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歐文·華萊士 > 箴言 | 上頁 下頁
五二


  是神跡,是榮光,是上帝的啟示。

  蘭德爾感到目眩神迷,額頭上冒出了汗珠,太陽穴也陣陣地疼痛,但他還是繼續看下去,把整整35頁一口氣看完了。他完全陷入了公元62年耶穌的兄弟所寫的故事中,並被深深地打動了。詹姆斯向無數的人講述著他的兄弟在公元32年被殘忍地釘死在十字架上後又被解下,最後重新獲得了生命的故事。而在這以後他自己也將會遭遇殘酷的死刑。

  蘭德爾看完了詹姆斯的福音書。

  從頭到尾,蘭德爾都全部貫注其中,他被這事深深地打動了,他覺得自己仿佛當時就在那兒,親眼目睹了來自加利利的這個人,仿佛觸摸到了他,也被他觸摸了。他相信,不管他是人還是神,這都無關緊要。反正他,史蒂夫·蘭德爾相信就是了。

  他讀得實在不忍釋手,於是又看那些注釋,那些背景,那些說明,他的注意力馬上又被增加的7頁附錄吸引住了。

  他仍然無法允許自己去思考。他感到自己應該去思考,但還是故意不去思考。

  很快地,蘭德爾又重新翻到了詹姆斯福音書的開頭,並把它重讀了一遍。然後把最開始的附錄,即彼得羅納斯所著的關於耶穌所受審判的報道也重新看了一遍。

  最後,蘭德爾把《國際新約》輕輕地放在咖啡桌上,又坐回沙發的軟墊子上,這才允許自己去思索和感覺。

  這時候,蘭德爾才體會到了這本新版聖經給了他深切的感受,並且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在他心中已消失很久了。

  他來到人世,對他自己,對別人,都有其意義。

  現在,在進入這個豪華套房的兩個小時後,特別是在他打開這本《國際新約》的一個小時後,他坐在沙發上,努力控制自己的感覺,試圖理智和冷靜地去思考和咀嚼所看到的東西。

  蘭德爾眼睛緊盯著那本書,腦子裡卻回憶起最近所發生的一幕幕。對彼得羅納斯的報告加以猜測。這個報告相對來說是份簡短而普通的官方文件。口氣平淡,內容簡明——一個普通的古羅馬百夫長或隊長向上級報告關於審判耶穌的情況——但它遠比路加福音中那優美而文雅的敘述更具有可信性。

  路加福音中是這樣寫的:

  彼得羅納斯這才按照他們所請求的定了案。把那些本應困煽動叛亂和謀殺而投入監獄的人釋放了,把耶穌交給他們任憑他們的意思處理。

  彼得羅納斯是這樣寫的:

  太陽升起的時候,審判正在希律王的王宮前進行。作為旁觀者的法利賽人不予合作,他們堅持說被告應以破壞民法而非摩西法受審。來到法庭前的旁觀者是羅馬人的朋友,他們渴望和平,大多數人是羅馬公民。那些控告耶穌有罪的人提出了他們的證據:耶穌自稱是以色列的國王,具有比羅馬皇帝更高的權力。被指控的耶穌鄭重聲明:他的傳道任務是上帝指派的,目的是要在地球上建立一個天國。

  彼得羅納斯報道了死刑的宣判,以及彼得羅納斯要求他的衛隊馬上執行宣判的結果的情況,在遭受鞭笞之後,耶穌被羅馬士兵帶到了十字架前。彼得羅納斯最後總結道:

  他就這樣被處決了。根據鑒定,9點鐘時,他死了。罪犯的兩位朋友向彼得羅納斯懇求耶穌死後為他收屍。最後,他們被允許了,至此耶穌一案處理完畢。

  但真正令蘭德爾感動的還是詹姆斯福音書裡的敘述。這本傳記許多地方已經殘缺,有些字詞都已看不清了,有一部分寫在草紙上的文字無法辨認。但根據邏輯推論法,卓越的學者已經把大部分消失的文字又重新填上了。儘管這些都用括弧括起來了,真正的耶穌形象一點也沒有因此而模糊。

  凡看過詹姆斯福音書的人都會相信其絕對的真實。

  不僅僅是詹姆斯福音書中的字句真實,而且它們還十分清楚地表明一個人在記述另一個人的歷史時,他兩人之間有極其親密的關係。敘述者語言樸實,未加修飾。對四福音書作者的記述,一點也沒有誇張。後來的基督徒商人們在二世紀重新編寫的四福音書中,摻雜了一些虛假的東西。再後來,到了四世紀,它們就成了《聖經》的正經。

  詹姆斯作為耶穌的追隨者中的領導人,他把耶穌寫成是一個渴望改變和改進猶太教的猶太人。他的敘述,被有組織的基督徒們重新整理了。這些基督徒們還寫下了一些他們未曾親眼看到的事情。他們計劃要改變猶太教,最終取代猶太教,他們借用了猶太教中最好的道德和歷史,但他們把一個以正義來作為檢驗人們標準的變成了同時博愛一切人的上帝,然後又宣稱救世主回來了。福音書的作者們致力於宣傳的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要塑造一個建立其基督教會的理想。

  此外,詹姆斯還免除了對基督耶穌之死負有責任的猶太人的罪過。他和四大福音書的作者所說的完全相反,他把責任加於羅馬人身上。他的觀點被彼得羅納斯的報道所證實了。當代《聖經》學者一向懷疑,說彼得羅納斯本不願處死耶穌,而且受了猶太人權力當局的壓力才這樣的。這個觀點是福音作者出於政治目的而作的刪改。《國際新約》引用法國學者高爾1932年在巴黎所發表的意見作了注釋。

  一個被基督徒們稱之為是上帝派來的救世主的人被羅馬法庭宣判為死罪。這個事實對在羅馬統治下的國度裡傳佈福音造成了困難。因為這給人造成一種印象,似乎相信基督教就意味著支持叛亂,也就是反對尊貴的羅馬皇帝。因此,基督徒們急於證明宣判耶穌死罪的代理人是無辜的。他曾公開聲明,那是迫於來自猶太當權者那無法抵抗的壓力而不得不那樣做。

  另一段注釋引用的是德國學者沃德爾,1962年在柏林發表的談話。

  或許是寫于羅馬,馬可強調對耶穌的死應受懲罰的是猶太人,特別是他們的領袖,而不是羅馬人。馬可不可能完全被反猶太情緒所感染,他的傾向只可能是防禦性的,而不可能是進攻性的。他所關心的是要避免提到任何可能使羅馬人激怒或者懷疑他所代表的理想的東西。他要使人們知道耶穌被判死刑不是由於從事叛亂和顛覆活動,所以他企圖隱藏耶穌的定罪及處死是受叛亂的指控。他要說的是耶穌不是被羅馬軍隊逮捕的,不是因為政治原因而遭到羅馬人的長官判死刑的,而是由於猶太人法律的不明原因導致耶穌被定罪然後又被釘死於十字架上。

  現在,這個歷史性的謊言最後終於被詹姆斯戳穿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