瓦裡斯統治下的一七八四年,就發生了與蒂博·薩伊布的戰爭,此人死於一七九九年五月四日由哈裡斯將軍在塞漢加巴丹發起的最後一次進攻中。血統高貴,在十八世紀時頗為強盛的瑪阿拉特人和以英勇著稱的班達裡斯人在這一年都曾與英國作戰過。除此之外,英國人還和尼泊爾境內的古爾格卡斯人之間戰火不斷,只不過後者在一八五七年的嚴峻考驗中成了英國人的忠實同盟。最後還有從一八二三年持續到第二年的與比爾曼人的戰爭。

  在一八二八年,英國人成了世界的主人——直接或間接地佔領著大片的土地。威廉·本汀克統治下的英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印度的軍隊在經過一番整編之後,被截然分為兩大部分,歐洲軍和印度軍。前者形成了皇家軍隊,包括騎兵團、步兵連和屬￿印度軍的歐洲步兵;後者則是本地部隊,包括步兵、騎兵,都是由英國軍官領導下的當地士兵。另外,還有一個屬￿印度軍的炮兵部隊,除少數幾個連之外,全是英國兵。

  這些兵團的人員情況如何呢?就步兵而言,孟加拉步兵團有一千一百人,而孟買和馬德拉斯的步兵團有八九百人;至於騎兵,差不多每個兵團都只有六百人。

  總之,一八五七年的印度,正如德·瓦爾布森先生在他的著作《英國人與印度新編》中曾詳細提到的,擁有本地軍二十萬,歐洲軍四十五萬,這就是三個印度地區所有的兵力。

  但受制于英國軍官的印度兵對強迫他們遵守的歐洲軍規非常反感。早在一八○六年,或許是受了蒂博·薩伊布的兒子的影響,駐紮在韋洛爾的馬德拉斯本地軍就殺掉了皇家軍第六十九團的哨兵、軍官及其家屬,燒了營房,又沖進醫院把傷兵全部槍殺。這次暴動究竟歸於何因?——至少是表面原因?表面上是鬍子、頭巾和耳環的問題,但實際上則是出於一種對侵略者的仇恨。

  但這次暴動很快就被皇家軍隊在阿斯科的駐軍鎮壓下去。

  而一八五七年的暴動也是出於類似的原因——或藉口——但卻可怕得多。如果馬德拉斯和孟買的地方軍隊也加入暴動的話,那麼英國在印度的勢力定會遭到削弱。

  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應指出這次暴動並非是全民性的。首先農村和城市的印度人是絕對不會介入暴動的。其次暴動的範圍只限於印度中部、西北部的一些省和烏德王國,這些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地區。而英國在印度卻有眾多的忠實跟隨者。如駐有三個印度高加索兵團的旁遮普地區,處於社會底層,在德裡頗受歧視的西克斯人,還有遷徙到勒克瑙,尼泊爾王公統治下的一萬二千名古爾格卡斯人。此外,效忠英國人的還有瓜廖爾和帕蒂阿拉的馬阿拉亞人以及蘭布爾的印度王公和博帕爾的印度王妃,他們忠實於英國的統治,用印度當地人的話來說,就是「忠實於鹽」。

  暴動正是發生在甘甯先生擔任最高行政長官的時期。或許他已經預料到了這場規模宏大的運動。幾年來,聯合王國這顆明星在印度的天空下已經明顯地遜色了。一八四二年,卡布爾的退位又降低了歐洲征服者們的威望。而英軍在克裡米亞戰爭的表現實在是有損它的軍威。於是,熟知黑海戰況的印度兵預謀暴動的時刻終於來到了。吟游詩人和婆羅門通過說道和歌吟來換取民心,而現在只需星星之火即可把千萬顆早已蠢蠢欲動的人心點燃。

  時機終於在一八五七年醞釀成熟。這一年,皇家軍迫於某種外界因素而實行了減員。

  年初,住在坎普爾附近的那納·薩伊布,即當杜·龐特大頭人,來到德裡,而後又去了勒克瑙,大概正是為了發起這場暴動。

  事實亦如此,那納走後不久,暴動就拉開了帷幕。

  這個時候,英國政府剛為土著軍隊裝備了英菲爾德短槍,而這種槍須用塗過油的子彈。一天,軍隊上下到處傳聞印度兵用的是塗了牛油的子彈,而穆斯林用的子彈塗的是豬油。

  在這個國家,人們可以因為肥皂的成分中有他們崇拜或鄙視的動物的脂肪而拒絕使用肥皂,這種塗了禁忌物的子彈——使用時,還必須用嘴撕開——自然難以讓人接受。頓時,抗議聲四起。政府面對這種情形做了部分讓步;但改變子彈的製造方法,聲稱子彈中不含被視為禁忌的動物脂肪只是徒勞,它沒能說服印度兵放心地使用這種子彈。

  一月二十四日,在貝蘭布爾,第三十四軍團的印度兵拒絕使用子彈,三月中旬,一名軍士被殺,整個軍團被解散。一番血腥屠殺之後,暴動的狂飆波及到鄰近地區。

  五月十日,在米拉特,德裡北邊的一個城市,第三、十一、二十軍團紛紛掀起暴動。他們殺了上校和幾個參謀部的軍官,又把整座城市搶劫一空,而後直奔德裡。德裡的王公,梯木爾的一位後代,和暴亂的士兵會合,他們奪取了兵工廠並殺掉了第五十四軍團的全部軍官。

  五月十一日,在德裡,福拉曼上校和他的軍官們無一逃脫米拉特暴亂士兵的大刀,連指揮官的住所也被洗劫一空。五月十六日,四十九名囚犯,不論男女老幼,全成了刀下鬼。

  五月二十日,駐紮在拉合爾的第二十六軍團殺了港口指揮官和歐洲上士。

  恐怖的屠殺此起彼伏。

  五月二十八日,在努拉巴德,歐洲軍官受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