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與回憶 | 上頁 下頁
六九


  黑島戰略

  當時在日本海軍界出現了一份設想奇妙的秘密作戰計劃:黑島戰略。黑島顯示出高明的專業眼光和魄力,足以和曼施坦因 媲美。如果實行這個計劃,英國財閥政權確實可能迅速崩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確實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局。

  黑島龜人大佐是日本海軍中高級的作戰計劃制訂人員:一個具有非軍人習性的、古怪的知識分子,但是往往會迸發出石火電光似的戰略才能。那份出色的襲擊珍珠港計劃就是他設計的。從此以後,日本海軍一直在研究繼續出擊的長期計劃:向東、向南、向西挺進的計劃。海軍士氣旺盛;黑島大佐的「向西進軍」設想完全符合我們的地中海戰略。他的主意今天仍然激動人心:

  進軍的時間必須同德國在近東和中東的進攻密切配合。

  目標將是:

  l.摧毀英國艦隊

  2.佔領戰略要點和消滅敵人的基地

  3.建立日本和歐洲軸心國軍隊間的接觸

  黑島的上級,海軍少將宇垣,把他自己那份佔領夏威夷群島的驚險計劃擱在一邊,吩咐他所有的參謀人員研究黑島的方案。當時在柏林確實在議訂一項日德軍事協定。不幸的是,它結果竟是一份空空洞洞的文件。薄薄的兩頁既沒規定雙方的參謀人員要共同研究,也沒規定要制訂聯合戰略。地球被一條通過西印度的線劃分為兩個「作戰區域」。接著是冠冕堂皇的籠統原則:線的西面,德國和意大利將消滅敵人;線的東面,日本將同樣辦理,等等。這份廢話連篇的文件最後以交換情報、合作供應和進行「貿易戰」這一類空洞的玩笑話結束。外交上的貽誤使日本海軍計劃制訂人員冷心,他們放棄了「向西進軍」,認為那是一個沒有辦法實現的主張。

  唉!

  希特勒發狂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特勒當時正在重新審查雷德爾的地中海戰略。

  一家孤立主義的美國報紙《芝加哥論壇報》掌握了絕密的長虹五號作戰計劃,用大號黑體字加上反對羅斯福的標題,刊登了全文 。這種奇特的叛國行為,對我們來說,當然是一次幸運的獲得情報的機會。文件毫無疑問是真的;希特勒在對美國宣戰時提到了這份文件。它要求在一九四三年派遣幾百萬新征的美國士兵和大量的英國支援部隊在歐洲大規模登陸,以英倫三島作為主要登陸基地。海軍元帥雷德爾抓住了這一情報大做文章。顯然,英國的垮臺會使整個長虹五號作戰計劃成為泡影,並且使美國不知所措。

  恰恰在希特勒反復考慮這些情況的時候,日本人擊毀了珍珠港。接下來是歡欣鼓舞的日子。希特勒聽到海軍、陸軍 、空軍紛紛發表議論,支持雷德爾的計劃。他完全理解這個中心思想——軸心國共同迅速進攻,摧毀最弱的敵人——最後他勉強表示贊成,接著就動身到東線去了。我們的參謀部迅速制訂出第三十九號元首指令:在俄羅斯轉入防守,作一些必要的撤退並為後方陣地作好準備措施;我們把計劃送到司令部裡去給他。

  結果惹出了一場大亂子!

  希特勒把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契將軍和他的參謀長哈爾德將軍召去參加一個午夜會議。他尖聲辱駡,說第三十九號元首指令「盡是胡說八道」,接著宣佈東線上絕不撤退;每一個德國士兵必須堅守崗位,不得後退一步,不戰鬥就處決。他當場免去了馮·勃勞希契的職務,親自掌握部隊的指揮權——一個下士 竟然免去了陸軍元帥的職務!雷德爾的新戰略當然暗淡無光了,因為它的中心思想是要從東線抽調四、五十個師去掃蕩地中海。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們正月裡同日本簽訂的協議內容這麼空洞和浮泛的原因。

  希特勒為什麼會改變想法呢?

  他回到黑暗陰鬱、冰天雪地的戰地司令部裡,不得不面對一些棘手的事情。不顧參謀總部的意見,他一路向莫斯科挺進,直到十二月。氣候和補給的困難使我們寒冷和精疲力竭的部隊停止在沒有掩蔽的陣地上。俄國人的反攻開始了;局部突破正在出現。真叫人心神不定,因為一個獨裁者只習慣于勝利,別的都不習慣!

