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蜘蛛女之吻 | 上頁 下頁 |
簡介 |
|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監獄的一間牢房裡關押著兩個囚犯,一個是政治犯瓦倫丁,另一個是同性戀者莫利納。小說以他們兩個人的對話為主線索,逐步展現出他們的內心世界,撥動了埋藏在他們意識深處的心弦,從一個側面剖露了阿根廷社會的現實。作者以主人公敘述電影故事的方法,一方面揭示了力圖改變社會的革命者的複雜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從社會、心理和生理諸方面多層次地剖析了同性戀這個日益引起人們重視的社會問題。 對於同性戀的產生與存在,作者以嚴肅的態度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他採用新穎的表現手法,頗具匠心地將許多藝術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精心構築了小說的結構,一部部異彩紛呈的電影故事,與小說正文相互呼應的理論柱石,穿插在對話當中的意識流,還有簡潔明快的行書公文,讓人讀起來興味盎然,餘絲不斷,真可謂集嚴肅文學與通俗小說於一身,既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又有對社會學和性心理學等問題的深刻探求,還有耐人琢磨的文學魅力。這種將文學性、趣味性、社會性、科學性融合在一起的特點是這部小說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這部小說中運用得最為突出的手法就是在兩個人的對話中敘述電影故事。深諳電影藝術的普伊格巧妙地將六部電影的情節貫穿於整部小說的始末。這些電影故事的構思巧妙,安排得當。每部電影雖然都獨立成篇,卻有著共同的深邃的內涵,即從不同的角度隱喻同性戀的不同的表現方式及其心理特徵。作者採用蒙太奇的手法,將電影與電影,電影與兩個囚犯的現實生活剪切對比、明敘暗喻,像多棱鏡一般折射出一幅幅既有情趣又耐人思索的畫面。 *** 曼努埃爾·普伊格於1932年出生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1951年就讀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不久,他獲得羅馬電影實驗中心的獎學金,去羅馬攻讀電影導演專業。畢業後曾擔任過幾部影片的助理導演。60年代中期普伊格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68年發表他的處女作《麗塔·海沃茲的背叛》。普伊格是在拉美文壇為數不多的寫同性戀生活的作家之一。 與其他許多阿根廷作家不同,他所描寫的不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知識界,也不是阿根廷的中產階級,而是最普通的民眾,是社會中下層的普通人。他們普遍沒有多少知識,在感情生活和性生活上都遭到挫折,生活在悲觀失望之中。他的作品吸取了通俗小說和各種現代藝術(如電影、電視、攝影)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大大豐富了文學創作,引起西方文壇的普遍關注。 *** 小說是阿根廷作家曼努埃爾·普伊格寫於1976年的對話體作品,獲得了若干文學獎,也是他一生最具影響的作品。不過因為涉及同性題材,竟然一經出版就被列為十大禁書之一。可實際上,如果單純把《蜘蛛女之吻》解讀成同性戀小說,會把作者生生氣活、再活活氣死——要知道,一直以來本書可是被界定為政治小說,而非同志文學。我只能說,同性關係是作為《蜘蛛女》重要和必要的敘述手段而存在。因為只有它才適合作品裡非常特殊的環境:監獄。 小說的重頭戲是裡面五六個盪氣迴腸的故事——但是故事的脊樑還是兩名囚犯的較量與融合。有趣的是,每一個插曲故事都敘述完整,但是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不僅沒有喧賓奪主、分散讀者注意力,反而把主線襯托得晶光燦爛、熠熠生輝,打造出更具包容性的整體效果。這真是一種天賦!每個故事拿出來都可以獨立成篇,或奇情、或魔幻,或比現實更殘酷、或比現象更瑰麗。 你不得不承認曼努埃爾·普伊格的敘事能力和語言功底都相當驚人,這和他從小接受阿根廷傳統故事演繹的薰陶,和一生長期四處流亡有關。在接受拉美各國「講故事」的潛移默化後,加以多年的文字磨練,對影視戲劇文化的良性吸收,拼帖技法的熟練應用,終於形成了自己出神入化的寫作特質。看普伊格的文字,你會相信,任何故事都是動人的,就看「說書人」有沒有這份能耐講好它。 在西方,本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多次再版,廣受歡迎。小說的魅力不止于書本,還迅速蔓延開去,轉化到各種表現形式。歌舞劇《蜘蛛女之吻》亦不必說,自誕生之初就一炮而紅,多年來久演不衰,早已成為百老匯的經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