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大仲馬 > 四十五衛士 | 上頁 下頁
譯後記


  十六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在法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延續三十多年的胡格諾教派與天主教派的內戰,正是席捲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與法國內部政治紛爭交相錯雜的結果。我國讀者熟悉的法國作家大仲馬,早在一八二九年創作劇本《亨利三世及其宮廷》時就對這段歷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從這段歷史中截取了短短的兩天時間,寫出了這部浪漫主義風格的成名作。時隔十多年之後,這場宗教戰爭的題材,重又激發起了處於創作高峰時期的大仲馬的創作欲望,他以這段風雲變幻、錯綜複雜的歷史時期為背景,寫下了一百六七十萬字的三部曲《瑪戈王后》(1845)、《蒙梭羅夫人》(1846)和《四十五衛士》(1848)。

  一五七〇年,持續了八年的交戰雙方暫時休戰。一五七二年八月胡格諾派的主要領袖納瓦拉國王亨利和法國國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瑪格麗特(即瑪戈王后)舉行婚禮。在法國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和天主教派主要領袖德·吉茲公爵的陰謀策劃下,八月二十四日夜間天主教徒殘酷地殺戮了二千多名前來巴黎參加婚禮的胡格諾教徒。八月二十四日是聖巴托羅繆節,所以這次慘案在歷史上又稱為「巴托羅繆之夜」。

  《瑪戈王后》寫的就是「聖巴托羅繆之夜」前後兩年多,即一五七二年到一五七四年查理九世去世這段期間的事情。

  「聖巴托羅繆之夜」後,兩派內戰更加劇烈,整個法國陷於分裂的局面。胡格諾派控制了法國南部和西部,代表人物就是納瓦拉國王亨利,他屬￿瓦羅亞家族的旁系波旁家族。北方的天主教貴族以洛林家族的亨利·德·吉茲為首,於一五七六年成立「天主教聯盟」。這兩股勢力,與在巴黎掌握中央政權的瓦羅亞家族的亨利三世形成鼎足三分的局面。至此,宗教戰爭演變為瓦羅亞家族、洛林家族和波旁家族之間爭奪王位的戰爭,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三亨利之戰」。

  《蒙梭羅夫人》的故事發生在一五七八年,即查理九世去世、亨利三世即位後的第四年。小說裡不僅描寫了三亨利之間的鬥爭和勾結,還描寫了亨利三世的弟弟安茹公爵(在《瑪戈王后》中他是阿朗松公爵,受封安茹埰地後改稱安茹公爵)覬覦王位,處心積慮與哥哥為敵的陰謀活動。

  《四十五衛士》和《蒙梭羅夫人》的故事之間,又相隔了七年時間。這部小說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三亨利以及安茹公爵之間愈演愈烈的矛盾、鬥爭:亨利三世憂心忡忡,招募四十五名悍勇的加斯科尼人充當貼身衛士;德·吉茲公爵兄妹翻雲覆雨,糾集巴黎的天主教聯盟勢力密謀刺殺亨利三世;亨利·德·納瓦拉韜光養晦,終於一舉攻佔要地卡奧爾城;安茹公爵驕縱淫逸,企圖佔領弗朗德勒自己稱王,結果卻落得死於非命。

  這些歷史事件和場景,只是小說的一條線索:政治的線索。圍繞這條主線的發展穿插著另外一條線,那就是愛情的線索。在大仲馬的小說裡,這兩條線索總是互相交錯,互相補充,互相融合的,因而他的小說不僅用驚心動魄的場面和緊張曲折的情節吸引著讀者,而且用纏綿誹惻的愛情故事不時撥動著讀者的心弦。在《瑪戈王后》裡我們看到了瑪戈和拉莫爾的動人愛情;在《蒙梭羅夫人》裡我們又看到狄安娜·德·梅裡多和比西的至死不渝的愛情。在《四十五衛士》裡,亨利·德·布夏日伯爵苦戀狄安娜的那種絕望的愛情,更是令人扼腕歎息。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瞭解狄安娜這個人物,我們有必要將發生在《蒙梭羅夫人》裡的愛情故事簡單地敘述一下:比西·德·昂布瓦斯本是安茹公爵的寵臣,有名的擊劍高手。一天他在巴黎遭到亨利三世手下人的襲擊,受傷後奪路而逃,倉皇間躲進一座宅邸;那裡住著一位名叫狄安娜·德·梅裡多的美麗的女人,令他著迷。他在那府邸裡養傷,受到精心的照料。卻不料有一天在昏睡中突然被抬出宅邸,擱置在遠處的街頭;醒來後,他一心牽掛那美貌而又善良的女人,到處尋找那座神秘的住宅,但一無所獲。原來這座宅邸是狄安娜隱居的處所,幾乎沒有人知道有這個女人和這座宅邸。狄安娜出身貴族,一次在安茹公爵舉行的宴會上,不幸被好色的公爵所垂涎,自此行動受到公爵手下人的監視;奮而逃出家門後,為公爵擄獲。國王的獵犬隊長蒙梭羅伯爵救出狄安娜,並要挾她嫁給他,那座神秘的宅邸就是蒙梭羅為她安排的一個僻靜的住所,狄安娜不愛蒙梭羅,但又無法逃出這個精緻的樊籠。就在比西四處尋找狄安娜一無所獲的當口,安茹公爵在一個教堂裡偶然發現了她,並一直跟蹤到她隱居的住所門前。他暗地裡探知狄安娜在心中崇拜比西並對比西懷有誠摯的愛情後,即向蒙梭羅密告此情。蒙梭羅派出二十名劍客,欲置比西於死地。比西擊倒十四個刺客後,受了重傷,奮力從窗口跳下,落在一個柵欄上;偷偷守候在近旁的安茹公爵非但不援手相救,反而命令寵信奧裡依開槍將他打死。

  在《四十五衛士》裡,狄安娜和受傷未死的、比西的醫生雷米隱姓埋名,一直在尋找為比西報仇的機會。雷米研製了當年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掌握配方的毒藥,在《瑪戈王后》裡王太后原想用這種毒藥毒死亨利·德·納瓦拉,結果卻陰錯陽差地毒死了親生兒子查理九世。苦苦等待了七年之久的狄安娜,終於用這種毒藥毒死了安茹公爵,為自己心愛的人報了仇。了卻這人世間的最後一樁心願以後,她斷然拒絕了始終單相思地苦戀著她的年輕善良的亨利·德·布夏日伯爵的愛情,進修道院當了修女。

  這位玉潔冰清、堅貞不渝的美麗的女人,以其視死如歸的非凡勇氣令人敬佩。同時,亨利·德·布夏日伯爵的絕望的愛情也會使我們由衷地感到同情。

  大仲馬的歷史小說都有真實的歷史背景,人物也大都是歷史上實有其人。但是作家的主旨不在於重述歷史,而在於渲染主人公的冒險奇遇,情節通常與歷史真實相去甚遠,人物也往往並非原來面目,這大概就是大仲馬所謂的「把歷史昇華到小說的高度」吧。但是儘管如此,他的小說還是包含著許多可貴的、引人入勝的東西。大仲馬的崇拜者之一,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用「大仲馬情趣」一詞說明他的小說的吸引人的一面。確實,大仲馬是個講故事的能手,他善於安排饒有情趣的情節,組織層層迭進的動人故事,一環又一環地扣緊讀者的心弦,我們相信讀者也一定會喜愛《四十五衛士》這部小說的。

  譯者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