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大江健三郎 > 生的定義 | 上頁 下頁


  迪維斯把16世紀發生的事件全過程復原給大家看。其結果,儘管它始終描寫的是·單·個事件,但它卻是描寫了走向宗教戰爭的大轉換時期的時代風貌,以及生活于漩渦中的農民那種渾沌狀態的著作。使我感受最深刻而難忘的是,幾多木樁打進那條溝之後,眼看著「難以想像的事」就成了「現在可能發生的事」,想想這些,同現代的我們這些人的生存狀況對比,就可看到,業已打進的千奇百怪的木樁簡直成行成列這一事實。

  「難以想像的事」這句話,對於現在的許多人來說都認為是一定是難以想像,我也覺得可憎,但同時我也和哈曼·簡的著作《想想難以想像的事》聯繫起來。作為對theunthinkCable的思考,簡——這位把日本將來的經濟成長描寫成花團錦簇,在他的思考裡,對於伴有光輝的深淵從來不屑一顧的某種類型的日本人給以鼓舞的學者——極力主張,只把熱核戰爭當作「難以想像的事」,是不能制止熱核戰爭發生的,應該當作現實的事考慮熱核戰爭。而且他以物理學家的論理構成法表示,熱核戰爭中有如此這般幾種戰爭方法。

  簡的著作,比照現在的核狀況來看時,可能已經沒有積極的意義了。他的《想想難以想像的事》出版於1966年,他的《熱核戰爭論》出版於1960年,對他的主張持批判態度的人們是不消說的了,即使那時期支持他的人,現在也認為那批判是對的。總而言之,由於核戰略、核戰術以及核武器本身壯大和多樣化十分迅速,今天的核狀況規模已經遠遠超過簡對未來預測的範圍。

  簡的論點之根本道理之一是,如果把熱核戰爭看作「難以想像的事」,那麼,核武器的抑止就無效——一直譯為抑止的原文是deterrence,既然是給予恫嚇使其疑惑從而停止念頭,那麼,翻譯的活就沒有把前半部的意思傳達出來,所以,就必須根據國際政治的現實仔細考慮,考慮能用於作為現實武器的核武器,可能發生戰爭的熱核戰爭,以此互相顯示自他雙方,而取得抑止效果。

  現在用各種各樣方法能夠發動大規模的「有限」核戰爭,現實的情況是不僅五角大樓和克里姆林宮的將軍們,即使全世界人民群眾也十分不安。而且,掌握掀動戰爭按鈕的超級權力的人物們以及其他人等,必須確信,那樣的「有限」核戰爭,必然擴大為環球規模的環境破壞、也就是破壞全人類的戰爭。我想起,在電視片《一天之後》,放映結束時的電視討論會上,簡被看作在野之雄,堪稱同時代權力中樞的軍事理論要人的夢克納馬拉立足於上述認識首先作的發言。

  今年2月初,《洛杉磯時報》報道說,20年前簡精力充沛地活動時期,仿佛一股熱潮襲來一般而建造的核避難所,即使在蘇聯核潛艇遊弋的西海岸地區,也成了無用的長長之物。儘管前面提到的電視電影上對此表示了極大的關心,——我國在同一時期據說成立了建造核避難所的承包公司——卻再也沒有向當局申請准予新建核避難所的。這決不是全體民眾觀察到熱核戰爭的危機業已遠去,而是他們想通了,核戰爭一旦發生,靠避難所根本不可能保證生存下來,其次是對核武器的擁有量之多,一清二楚。我國出於錯誤估計形勢而出現的核避難所特別吃香,發展到在京都的寺院地下也建築核避難所的地步算到了頭,這只能說明,我國市民的核武器觀還沒有達到美國西海岸市民的水平。

  因此,我之所以再次想起放在根本無用的核避難所書架上的《想想難以想像的事》,並不是因為簡描寫的熱核戰爭的可能已經遙遠,而是相反,也就是由於認識到,核武器和核戰略飛躍地增加與多樣化,簡的電影劇本大體說來已經毫無意義了。

