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看不見的城市 | 上頁 下頁
二二


  第九章

  大汗有一冊地圖,畫著帝國和鄰近國家所有的城市以及它們的房屋、街道、牆、河流、橋樑、港灣、山崖。他知道不可能從馬可·波羅的報告得到這些地方的消息,況且它們本來就是他熟悉的地方:中國的首府大都的三個四方城怎樣互相套住,每個城各有四座廟宇和四個城門,按季節輪流開放;爪哇島上的犀牛發怒時怎樣用足以致人於死的獨角衝刺,馬拉巴沿岸的人怎樣在海床採集珍珠。

  忽必烈問馬可,「回到西方之後,你會再講已經給我講過的故事嗎?」

  「我講,我講,」馬可說,「可是聽的人只會記得他期望聽到的東西。我有幸得到你聆聽的描述是一個世界,我回國後第二天流傳在搬運工人和船伕之間的卻是另一個世界;假使有一天我成為熱那亞海盜的俘虜而跟一個寫探險小說的作家囚在一起,那麼我也許會在晚年再講一次,讓他筆錄,那又是另外一個世界。決定故事的,不是講話的聲音而是傾聽的耳朵。」

  「有時我覺得你的聲音從遠處傳來,而我是一個囚徒,給困在庸俗不堪的境地,那時人類社會所有的形態都已經達到輪回的終極,很難想像還會演變成什麼新的形態。而我從你的聲音裡聽出了使城市生存的、看不見的理由,通過這些理由,也許它們死後還可以復活。」

  大汗有一冊地圖,畫著整個地球、每個洲、最遼遠的國土疆界、船隻的航線、海岸、最著名的都城和最富饒的港口。他在馬可波羅面前翻閱著,想考驗他的知識。旅行家看到一個城市,有三面海岸圍住一個長海峽、一個窄港灣和一個四面都是陸地的海;他認出它是君士但丁堡;他記得那路撒冷的位置是在高低不一而對峙的兩山之間;他也一眼就認出了撒馬坎德和它的花園。

  至於別的城市,他就只能依賴聽來的傳說,或者憑隱約的線索臆測:例如有斑痕的伊斯蘭珍珠是格拉納達;北方整齊的港口是呂貝克;盛產黑檀木和白象牙的是蒂布克土;人人每天帶長麵包回家的是巴黎。地圖裡有些小型彩圖繪出有居民的、形狀奇怪的地方,只有棕櫚樹探頭張望、隱藏在沙漠的皺折裡的一片綠洲,只能是奈夫塔;城堡建在流沙上而牛群在海潮浸過的草地上放牧的地方,只教人想起聖米歇爾灣;皇宮不在城牆裡而城反在宮牆的地方一定是烏爾比諾。

  地圖裡有些城市是馬可和地理學家都沒有過、也不知道地點的,但它們肯定具有城市的可能形狀:庫斯科在放射式圖形上反映出它完整的貿易秩序,青翠的墨西哥在蒙台蘇馬宮君臨的湖上,諾夫哥洛德有球根形的圓屋頂,拉薩的白色屋脊升出多雲的世界屋脊之上。馬可說出這些地方的名字(反正只是名字)並且指出應該走什麼路線。誰都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一一個城市的名字就會改變多少次:而從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經由許多不同的路抵達另一個地方,或策馬、或駕車、或乘船、或飛行。

  皇帝把地圖合起來,對馬可說,「我相信你看地圖比親自經歷更能認識城市。」

  波羅回答:「旅行的時候,你會發覺城市是沒有差異的:每個城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個城,它們互相調換形狀、秩序和距離,不定形的風塵侵入大陸,你的地圖卻保存了它們的不同點:不同性質的組合,就像名字的筆劃。」

  大汗有一冊地圖,裡面集中了所有城市的地圖:城牆建築在堅固地基之上的、已經坍倒而且逐漸被泥沙吞沒的、暫時只有免子挖的地洞但是總有一天成為城市的。

  馬可波羅一頁一頁翻著;他認出了乍裡科、烏爾、迦太基,他指出了斯卡曼德河口,亞該亞人的船在這裡等了十年,直到優力棲斯造的木馬給拉進了城門,才讓圍城的兵士回船。可是,他卻把君士但丁堡的形狀賦給了特洛,而且預見到穆罕默德許多個月的圍城,又像狡獪的優力棲斯一樣把船隻繞過披拉和格拉達,乘夜從博斯波勒斯海峽逆流駛去金角灣。這兩個城的混合又產生了可能名為三藩市的第三個城,它有輕巧的長橋跨越金門灣,敞開的電車駛過陡峭的街道,三百年悠長的圍攻使黃色、黑色和棕色人種與衰退的白色人種在一個比可汗的帝國更廣闊的國家裡同化,一千年之後,它可能是太平洋的都城。

  地圖具有這樣的品質:它揭露了不成形狀、向未命名的城市的面貌。這兒有一個城,看起來像阿姆斯特丹,朝北的半圓形,有同圓心的運河——皇太子的、皇帝的、貴族的;這兒是一個城,看起來像約克,位於荒野高地,有城牆和許多巍峨的高塔;這兒又是一個城,看起來像新阿姆斯特丹,又名紐約,橢圓形的島嶼位於兩條河流之間,擠滿玻璃的、鋼的塔樓,運河一樣的街道,每一條都是筆直的,除了百老匯。

  形狀的種類是數不盡的:新的城會不斷誕生,直至每一種形狀都找到自己的城市為止。形狀的變化達到盡頭的時候,城市的末日也就開始。地圖的最後幾頁,是沒有頭也沒有尾的網狀結構,不成形狀的城,有些看起來像洛杉礬,有些像京都和大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