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007系列小說 > 最後關頭 | 上頁 下頁 |
八 |
|
「不錯,夫人。兩位北京來的官員在購物中心被一個穿軍服的傢伙殺死了。」 「準確地說,是穿英國軍服。這兩位北京官員正同香港政府一起進行香港回歸的最後準備工作,他們趁工作間隙想買點兒紀念品帶回中國。就在這時,有一個穿軍服的亡命徒鎮定自若地朝他們走過去,拔出自動手槍,打死了他倆。事發後據目擊者說,這個開槍的傢伙迅速跑出商場,消失在人群裡。據我們所知,槍手肯定是白人。」 「在過去的一年裡,氣氛一直很緊張。人們如夢方醒,回歸已到了最後時刻。」 「如夢方醒只是反映了問題的一個方面,」M接過話頭,「人們開始恐慌。兩天前在香港發生的事情使問題更加複雜化了。」 「什麼事情?」 「一顆炸彈把香港仔深灣的一家畫舫餐廳送上了天,當場炸死了33個人。死者中還有在港的英國商界要人。」 這對邦德來說還是新聞。 「報告可能已經送到你的桌子上了。第一起事件令人不安,第二起事件令人困惑,而第三起事件讓首相都跳了起來。007,一定出了什麼事情,肯定不是好事。爆炸發生的第二天上午,總督府又接到了一個匿名電話。」 「說是中國幹的。」 「是的。」 「是嗎?只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更具體的嗎?」 「只提到香港北面的廣州的一位商人,姓王。媒體抓住這條新聞,鬧得沸沸揚揚。不用說,局勢更加混亂了,反共團體借此大造輿論,民主派也不甘示弱。首相已與北京通了話……」 「而中國方面斷然聲稱:對此一無所知。」 「是這樣,007,他們只是一個勁兒地指責我們在購物中心槍殺了他們的兩位官員。」 「聽上去似乎有人有意在香港回歸前製造麻煩。」 「嗯,肯定會有麻煩。香港人擔心中國會提前接管,使和平交接成為泡影。就在昨天,九龍的旅遊區發生因過度恐慌引發的事件。」 「這不是政治家們的事情嗎?」 「通常講來是這樣的。」M說,「但有一個現象引起了我的興趣。」 但她沒往下說,直到邦德發問:「那是什麼事情呢,夫人?」新M看來是想賣個關子。 「這三起事件——唐納森送命,兩位中國官員遇刺,還有水上餐廳被炸——都與一家有億萬資產的國際航運貿易公司有關,這家公司由一個歷史悠久的英國家族控股並經營。」 4.秣馬厲兵 M按了下右邊控制板上的按鈕,屋裡的燈光暗了下來,牆上掛著的康定斯基的畫朝天花板徐徐上升。嵌在牆壁裡的電視機熒屏亮了,上面出現一個標誌:歐亞有限公司。 「歐亞公司是香港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M介紹道,「你會在這本卷宗裡找到所需要的全部背景材料。」她指了指桌邊上一本淡褐色的卷宗,「我簡單地跟你說一些細節。」 邦德拿起卷宗,但沒有打開它,聚精會神地聽她講。 「這家公司于1850年成立,那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之時,香港割讓給英國還沒幾年。007,有關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你記得多少?」 邦德清了清嗓子,說:「扼要地講,鴉片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中國拒絕向西方國家開放港口。我認為戰爭的導火索是發生在廣州的一起事件。中國政府從廣州的英國商人那裡繳獲了相當數量的鴉片,並就地銷毀。」 「確切地講是2萬磅鴉片。」(編者按:本書關於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敘述與史實有出入。如當時中國政府從廣州的英國商人手中繳獲的鴉片不是「2萬磅」,而是2萬餘箱,每箱約50-60公斤。後文中說中國官員犯「錯誤」登上「箭」號英國船,亦與事實不合。)M補充道,「在那個年代,那些鴉片價值三百萬英鎊。鴉片貿易是一樁魔鬼生意,但在19世紀它卻是最有價值的商品。問題的癥結正如你說的,中國不願意與西方進行貿易往來。他們十分不情願向西方開放廣州和澳門的港口。我們的東印度公司在19世紀30年代前壟斷了廣州的貿易,然而,對中國的茶葉、絲綢以及瓷器的需求勢不可擋。」 「做生意不容易,」邦德接著說,「我似乎記得他們只能在廣州附近做買賣,不得進城……」 「是這樣,」M說,「所有的生意都要經過中國商會批准,腐敗氾濫成災。中國的限制反而促使商人們要在華南沿海一帶找一個能進行自由貿易的地方。當時出現的貿易失衡大大有利於中國。單是茶葉一項,就造成了中國一比六的進出口順差。而中國方面對西方商人提供的商品,也許除銀子之外,一律不感興趣。中國給人的印象是它並不需要我們。」 「就在這種情勢下,鴉片貿易應運而生……」 「完全正確。