  希特勒擺脫不了拿破崙的幽靈。這我們大家都知道:科蘭古 的《回憶錄》在參謀總部裡,像淫書在男學生的宿舍裡那樣,確實是被禁止的。我們的擔驚受怕的元首毫無疑問想像到前線崩潰,德國軍隊敗退,德國人被哥薩克人趕出俄國。這不過是夢魘罷了。我們從列￿格勒到黑海的遼闊和堅固的前線,同拿破崙依靠幾條纖細的補給線帶領人馬孤軍深入莫斯科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但是希特勒的心竅被這錯誤的比擬迷住了,所以他發佈了嚴酷的「不堅守,就處決」的命令,而且親自擔任指揮,使部隊服從這個命令。

  就算每一個最高統帥都有權心懷失眠之夜的恐懼,也用不著把一道這樣令人沮喪的命令去送給日本人啊。如果希特勒派一個小小的軍事代表團到東京去——也許是海軍元帥雷德爾率領瓦爾利蒙將軍或者我自己吧——那就有可能扭轉局面,使黑島戰略受到重視。或者如果希特勒在珍珠港事件以後邀請幾位日本高級指揮官到柏林來考慮制訂聯合作戰計劃,那麼即使俄羅斯前線仍然是大雪中兩軍對峙,即使我們準備在高加索發動夏季攻勢,我們還有可能封鎖地中海,逼迫英國屈膝投降。但是沒有日本聯絡官被允許到最高司令部裡來。

  「不堅守,就處決」

  有些歷史家和軍事分析家仍然大加讚揚在東線「不堅守,就處決」這道命令是希特勒的一大成就,是個「拯救」德國軍隊的純意志力的行動。但是,事實是:這道命令一頒佈,這個奧地利冒險家的星辰就開始黯淡了。政治領袖需要避免陷在戰爭的具體事務中,保持開闊的眼界。一旦希特勒接管最高戰地指揮權(對這一行他不過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只懂得一點皮毛的人),他就每下愈況了。

  「不堅守,就處決」這道命令事實上是一個歇斯底里的軍事錯誤。在不利形勢下頑強的對抗是一條正確的原則;然而,靈活的防守也是一條正確的原則。在俄國,我們的人數大大少於斯拉夫人,但是我們在領導才能、戰鬥能力和調動部隊的藝術方面卻勝過他們。希特勒的命令要求作無謂的犧牲,這樣就凍結了部隊的調動,取消了領導,挫傷了鬥志。我們戰無不勝的形象化為泡影了。俄國的宣傳畫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德國士兵的形象:「冬天的德國佬」,一個戴著鋼盔、瘦得一把骨頭的可憐巴巴的人,凍紅的鼻子上掛著冰柱,「堅守和死亡」在一個守不住的崗位上。

  雷德爾的計劃,爭取德國勝利的最後一個有條有理的設想,就這樣消失了。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運用想像力去幻想可能會出現無法意料的情景:日本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掛著太陽旗,穿過飄揚著卐字旗的蘇伊士運河,開進地中海!這樣的政治影響將震撼全球。而且這是辦得到的。我們在俄國的防線,根據第三十九號指令,適當地縮短和加強,將會被頑強地守住,將會使布爾什維克的鮮血流滿俄羅斯的大地。日本在一九四二年春天用少數的防守兵力,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守衛它那條相對虛弱的美國人的太平洋環形防線。

  但是,把這一切當作可望而不可即的愛情那樣撇開吧。這仍然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這個事實已由丘吉爾的回憶錄所證實:日本原可以任意佔領馬達加斯加島,切斷順著東非海岸北上到埃及的補給線。如果這樣,就不會有阿拉曼戰役。隆美爾對托布魯克發動出色的奇襲以後,挨餓的非洲英國軍隊原會在六月裡向他投降的。那麼,丘吉爾也許就會垮臺,而戰爭也會變得大大對我們有利。

  結果,地中海戰略卻退化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偉大的計劃」,一次全面的出擊,希特勒在擊敗俄國以後,就會以此一舉結束戰爭。他喜歡在晚餐桌上談論這個計劃,而它始終只是:晚餐桌上的談話資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