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凡爾納 > 南非洲歷險記 | 上頁 下頁 |
五 |
|
「是的,上校,」威廉·艾默裡答道,「我們的營地離這兒不到一英里。」 「好。我將請布希曼人把馬車開到泊船的地方,他們將把船的各部件連同蒸汽機一起拆下來裝到船上,然後我們將直抵奧蘭治河上游能夠重新通航的地方。」 人們分頭執行埃弗雷特上校的命令。布希曼人在答應了一點鐘之前回來後就消失在叢林中了。汽船被很快地拆開了。船上的貨物並不多,只有幾箱物理儀器,一大批帕迪摩爾和愛丁堡製造的槍支、幾桶燒酒、幾桶幹肉、幾箱彈藥、幾件少得不能再少的行李,一些帳篷布及其如同從旅遊用品商店里弄出來的用具,一隻細心折疊好的馬萊樹膠小艇只佔用了一塊蓋布的空間,還有一些日常用品,等等,等等,最後還有扇形機關槍,是一種很不完善的導彈,但是足以能夠使膽敢靠近汽船的敵人望而卻步。 所有這些物品都被放置在岸邊。蒸汽機具有八匹馬的推動力,被分成三部分:鍋爐、沸騰器和螺旋槳,只需一個扳手就能把沸騰器從鍋爐上拆下來。這些部分相繼被拿走,汽船內部就變空了。 除了蒸汽機和燃料所佔用的空間,船上其他空間被分成兩部分:由船員使用的前室和由埃弗雷特上校及其同伴使用的後室。轉瞬間,艙壁被拆除了,箱子和床鋪被搬走了,船被簡化成了一個簡單的空殼。 這個長35法尺的船殼,由三部分組成,就像利文斯通博士在第一次探險贊比西河時使用的馬-羅貝爾號汽船一樣。船體用鍍鋅的鋼鐵製成,既輕便又結實。一些螺釘把船板裝配在同一材料製成的船肋骨上,還能保證它們之間的緊密性和船的密封性。 威廉·艾默裡對這項工作的簡單迅速著實感到驚異。四輪馬車在獵人及其兩個布希曼人駕駛下到達後不到一小時,就可以開始往上裝載拆開的汽船了。 這輛四輪馬車是一種較原始的運輸工具,車身構架在四個笨重的大輪子上,形成間隔為二十法尺的兩個獨立部分。從長度看,這是一輛真正的美國「轎車」。兩根車軸看上去很刺眼,而且軸肩伸出車輪足有一法尺。這輛車被六頭馴服的水牛拉著,每兩頭牛套在一起,它們對車夫手中的刺棒十分敏感。當四輪車滿載著貨物行駛時,只有這一類的反芻動物才能拉得動它。無論車夫有多靈巧,車都有可能不止一次地被陷進泥坑裡。 「女王與沙皇」號的船員負責裝車,以保證車身各部分保持平衡,因為海員們的靈活是盡人皆知的,裝車對於這些勇敢的人來說只是一次遊戲而已,汽船的大部件被直接放置在車軸上部四輪車最堅固的部位。那些較輕的或易損壞的箱子、桶、包裹都很容易地在大部件之間找到了擱放的地方。至於這些原本意義上的旅行者,步行四英里只不過是一次散步。 下午三點時,所有東西都裝上了車,埃弗雷特上校示意起程上路。由威廉·艾默裡帶路,上校及其同伴走在前面,布希曼人、船員和車夫走得較慢,遠遠跟在後面。 這段路走得很輕鬆。導向奧蘭治河上游的斜坡使行程變得容易甚至將之延長了很多。對於裝載笨重的四輪車來說是件好事情,因為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保證到達目的地。 至於科學委員會的各位成員們。他們則輕快地攀登著山坡的背面。話語在他們之間漸漸多起來,但是沒有人說起這次探險的目的。這些歐洲人非常欣賞眼前壯觀的自然景色,這一片頗具原始美的大自然,就像曾經使年輕的天文學家著迷那樣令他們陶醉,由於這裡的自然美景,他們才沒有對這次旅行產生反感。他們的欣賞是克制的,就像厭惡一切所謂「不合適」事物的英國人。摩爾各答瀑布贏得了他們讚賞的掌聲,也許只是用指尖鼓掌,但也很有意義了。漠視並不完全是他們的座信銘。 而且,威廉·艾默裡認為應該向客人們表示一下南部非洲的敬意。他是在自己家中,因此像所有過於熱情的資產階級一樣,把他非洲公園的一草一木都介紹給客人們。 大約四點半時,他們繞過了摩爾各答瀑布,走上一片高原,看到奧蘭治河的上游就展現在眼前,直到視線的盡頭。他們在河邊,等待四輪馬車的到來。 四輪車在五點左右到達了山頂,它的行程終於結束了。埃弗雷特上校立即下令開始卸載,同時宣佈第二天拂曉重新上路。 整晚都被用來做各種各樣的工作。船體在不到一小時內就調整好了,螺旋槳被重新安裝在原來的位置,金屬隔板在前後室之間豎起來,燃料艙重新裝好了,各種行李也按順序搬到船上,一切都迅速地各就各位,再次證明了「女王與沙皇」號船員們的能幹。這些英國人和俄國人都是經過挑選後上船的,是一些守紀律、能幹、值得信任的人。 第二天,二月一日,一大早汽船就在等著乘客們登船了。黑煙已經旋轉著從煙囪裡冒出來,夾雜著機車在機械師發動開船時噴出的一團團白色蒸氣。蒸汽機壓力很高,無冷凝器,每動一下活塞都要噴出蒸氣來。鍋爐配有一安裝巧妙的沸騰器,受熱面積大,不需半個小時就滿足所需用的蒸氣。他們儲備了大量本地盛產的烏木和愈瘡木,用這些珍貴的木材把火燒得旺旺的。 六點鐘,埃弗雷特上校下令出發,乘客和船員登上「女王與沙皇」號。深諳這條河道的布希曼人隨著一起上船,讓兩個布希曼人把四輪馬車弄到拉塔庫。 汽船鬆開纜繩的時刻,埃弗雷特上校向天文學家問道,「順便問一下,艾默裡先生,您知道我們此行的目的嗎?」 「我一無所知,上校。」 「很簡單,艾默裡先生,我們是來南非測量子午線長度的。」 第四章 關於「米」 可以肯定,一種全球通用,永恆不變,其本質就能提供嚴密計量的度量單位一直存在於人類的頭腦中。因此,無論地球上發生了什麼樣的突變,都應當準確地發現這一度量單位。相信前人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他們缺乏以足夠的近似法進行這種實驗的方法和儀器。 得到一個永恆度量單位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轉移到地球扁球體上,因為地球的圓周可以被看作是永恆不變的,由此就能精確地測量出這個圓周的全長或一部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