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瑪拉娜母女 | 上頁 下頁


  兩人繼續抽著煙,一面互相觀察對方。蒙特菲奧爾給自己定了條法規,決不讓自己的目光敗露表面的冷漠,可是在佩雷茲轉過頭去吐痰的當兒,他還是斗膽偷偷朝少女睨了一眼,恰巧與少女投過來的灼灼目光相遇。淫棍和雕塑家的眼力使他們具有一種惹禍的本領,可以說他們能夠透過女人的衣服看到她們赤裸的肉體,通過迅速而極有洞察力的推斷,猜到她們體形的線條。當時蒙特菲奧爾就是以這種本領一眼看出,這位少女是造物的一件傑作,要創造出這樣的作品需要全部愛情的幸福。這是一張潔白的臉蛋,西班牙的陽光給它抹上了一層淡淡的茶色,使臉部天使般寧靜的表情平添了一種火辣辣的傲氣,白皙的皮色下透出的這種微光可能來自地道的摩爾人的血統,使皮色更水靈更鮮豔。烏黑的長髮紮在頭頂上再披散下來,圍著嬌嫩透明的耳朵,顯出白裡透藍的頸項的優美線條。濃密的發卷越發襯托出熱烈的眸子和弧形的紅唇。當地人穿的巴斯克緊身衣更突出了她那柳枝般柔軟的細腰。這不是意大利聖母,而是西班牙聖母,是牟利羅①筆下的聖母,唯有這位藝術家膽大,畫過腹中懷著耶穌、陶醉在幸福中的聖母,那真是最大膽、最熱情的畫家狂熱想像的產物。這個姑娘身上集中了三種稟賦,而其中任何一種便足以使一個女人象天仙,那就是:海底珍珠的純淨,西班牙聖女泰蕾絲高尚而熱烈的氣質,以及自己尚未意識到的肉感。她的出現起了神符的作用,蒙特菲奧爾頓時覺得周圍沒有一樣東西是陳舊的了:少女使一切恢復了青春。她的在場使蒙特菲奧爾心裡無比甜美,可惜時間不長,不知名的姑娘很快又被送回那個神秘的房間,從此,女僕公開往裡面送燈、送飯。

  ①牟利羅(1617—1682),西班牙著名畫家。

  「您把她藏起來是對的,」蒙特菲奧爾用意大利語說,「我替您保密。天曉得!我們有些將軍會用武力把她搶走的。」

  蒙特菲奧爾心醉神迷到想娶她的程度。於是向主人打聽她的情況。佩雷茲很樂意把他如何成了姑娘的保護人的故事講給軍官聽。謹慎的西班牙人之所以決定向他和盤托出,原因有二:一是蒙特菲奧爾家族的赫赫聲名,他早在意大利時就聽說過;二是意在說明,想要勾引這個姑娘障礙有多大。雖然這個老好人有某種族長的口才,這口才與他的樸實作風以及向佔領軍開槍的膽量完全協調,不過他的長篇大論最好還是給概括一下。

  法國大革命改變了那些成為戰爭舞臺的國家的風尚。一天,塔拉戈納來了一名妓女,威尼斯淪陷後她被趕出威尼斯,來到這裡。這女人的一生充滿了小說式的遭遇和曲折離奇的經歷。在她這類被排斥於上流社會之外的女人中,誰也不象她那樣如此頻繁地受命運的播弄:有時,憑某位被她那非凡的美貌打動了心的老爺一時高興,她過上一段好日子,穿金戴銀,享盡榮華富貴。每天鮮花不斷,高車駟馬,僕役前呼後擁,住的是掛滿名畫的豪華公館,財大氣粗,周遊各國,那氣派儼然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總之,她過著至尊至貴的女王式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甚至沒有要的也能有。可是忽然,她的錢光了,不管是她自己,還是大學者、物理學家、化學家或者其他任何人,誰也弄不清她的錢是怎麼花光的,於是她重又流落街頭,窮困潦倒,除了她那威力無比的美貌外一無所有,然而她活得無憂無慮,從不想過去、現在和將來。她愛上了某個嗜賭的窮軍官的鬍子,便跟著他過苦日子,象狗依戀主人似地依戀他,與他分擔軍人生活的艱辛,還要給他以安慰;此外,她能隨遇而安,在閣樓的屋頂下跟在闊氣的錦緞被裡一樣能睡得美美的。她既有意大利血統又有西班牙血統,她嚴格遵守宗教禮儀,曾不止一次對前來求歡的人說:

  「明天再來,今天我是屬￿上帝的。」她好似一團揉和著金子和香水的污泥,她無牽無掛,無憂無慮,愛便愛得發狂,她心裡種下了宗教信仰,猶如泥潭裡掉下一顆鑽石。她的生命在醫院開始,也將在醫院結束,她整個人、整整一生都象賭徒似地靠碰運氣;最後,她掌握了一種高超的煉丹術,能用邪惡燃旺坩堝的火,在這只坩堝裡,豪富的家產熔化了,名門望族的榮譽和祖祖輩輩積累的財富全化為烏有;她的這一切都來自一種特別的天才,這種天才從中世紀開始便忠實地在母女間世代相傳。這個女人姓瑪拉娜。她的家族是純粹的母系家族,自十三世紀以來,父親這一概念,父親這個人,他的姓名、權力在這個家族裡是沒人知道的。瑪拉娜這個字對整個家族猶如斯圖亞特爵位①之于有名的蘇格蘭王室,由於世代繼承同一官職,最後這一官職的稱號代替了家族姓氏。

  ①斯圖亞特,原文Stuart(stewart),意為王室總管。

  早在十四至十五世紀,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國有著共同的利害關係,它們有時聯合起來,有時相互間又發生連續不斷的戰爭。那時在這三個國家,瑪拉娜這個字從廣義上講是泛指妓女。這種女人當時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這在今天是無法想像的。法國只有尼依·德·朗克洛①和瑪麗蓉·德·洛爾姆②扮演過安帕麗亞、卡塔琳娜、③瑪拉娜們的角色。這些女人在前幾個世紀能把教士、穿袍貴族和佩劍貴族聚集在她們的沙龍裡。有一位安帕麗亞出於一時的懺悔曾在羅馬建了不知是哪一座教堂,一如羅多珀④從前曾在埃及造了一座金字塔。瑪拉娜這個姓原先作為恥辱的印記烙在本故事所講的這個古怪的家族身上,後來終於成了這個家族的姓,而且使其罪惡因歷史悠久而變得高貴了。然而,有一天,——是富足的一天還是貧困的一天,不得而知,這個問題是上帝和她之間的秘密,不過肯定是在虔誠和憂傷的時刻——十九世紀的一位瑪拉娜腳踩在泥淖中,腦袋卻在天國裡。

  ①尼儂·德·朗克洛(1620—1705),法國貴婦,以才貌著稱,在她的沙龍中彙集了當時最有才智的一批人。

  ②瑪麗蓉·德·洛爾姆(1611—1650),容貌超人,才智非凡,因在投石黨運動中受牽連服毒自殺,維克多·雨果的悲劇《瑪麗蓉·德·洛爾姆》中的主人公。

  ③安帕麗亞系十六世紀羅馬名妓,卡塔琳娜系勒薩日的《吉爾·布拉斯》中的名妓。

  ④羅多珀,公元前古希臘名妓,造金字塔一事實為傳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