  我想應該首先看到,簡帶方向的論調,儘管有助於使朝著現實中可能發生的熱核戰爭,使全世界的整個核軍備只前進一步兩步,從而鼓舞了五角大樓或克里姆林宮的擴軍主義者,但對於永久的核裁軍、廢除核武器沒有積極的貢獻這一事實。因為,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我國,簡追隨者們的論理依然暢行。

  我再次想起簡的書並寄予希望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想想難以想像的事》上,有雷蒙·阿倫寫的序文,我對此序文,現在懷有特別的想法。阿倫死之前後,國際上給他以極高的評價。特別是和薩爾特爾對比,相繼而死的這兩者之中,描寫阿倫獲得王位和薩爾特爾破產的文章是屢見不鮮的。未必全都是分量極輕的,但是我認為,最初使用核武器,也就是向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之後,人類既然依舊活著,那正是因為人類原本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和以往截然不同,一直寫反躬自省的薩爾特爾,他一生的核時代觀是一貫的,而且愈加深化。我以為,為了和薩爾特爾的核時代思想對比,從簡業已死了的著作中想把阿倫的觀點挖掘出來。(企鵝出版公司刊,桃井、松本譯)。

  今天的和平問題,已是極其重要的問題。靠軍部和民間的幾位專家是解決不了的。這本書上,簡氏和我的名字並署這一事實本身,完全是不同的人生經歷的人、國籍各別的兩人之間必須互相協力的象徵。

  阿倫在序文的開頭就是這麼寫的,用意周到地先表示了簡和他自己的不同,說明為了緊急的「和平問題」,阿倫除了以這種形式和簡攜手之外,難道還有別的可以「協力」的對手和方法麼?

  簡氏對於美國和大西洋公約的某項政策帶來如何結果,有分析的智慧和勇氣。其政策就是人所共知的抑止政策。總而言之,對於敵方給予威脅:如果敢於發動超過限度的挑釁行動,一定給予熱核報復!如果說這就是現在的政策,那麼,強調「和平無可代替者」就沒有值得稱讚之處,也不能說它是正直的說法。從嚴謹的邏輯來說,只要和平怎麼都可以,這樣的說法就成了投降的意思了。還有,既然戰爭是「不可能」的,那麼,可能促使潛在敵人發動戰爭這樣的恐嚇如何能辦得到呢?/想到這裡,研究戰爭,不論多麼不願意,多麼殘酷和陰森可憎,都必須研究可能發生哪種類型的熱核戰爭,假想各種各樣的攻擊時,物的損害和人的被害將有多少,等等。一部分批評家認為,照這樣研究,從本來仿佛達觀的情緒轉而希望這種研究純屬無用徹底失敗。我認為這樣的評論是根據不足的。計算分析者認為,雙方互相發射核武器,連續幾分鐘或幾個小時,會造成幾百萬、幾千萬的死者,但是可以這樣說,他們確實忘了這個數字的背後隱藏的人的因素。但是,這和喜歡偵探小說的讀者毫無區別:反來覆去的殺人案件不斷,但讀者卻興趣極高而且冷靜地讀下去。如果作不到使自己的感情化為無,分析的學問就不能成立。但是,由於能夠冷峻地分析可能產生的恐怖,這個人絕對不會失掉了人性,絕對不會像其他人那樣思考和行動。

  阿倫寫這篇文章的時期,法國已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個成員國。在軍事上美法兩國為此互相協力,當然有兩國的知識分子互相支持,但是對於阿倫的觀點給予更加直接支持的,在我國就發現了許多的追隨者。首相就公然表述日美之間的「軍事同盟」,既然如此,我國也有阿倫式的擁護五角大樓核論理的眾多論客,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有阿倫上述序文的簡的著作本身,儘管鼓舞和引導某些人們不要從本來仿佛達觀的情緒轉而希望這種研究純屬無用徹底失敗,充分認識核悲慘的人不要失掉了人性,不要像其他人那樣不能思考和行動,但是毫無效果。

  經阿倫支援過的簡的著作,寫的並不是使核威脅之下的人民群眾朝著這樣的方向走,即:既不斷念,也不空自希望它徹底失敗,而是強化人性,利他們的同伴一起反對核武器毀滅人類而採取行動。簡的著作,使美軍的核武器引起威嚇和疑慮的力量再次活性化,對於美蘇兩大陣營核戰力的壯大化與多樣化的加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