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
二三八 |
|
2 、進攻的一般原則。 1.力求用巨大優勢的兵力攻擊敵人陣地的一點,即敵軍的一部分(一個師,一個軍),同時使敵軍的其餘部分也處於不安定的狀態(即牽制它們)。在兵力相等或較少的情況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戰鬥中佔有優勢,即有獲勝的可能性。如果兵力很少,那麼只能用很少的兵力在其他地點牽制敵人,以便在決定性地點集中盡可能多的兵力。腓特,烈二世所以能取得勒登會戰的勝利,無疑是因為他把自己的兵力不大的軍隊配置在一個不大的地方,同敵人比較起來,兵力是非常集中的;2.主要攻擊應該指向敵人的一翼,其方法是從正面和側面攻擊這一翼,或者以全部兵力對它進行迂回,從背後進行攻擊。只有勝利地切斷敵人的退路,才能取得重大的成果。 3.即使兵力很大,也只能選擇一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而且只有這樣才能在這一點上集中更多的兵力,因為要完全包圍一個軍團,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是可能的,或者,在擁有巨大的物質優勢或精神優勢的前提下才是可能的。而且,我們也可以從敵人的翼側的一點切斷敵人的退路,這就可以帶來很大的成果。 4.總之,有把握地獲得勝利(巨大的可能性),也就是有把握地把敵人逐出戰場是主要的事情。會戰計劃必須圍繞這一點來制定,因為利用頑強的追擊很容易使沒有決定意義的勝利變成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5.用主力攻擊敵人的翼側時,應該力求對敵人進行向心攻擊,也就是說使敵軍感到自己是處於四面包圍之中。 即使敵人在這裡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向各方面形成正面,在這種情況下也比較容易喪失勇氣,遭到更多的損失,陷入混亂等等,總之,我們有希望較快地擊敗敵人。 6.採用這樣包圍敵人的方法時,進攻者在正面上要比防禦者展開更多的兵力。 如果a、b、c各支部隊要向敵軍的e部進行向心攻擊,那麼這幾支部隊當然要並列配置。但是,我們在正面展開的兵力絕不要大到不能保持強大的預備隊。否則,就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如果敵人對迂回已有一定的準備,我們就會失敗。 如果a、b、c各支部隊是攻擊擊敵軍e部的部隊,那麼f、g部隊就應該控制在後面做預備隊。有了這個縱深配置,進攻者就能在攻擊地點不斷地進行新的攻擊,而且,當他的部隊在另一翼被擊敗時,也不致被迫立即停止這裡的攻擊,因為他擁有對付敵人的手段。法軍在瓦拉木會戰中就是這樣。當時,在多瑙河畔同奧軍右翼對峙的法軍左翼的兵力是很少的,並且被徹底擊敗了。甚至法軍在阿德克拉的中央部隊的兵力也不很多,在會戰的第一天就被奧軍擊退了。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什麼作用,因為法國皇帝在右翼(他用這個右翼從正面和側面攻擊奧軍的左翼)採取了縱深配置,從而他可以用一個強大的騎兵和騎炮兵縱隊向阿德克拉的奧軍推進。在那裡,他雖然沒有擊敗奧軍,但畢竟是把它們阻擋住了。 7.在進攻中,如同在防禦中一樣,也必須選擇敵軍的一個重要部分作為攻擊目標,因為只有敵軍的這個部分的失敗才會給我們帶來決定性的利益。 8.在進攻中,如同在防禦中一樣,在目標已經達到或者一切手段都已經用盡以前,決不應該鬆弛下來。如果防禦者採取的是積極防禦,他在其他地點向我們進攻,那麼,我們除了在毅力和膽量方面超過他以外,就沒有其他辦法取得勝利。如果他採取的是消極防禦,我們當然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危險。 9。應該絕對避免構成很長的綿亙的戰線,這種戰線只能導致現在已經不適用的平行攻擊。 各個師雖然都是按照上級的規定行動的,因而是協同動作的,但是,它們是各自進行攻擊的。現在,一個師(八千人至一萬人)不再編成一線,而是編成兩線、三線乃至四線;因此,不可能再有很長的綿亙的戰線了。 10.力圖從一個地點來指揮各個師或軍,使它們雖然在相隔很遠、甚至被敵人分割的情況下,仍然經常保持聯繫和準確的步伐一致等,用這種方法使各個師或軍在進攻中協同動作是沒有必要的。這種組織協同動作的方法是錯誤的,拙劣的。採用這種方法會遇到千百次偶然情況,不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卻肯定會被勇猛的敵人徹底擊敗。 正確的方法是給每個軍或師的指揮官分別規定他們部隊主要的行軍方向,指定他們的目標——敵人,規定他們的目的——戰勝敵人。這樣,發現敵人時,每個縱隊的指揮官都有權命令部隊以全力向敵人進攻。他不需要對結果負責,因為,否則他就會猶豫不決,但是,他必須負責使他的部隊全力以赴地不惜犧牲地投入戰鬥。 11.一個組織得很好的獨立的軍,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幾小時)內抵抗優勢極大的敵人的進攻,它不會在轉瞬之間就被消滅。即使它確實過早地同敵人發生了戰鬥,而且被打敗了,對整體來說,它所進行的戰鬥也不是徒勞無益的。敵人為了對付這個軍展開了兵力並削弱了兵力,這就為我方其他部隊的進攻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此目的,一個軍應該如何組織,我們以後再談。 因此,組織各個部隊之間的協同動作的可靠辦法是,使每支部隊都有一定的獨立性,都各自尋找敵人,並不惜一切犧牲地攻擊敵人。 12.進攻戰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出敵不意。越能用奇襲的方式進攻,就越能取得勝利。防禦者可以利用他的措施的秘密性,利用他的部隊的隱蔽配置做到出敵不意,而進攻者只有利用突然的接敵運動才能作到出敵不意。 不過,這種現象在現代戰爭中是很少見的。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現在人們有了更好的警戒措施,另一方面在於,戰爭進行得很快,作戰中很少出現可以使一方鬆懈下來和使另一方有機會突然襲擊的較長的間歇。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經常可以實施的真正的夜襲(如在霍赫基爾希)以外,只有向敵人的側方或後方行軍,然後又突然向敵人接近,才能造成出敵不意。此外,如果我們距離,敵人很遠,能夠以非凡的努力和活動迅速地突然出現在敵人眼前,也能做到出敵不意。 13.真正的奇襲(如在霍赫基爾希的夜襲)是一支很小的部隊還能採取行動的最好的手段。但是,對不象防禦者那樣熟悉地形的進攻者來說,這種攻擊會遇到許多偶然情況。人們對地形和敵人部署瞭解得越不確切,遇到的偶然情況就越多,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只能把這種攻擊看作是最後掙扎用的手段。 14.進行夜襲時,一切部署都必須比在白天更簡單,更集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