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凡爾納傳作品集 > 凡爾納傳 | 上頁 下頁 |
六六 |
|
冰塊發生瓦解時,會與濱海地帶脫離,但根據每年的寒冷程度不同,脫離的時間極不規則。天長日久,冰塊上可能逐漸積集灰塵和碎屑以形成一個覆蓋面,從這種假設出發,可作這樣的推想,在晴和的日子裡,某個漂浮著的半島隨時會發生移動。但為什麼會想到巴瑟斯特角呢?長期以來,他一直在研究極帶地區的地圖,因此,他對這些地圖是熟悉的,這很可能激發他更認真地注意像插入北冰洋的1只手指似地指向北方的這個呷角的形狀,並為他的想像提供某種因素,促使他設想出如1座土石山似的1座冰山來。 赫德森海灣公司組織的這支遠征隊由霍布森指揮。他手下有1位英勇的女探察隊員波莉娜·巴尼特夫人和1位天文學家托馬斯·布萊克。這位天文學家擔負觀察1860年7月18日發生的日食這項任務。 巴尼特夫人是個偉大的旅行家。她認為「必須看看一切,或至少應力圖看看一切」;她守寡15年,個子高大,有點男人風度;她的外表固然體現出女性的風韻,但更主要的是體現出精神的力量。她帶著1位隨從女伴瑪迪埃;瑪迪埃「心地誠實、英勇無畏,遠非女僕所能相比;她是個世系久遠的蘇格蘭人,要是卡列布娶她為妻,大概也不會降低身份。」在1860年,1位婦人不帶侍女,似乎是難以想像的;當然,直至今天,帶有女伴的女人也還顯得更加自信。 天文學家托馬斯·布萊克的「聰穎和洞察力遠遠超過1位理論家。在私生活方面,他是個絕對一無所求的人……他生活在他的望遠鏡裡」。他是個不愛表現自己的角色,很少出頭露面,只是需要確定經、緯位置時才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然而,找到拯救同伴的最後辦法的恰好是他! 霍布森在1個半島上的巴瑟斯特角的遠端建立1個希望據點。這個半島以1條7.4米寬的海峽與大陸相連。入冬以前,他們跟過往的愛斯基摩人建立了友好關係。在這些愛斯基摩人當中,有一位名叫卡露瑪的更為開化的姑娘,她對巴尼特夫人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愛斯基摩人發現在巴瑟斯特角建起據點,一個個撅起嘴來,但他們始終保持沉默。南極之夜來臨了,遠征隊只好靠泊越冬,其間發生一場地震,把建築物部分地摧毀了。更為嚴重的是,雖然已到了啃暖季節,但負責給這個新據點供應物資的分隊卻沒如期趕到。霍布森發覺沒出現潮汐現象,漸漸地產生了憂慮;7月18日,他對這種情況找到了解釋:天文學家對只出現日環食感到失望。再作一次觀察,竟發現巴瑟斯特角不再位於北緯70°,而是位於73°!呷角居然向北漂移了3列霍布森原以為將據點建在岩石上,其實是建在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與大陸相接的回座冰山的冰塊上。這座冰山呈現一種覆蓋植物的堅土形貌。地震把連結冰山與大陸的臍帶給震斷了! 當愛斯基摩人企圖與希望據點恢復接觸時,他們發現該據點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對此,他們並沒過分驚訝,因為這完全符合一個古老傳說的預言。卡露瑪極度失望;在一場暴風雪中,當她發現這個向大陸漂移的小島時,她便試圖乘坐海豹皮小艇到島上去;她暈厥過去,被巴尼特夫人發現,從此之後,她便將自己的命運與巴尼特夫人聯繫在一起。 這幾個落難的人畢竟陷入絕境,但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萎靡不振。這個漂移的小島被堪察加半島附近的海流夾帶著,漂至美洲沿海的最北面,然後又被白令海的海流卷走。在進入分隔新世界與亞洲的海峽時,它變得越來越小。在漂入北冰洋的過程中,該小島實際上已經瓦解,從出發時的277.5平方米的面積變成漸漸在白令海融化的小冰塊,遇難者在冰塊上扯起一張帆,竟將冰塊變成一隻筏子!托馬斯·布萊克從孤獨中挺身而出,說明推遲冰塊融化的方式。他們借助原先打算用來使據點空氣流暢的至今仍保存下來的氣泵和儲氣罐,將壓縮空氣射在冰塊的四周,氣體急劇降壓,使開始融化的冰又凍結起來!漂移了333米後,希望據點的全體人員終於在阿留申群島的最末一個海島上岸。 極帶地區——這個曾被中尉頌揚過的黑夜之邦——一直使我們這位小說家感到著迷。《在冰川上過冬》這部中篇小說已經形象地預示《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的誕生。如今,他又一次站立在這座冰山上,從加拿大的北海岸漂到白令海峽。在《塞紮爾·卡斯卡貝爾》這部作品中,他將再次穿過這條海峽。當潛艇向北極駛去阿龍納斯成功地脫身之前,他駕駛著他的諾第留斯號從北極的冰川下穿行。1897年,他又回到南極洲去尋找愛倫·坡筆下的那位英雄,並將愛倫·坡曾隱約發現的那個被面紗的人形——斯芬克司置放在那裡。晚年,他將他那座「噴金的火山」的位置確定在北冰洋邊緣的麥肯齊河的人海口上之後,又讓他那顆流星墜落在巴芬海的烏尼貝維克島上;他讓約拿唐號撞碎在火地島的岩石上;至於那盞「天涯航燈」,將設在浮冰的邊緣、合眾國的一個海島上,仿佛他惋惜地聽任自己將目光從南極洲移開似的。 這種吸引力不止是從這些冰封地區有利於幻想這樣的事實產生出來的嗎?他的代言人霍布森說:「我不得不這樣認為,這些地區將長時間地經受得住探索者們的嘗試。在北極或南極地區,吸引住各個遠征隊的根本不是那裡的居民,而是大自然本身。」 《盛產皮毛之邦》寫於1871年,但直至1873年才與讀者見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