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二五六


  252.應該根據這些具體情況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既不能說盡可能地愛惜自己的兵力是法則,也不能說毫無顧忌地消耗自己的兵力是法則。

  各個部分的戰鬥方式的規定253.戰鬥計劃規定各個部分應該在何時、何地和如何進行戰鬥,也就是說,規定戰鬥的時間、空間和方式。

  254.在這個問題上,也同在其他問題上一樣,一般情況,即由純概念產生的情況可以同特殊條件下產生的情況區別開。

  255.人們經常要找出特殊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使有利條件發揮作用,使不利條件失去作用,所以戰鬥計劃就必然由於具體情況不同而千差萬別。

  256.但是,根據一般情況也可以得出某些結論,儘管這些結論為數不多,而且形式非常簡單,但它們卻更為重要,因為它們關係到事物的真正本質,從而成為決定其他一切問題的基礎。

  進攻和防禦

  257.戰鬥的方式只有兩種區別,這兩種區別到處都會出現,因而是帶有普遍性的:第一種區別來源於積極意圖或消極意圖,並由此產生了進攻和防禦;第二種區別來源於武器的性質,並由此產生了火力戰和白刃戰。

  258.嚴格說來,防禦似乎就是單純的抵禦進攻,因此它除了盾牌以外似乎就不能使用任何其他武器。

  259.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一種純粹的消極行動,一種絕對的忍受。但是,作戰不是忍受;因此,防禦決不能以絕對消極的概念為基礎。

  260.仔細考察一下就可以看出,武器中最消極的武器——火器,也還是具有某些積極和主動的特點的。但是,防禦和進攻使用同樣的武器,而且也同樣運用火力戰和白刃戰這兩種戰鬥形式。

  261.因此,我們必須象看待進攻那樣,把防禦也看作是一種鬥爭。

  262.進行這一鬥爭只能是為了爭取勝利,因此勝利是進攻的目的,也是防禦的目的。

  263.人們沒有任何理由設想防禦者的勝利是消極的。

  如果防禦者的勝利在個別情況下確實是消極的,那麼這是由於特殊條件造成的。這種消極性不可以歸人防禦的概念,否則這種消極性就必然對鬥爭的整個概念產生影響,使概念出現矛盾,或者根據嚴格的推論,又得出絕對忍受的荒謬的結論。

  264.

  265.這個原則性區別貫穿在整個戰爭領域,因而也貫穿在整個戰鬥領域,進攻和防禦之間的一切區別從根本上說都是由這個原則性區別產生的。

  266.希望行動的一方,必然是想以此來達到某種目的,而且這個目的必然是積極的,因為毫無所求的意圖是不會引起行動的。因此,進攻者必然抱有一種積極的意圖。

  267.這種積極意圖不可能是勝利,勝利僅僅是手段。

  甚至當人們完全為了勝利本身,即單純為了軍隊的榮譽的時候,或者為了利用勝利的精神力量對政治談判發生影響而尋求勝利的時候,目的也始終是勝利所產生的影響,而不是勝利本身。

  268.勝利的意圖對防禦者和進攻者來說都是必然會有的,但是勝利的意圖的來源在雙方是不相同的。在進攻者方面,這個意圖來自勝利所要達到的目的;在防禦者方面則來自戰鬥本身。進攻者的意圖是自上而下確定的,防禦者的意圖則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誰要作戰,誰就只能為了勝利而戰。

  269.那麼,防禦者為什麼要作戰呢?也就是說,他為什麼要應戰呢?因為他不容許進攻者實現其積極意圖,也就是說,他首先想維持現狀。這是防禦者必要的直接的意圖,至於防禦者進一步要達到的其他意圖都不是必要的。

  270.因此,防禦者的必要意圖,或者更確切地說,防禦者意圖中的必要部分是消極的。

  271.(1 )凡是有防禦者的這種消極性的地方,也就是說,不論何時何地,只要防禦者所希望的是不發生任何變化,而是維持現狀,那麼,他就必然會不採取行動,而等待敵人行動。但是,從敵人採取行動的時刻起,防禦者就不能再通過單純的等待和不行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了;這時,他也要象敵人一樣行動起來,於是進攻者和防禦者之間的區別也就消失了。

  (2 )如果把這一點首先僅僅應用於整體戰鬥,那麼進攻和防禦之間的全部區別似乎就在於,防禦者等待進攻者行動,但是戰鬥進程本身卻不再受這種區別的限制。

  272.但是,也可以把防禦的這一原則應用於部分戰鬥;整體的各個單位(部分)很可能也希望不發生任何變化,它們可能因此而決定等待。

  273.不僅防禦者的各單位(部分)可能進行等待,而且進攻者的各單位(部分)也可能進行這種等待,實際上雙方都有這種情況。

  274.但是,防禦者比進攻者進行等待的情況要多一些,這是事物的性質決定的。這一點只有考察了同防禦原則有聯繫的特殊情況後才能闡述清楚。

  275.在整體戰鬥中,人們越是想把防禦原則貫徹到最小的單位,越是想把這個原則普遍地推廣到所有單位,整個抵抗就越被動,防禦就越接近於絕對的忍受,而我們認為絕對的忍受是荒謬的。

  276.在什麼情況下防禦者等待的利益已經消失,也就是說,等待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了,即仿佛出現了飽和點呢,我們在以後才能作進一步的考察。

  277.現在,我們從以上的論述中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即進攻或防禦的意圖不僅對戰鬥的開始起一些決定作用,而且貫穿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從而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戰鬥方式。

  278.因此,戰鬥計劃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規定,整體進行的戰鬥應該是進攻戰鬥還是防禦戰鬥。

  279.對執行特殊任務的那些部分,戰鬥計劃也必須規定它們的戰鬥應該是進攻戰鬥還是防禦戰鬥。

  280.如果我們現在還不考慮對進攻和防禦的選擇能夠起決定作用的一切特殊情況,那就只能得出一條法則:想阻止決戰的一方就進行防禦,想尋求決戰的一方就採取進攻。

  281.我們馬上就要把這個原則同另一條原則聯繫起來進行考察,這樣我們就能夠更進一步地認識這個原則。

  火力戰和白刃戰

  282.此外,戰鬥計劃必須選擇由武器帶來的戰鬥形式,即火力戰和白刃戰。

  283.但是,這兩種形式與其說是戰鬥的分枝,不如說是戰鬥的原始組成部分。它們是由武器決定的,它們相互從屬,只有結合起來才構成完整的戰鬥力。284.單個戰鬥者裝備有兩種武器,各兵種必須緊密結合,這就證明這種見解是真理,雖然這種真理只是一種近似的、符合大多數情況的真理,而不是絕對的真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