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薩拉金 | 上頁 下頁


  「這以後,薩拉金來到巴黎找個安身之處,好躲過父親的詛咒。他是那種個性很強、不知道障礙為何物、只服從天才需要的人。他被布夏東①收下來學畫,白天在他的畫室作畫,晚上出去混口飯吃。布夏東對這位青年藝術家的長進和聰穎大為驚歎。不久,他看出,自己的學生處於極端貧困的境地,於是向他伸出援助的手,對他無比慈愛,把他當自己的孩子。終於,薩拉金的才華通過一幅作品顯露出來了,在那幅畫裡可以看出未來的天才正在戰勝青年人騷動的思想。於是,好心的布夏東設法把他重新交給老律師,求得寬宥。在這位著名的雕刻家的威望面前,老父親的怒氣自然平息下來。整個貝桑松城為出了這麼個未來的大人物而高興。一向吝嗇的老律師因虛榮心得到滿足而陶醉,居然捨得花錢讓兒子很氣派地在社交界露面。學習雕刻需要多年勤奮的鑽研,這倒使薩拉金那暴烈的性格,那不遵從正規藝術準則的天才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受到駕馭。布夏東早已預見到,這位幾乎和米開朗琪羅有著同樣剛烈個性的年輕人,若任其激情奔放,將一發而不可收,因此設法用連續不斷的工作加以遏制。

  ①布夏東(1698—1762),法國著名雕刻家和畫家。

  「他儘量把薩拉金那非同一般的狂熱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看到他陷入某種構思不能自拔時,就不讓他工作,叫他去消遣消遣;當他想要縱情放蕩時,則交給他一些工程浩大的任務。但是,對付這個生性剛烈的人,最有力的武器是用軟功,以柔克剛。他的老師之所以在他身上有那麼大的威信,就因為他象慈父一樣愛護他,使他由衷地感激。然而儘管布夏東對他的行為和習慣起著有益的影響,薩拉金在二十三歲時還是不得不離開老師了。他的天才和努力終於有了成果,他得到馬裡尼侯爵創立的雕塑獎(這位侯爵是蓬巴杜夫人的兄弟,為繁榮藝術出了不少力)。狄德羅誇布夏東的學生的這件雕塑是一件傑作。看到自己的學生動身去意大利時,布夏東,這位王家雕塑師,感到十分難過,因為,出於道德原則,他一直讓這個年輕人對世事的認識保持一種混沌未開的狀態。而且六年來薩拉金吃飯也和他在一起。正如後來的卡諾伐①一樣,薩拉金熱愛藝術到了瘋狂的程度。他每天黎明即起,把自己關在畫室裡直到晚上才出來,整天與他的繆斯生活在一起,有時被他的老師硬拖著才去法蘭西大劇院。布夏東試著把他帶到若弗蘭夫人②家和其他交際場合,但他在這些地方感到十分拘束,寧願獨個兒待著。對那個淫逸時代的尋歡作樂他也滿心厭惡。他鍾情的女人只有雕塑女神和歌劇院的名演員克洛蒂爾德,而且,和這位歌唱家的愛情關係也並不長久。

  ①卡諾伐(1757—1822),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其名作有《拿破崙半身像》,《拿破崙與勝利女神》等。

  ②若弗蘭夫人(1699—1777),她的沙龍聚集了當時有名的藝術家、哲學家、學者。她還贊助百科全書派。為此她在歐洲享有盛名。

  「薩拉金長得相當醜,又總是衣冠不整,性格狂放不羈,生活毫無規律,以致著名的歌仙時時害怕會發生什麼災難,不久便把雕塑家還給了他迷戀的藝術。關於他倆的事,莎菲·阿爾努①不知說過一句什麼精闢的話。我想,她是很驚訝女友竟能鬥過那些雕像。一七五八年,薩拉金動身去了意大利。在黃銅色的天空下,看著遍佈這藝術之邦的燦爛的歷史建築,他那熾熱的想像力燃燒起來。他到處遊覽,欣賞那些塑像,巨型壁畫、油畫。他滿懷一比高低的豪情來到羅馬,急切地渴望把自己的名字與米開朗琪羅和布夏東大師的名字刻在一起。因此,到羅馬後的最初幾天,他的時間一部分用在工作室創作,一部分用來觀賞比比皆是的藝術作品。他沉浸在對藝術的陶醉之中,任何富有想像力的年輕人面對那些無與倫比的歷史遺跡都會陶醉的。就這樣半個月過去了,一天晚上,他去阿根廷大劇院看戲,見劇院門前擠著一大群人。他上前打聽大家為什麼擁在這裡,回答他的是兩個名字:『藏比內拉!若默利②!』他進了劇院,坐在正廳前排,夾在兩位胖得可觀的abbafi③中間,不過還算幸運,他離舞臺比較近。幕拉開了,他平生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音樂,盧梭先生在德·霍爾巴赫④男爵家的一次晚會上,曾雄辯地向他誇耀過意大利音樂如何迷人。年輕雕塑家的所有感官仿佛被若默利的美妙絕倫的和絃『潤滑』了一遍,渾身舒展。意大利歌唱家們巧妙的配合,他們嗓音中特有的纏綿使他心醉神迷。

  ①莎菲·阿爾努(1744—1803),十八世紀法國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亦是位才女,寫有回憶錄。

  ②若默利(1714-1774),十八世紀意大利著名作曲家。

  ③意大利文:修士。

  ④德·霍爾巴赫(1723—1789),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百科全書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