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安徒生童話 > 教父的畫冊 | 上頁 下頁 |
八 |
|
「『DerDanenprinz(74)!』他的母親這樣叫他。現在到了他的時代,陽光明媚,鳥兒在歌唱,過著歡樂和充滿了丹麥氣息的愉快生活;腓德烈五世登上了王位。皇宮廣場的鐵鍊取掉了;丹麥的舞臺又開放了,到處是歡笑與快樂,人人心情舒暢。農民把夏日帶到了城裡!經受了饑餓和飽受壓迫的歲月,他們現在感到歡樂。美得到了發揚;它在歌聲中、繪畫中和一切造型藝術中,開出了鮮花,結出果實。聽,格裡特裡(75)的音樂!看,隆得曼(76)的演出!丹麥王后喜愛丹麥的東西。英國的路伊絲(77)溫柔又美麗;上帝在天上保佑你!陽光愉快地合唱,歌頌著嫁到丹麥國土上來的諸位王后:菲力芭、伊麗莎白、路伊絲。」 「塵世的部分早已死亡,但魂靈卻活著,這些名字仍舊活著。英國又送來了一位皇室新娘:瑪蒂爾德(78),她十分年輕,但是很快便被遺棄!詩人將會歌唱你,歌唱你年輕的心和經受煎熬的日子。歌是有威力的,它貫穿時代,在人民中有不可名狀的力量。瞧宮殿的大火吧(79),那是克裡斯欽國王的宮殿!大家忙著搶救能找到的最好的東西。瞧碼頭上的人們拖走一筐筐銀器和貴重物品;那是巨大的財富。穿過被火焰照得通明的敞開的大門,他們突然看到了一座銅胸像雕塑,那是克裡斯欽四世的。於是他們丟下那些背著的財寶;那座雕像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他們一定要把它搶救出來,不論它有多麼沉重。他們是從愛瓦爾德(80)的詩歌、從哈特曼(81)的美麗的歌曲中認識他的。 「文字和詩歌具有力量,有朝一日它會丁當作響訴說可憐的瑪蒂爾德王后。」 「我們再翻我們的畫冊。 「在烏爾費爾德廣場上立著一個羞恥的石碑。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立著這樣的碑?在西城門立起了一根柱子。世界上又有多少柱子像它一樣呢? 「陽光吻著『自由之柱(82)』的基石。所有教堂的鐘都一齊鳴響起來,旌旗升了起來;人民歡呼腓德烈王儲(83)。老國王和年輕的王儲的心中和嘴上永遠惦念著伯恩斯托弗(84)、裡汶特勞(85)、柯爾畢昂森(86)的名字。大家的眼睛閃閃發光,心中充滿感激之情,讀著刻在石柱上的祝福的碑文: 「『國王命令,廢除農奴制。制定並實施農村法,以使自由農民成為勇敢、有知識、勤勞、善良、誠實、幸福的公民!』「這是陽光多麼明媚的一天啊!這是多麼美好的『城市中的夏天』啊!」 「光的精靈在歌唱:『善在增長!美在增長!烏爾費爾德廣場上的碑石很快坍塌(87),但是『自由之柱』將在陽光中屹立,受到上帝、國民和人民的祝福。 我們有一條古老的大道, 它通到世界的盡頭。[原注8] 「廣闊的大海,對朋友和仇敵都開放,敵人在那裡。強大的英國艦隊乘風破浪而來,一個大國去攻擊一個小國。這場戰鬥很艱苦,但是人民是勇敢的: 人人都英勇無畏, 堅持戰鬥直到犧牲![原注9] 「這種精神受到敵人的欽佩,鼓舞了丹麥的詩人。直到今天我們還高懸著旗幟紀念那天的戰鬥:丹麥的光榮的四月二日,丹麥海域濯足節海戰。 「歲月流逝。松德海峽出現了一支艦隊。它駛向俄國還是丹麥?無人知道,連艦上的人也不知道。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這天早晨在松德海峽,一道密令被開啟宣讀:圍殲丹麥艦隊。這時一位年輕的艦長,一位言行高尚的英國的兒子,站在他的上級面前,說道,『我發誓,我將為英國的旗幟戰鬥,在公開而正義的戰鬥中一直至死。但我卻不願欺淩旁人。』 「說完他便縱身跳入海中! 艦隊沖向哥本哈根。—— 遠離戰鬥進行的地方, 深暗的海水掩藏著倒下的他, 艦長——誰也不知他的名字——的寒涼的屍體, 直到海浪將他湧起,瑞典的漁民在繁星點點的夜晚 發現他,將他放在舟中帶上海灘——爭奪這死者的 肩章。」[原注10] 「敵人聚集在哥本哈根外面;城市在燃燒,我們的艦隊已覆滅,但是勇氣和對上帝的信心長存。他倒下了,卻又站了起來,像到了戰死後的歸宿地(88),創傷得到醫治。哥本哈根的歷史豐富值得欣慰。 =================== (74)德文,丹麥王子的意思。克裡斯欽六世的王后索菲亞是勃蘭登堡公國的公主。由於她的影響,丹麥王室出現了濃厚的德國氣氛。 (75)比利時作曲家(1741或42—1813),以喜歌劇作曲而著名,他的作品常在丹麥上演。 (76)丹麥演員(1718—1773),以能即興表演和高超的藝術造詣而成為當時最著名的演員。 (77)丹麥國王腓德烈五世的王后(1724—1751)。 (78)丹麥國王克裡斯欽七世的王后卡洛琳(1751—1775)。她嫁給克裡斯欽七世時,丈夫已患精神病。她與政治家斯圖恩瑟關係密切。斯圖恩瑟被捕時,她也被囚於克隆堡宮。後因她與國王的婚事破裂,她被逐到德國漢諾威。有許多丹麥文人著文描述過她。 (79)1794年2月26日丹麥皇宮發生大火。 (80)約翰內斯·愛瓦爾德(1743—1781),丹麥詩人。他寫的詩中有一首叫《克裡斯欽國王站在高高的桅杆上》。 (81)約翰·哈特曼(1726—1779),德國音樂家。1768年來哥本哈根就任丹麥皇家劇院音樂督導,他的創作為丹麥的歌唱劇奠定了基礎。 (82)1792年為紀念1788年廢除農奴制而豎起的高大石柱。此石柱今天仍矗立在哥本哈根市中心。 (83)丹麥王儲腓德烈在父親克裡斯欽七世患精神病期間攝政,後為腓德烈六世。 (84)丹麥政治家(1735—1797),曾任丹麥外交大臣。他支持農村改革。 (85)、(86)狄特裡夫·裡汶特勞(1748—1827),丹麥地主,政治家。他贊成柯爾畢昂森(1749—1814)的農村改革主張。他們推動建立了農業委員會。柯爾畢昂森於1786年擔任了農業委員會的書記官。 (87)1841年烏爾費爾德廣場附近的居民聯名上書國王克裡斯欽八世,要求剷除那羞恥碑,國王赦令同意。隨於1842年5月23日夜至24日晨,碑石被剷除。廣場改名為「灰兄弟廣場」。安徒生為此專門寫了一首頌揚的詩給克裡斯欽八世。 〔原注8〕引自格隆特維。 〔原注9〕引自阿勃拉罕姆森。 〔原注10〕引自卡爾·巴格爾。(這是巴格爾的長詩《一個英國艦長》中的一段。安徒生這裡講的這個故事,便是從巴格爾的這首詩中演繹出來的。——譯者) (88)北歐神話中說,天神戰死後都歸宿于瓦爾哈爾,在那裡得到治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