商人們發現中國有一部分人渴望得到印度鴉片,而當時只有我們英國才能滿足這種需要,於是就冒出好幾家英國大公司。回想起來,我認為這是樁肮髒的交易,但它卻迎合了當時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倫理,那些鴉片商人昧著良心做他們的生意,這時中國政府已開始關注鴉片貿易。毫無疑問,吸食鴉片是一種惡習,它不但吞噬靈魂,敗壞道德,而且也導致了對英國的貿易逆差。終於在1839年,中國皇帝派了欽差大臣去廣州查禁鴉片,結束鴉片貿易。當時的英國商務總監名叫查爾斯·義律,中國人勒令他交出英國商人所有的鴉片。」 「他照辦了。」 「不錯。商人無奈地看著中國人銷毀鴉片,這可是砸了他們的飯碗,於是引起了衝突。1840年,一支遠征艦隊抵達香港,其使命是要中國政府對銷毀鴉片道歉,並作出賠償,從而保證英國在中國沿海能有立足之地。」 「這完全是一邊倒的戰爭,是不是?」邦德明知故問。 「是的。中國對英國戰艦毫無準備,1841年的一紙協議,戰爭暫告段落,但這協議一直沒有簽字。該協議承諾對沒收的鴉片進行賠償,允許英國商人重返廣州做生意,同時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當然,中英雙方都對這樣的結局不滿意。於是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直到1842年中國被迫在《南京條約》上簽了字,其結果便是拱手交出數以百萬計英鎊的巨額賠款,並對英國開放好幾個港口。」 「香港也正式割讓給了英國。」 「按條約規定是『永遠割讓給英國』,」M補充道,「香港于1843年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中英間也由此恢復了貿易。我們無須遮掩這段歷史,不過,我想你應該知道英國是如何得到九龍與新界的吧?」 「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果。」邦德回答,感覺自己好像是在接受老師的提問。 「嗯。現在我們更願意稱它為第二次中英戰爭。」M聳聳肩繼續說,「這是中國官員在1856年犯下的一個荒唐錯誤所致,他們登上了一艘『箭』號英國船,硬說它是海盜船,雙方打了起來,戰火又起。這場戰爭以在北京簽定條約而告終。根據中英《北京條約》,我們得到了九龍。」 「又是永久性的。」邦德插話道。 「當然。從那時候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鴉片貿易在中國合法化了,中國政府還以鴉片貿易稅為由,收斂錢財。在四十年後舉行的第二次北京和會上,英方犯了一個大錯。當時九龍北部的大部分土地及其周圍的二百多座島嶼都租賃給了英國,租期為九十九年。你知道,這就是後來的新界。」 「為什麼新界沒有永久割讓給英國呢?」邦德問。 「由於英國外交大臣的疏忽。他原來期望簽定一個無限期的租賃條約,若雙方同意就可以簽署條約。但到頭來他卻同意簽署一個為期九十九年的條約。我想在1898年簽署這個條約時,九十九年看上去與永久也差不了多少。」 「而現在時間居然所剩無幾了。」邦德若有所思,他回憶起1984年英國和中國簽署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合聲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同意在1997年將香港島和九龍歸還中國?我們為什麼不能只把新界歸還中國,而依舊保留合法屬英國的部分?」 「因為香港與九龍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都是從新界來的,要是沒有新界豐富的淡水及其他資源,香港就很難維持下去。而且,我想這在某種程度上還因為英國人的罪孽感。回首歷史,雙方都認為香港應該屬中國,它是在不那麼道德的情形下被割讓的,遺憾的是,人們在150年後才意識到這一點。可憐的香港人正在遭受歷史錯誤所造成的衝擊,在接受了一個多世紀西方民主統治之後,他們的命運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來安排。歷史的教訓真夠多的了——讓我們言歸正傳吧。」 M按了下桌上的按鈕,熒屏上出現了一個白人的臉龐。他一頭黑髮,長著一雙灰褐色的眼睛,約摸四十七八歲,表情嚴肅、冷漠。 「歐亞公司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在東南亞一帶迅速發展的貿易公司之一,它是由一個叫詹姆斯·薩克雷的英國人創辦的。此人正是歐亞公司現任總經理蓋伊的高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