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二二〇


  第六章(上) 政治目的對戰爭目標的影響

  一個國家對待另一個國家的事情象對待本國的事情那樣認真,那是永遠不會有的。當其他國家有事時,它只會派出一支數量不大的援軍;如果這支援軍失利了,它也就認為盡到了義務,於是就盡可能地尋求便宜的脫身之計。

  歐洲政治中向來有一種慣例,即加入攻守同盟的國家承擔相互支援的義務。但是,一個國家並不因此就必然與另一個國家同仇敵愾,利害一致,它們並不考慮戰爭的對象是誰和敵人使用多少力量,只是彼此預先約定派出一定的、通常為數十分有限的軍隊。在履行這種同盟義務時,同盟國並不認為自己同敵人已經處於必須以宣戰開始和以締結和約告終的真正的戰爭中。而且,就是這種概念也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十分明確的,它在運用時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假如同盟國能把約定提供的一萬、二萬或三萬援軍完全交給正在作戰的國家,讓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使用,讓它可以把這支援軍看作是雇來的部隊,那麼,事情就有了某種內在聯繫,戰爭理論在這方面也就不致完全陷入束手無策的境地了。然而,實際上事情遠非如此。援軍通常都有自己的統帥,統帥只按照本國宮廷的意志行事,而本國宮廷給他規定的目標,總是同宮廷的不徹底的意圖是一致的。

  甚至當兩個國家一起同第三個國家真正進行戰爭時,也並不總是意味著這兩個國家都必然會把第三個國家看作誓不兩立的敵人,它們常常會象做生意那樣地行事。每一個國家都根據它可能冒的風險和可能得到的利益投入三四萬人作為股金,而且表示在這次交易中除了這點股金外不能再承擔任何損失。

  不僅當一個國家為了一些對它沒有什麼重大關係的事情去援助另一個國家時是這樣,甚至當兩個國家有很大的共同利益時,援助也不是毫無保留的。而且同盟者通常也只約定提供條約規定的少量援助,而把其餘的軍事力量保

  留起來,以便將來根據政治上的特殊考慮加以使用。

  這種對同盟戰爭的態度是十分普遍的,只是到了現代,當極端的危險驅使某些國家(如反抗拿破崙的國家)走上自然的道路時,當無限制的暴力迫使某些國家(如屈從於拿破崙的國家)走上這條道路時,才不得不採取自然的態度。過去那一種態度帶有不徹底性,是不正常的,因為戰爭與和平在根本上是兩個不能劃分階段的概念。但是,這種態度並不僅僅出於理性所不齒的、純粹的外交習慣,而且也淵源於人類所固有的局限性和弱點。

  最後,就是在一個國家單獨對其他國家進行的戰爭中,戰爭的政治原因對戰爭的進行也有強烈的影響。

  如果我們只要求敵人做出不大的犧牲,那麼,我們就會滿足於通過戰爭取得一個不大的等價物,而且我們會認為,通過不大的努力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敵人大體上也會作同樣的考慮。一旦這一方或那一方發現自己的估計有些錯了,發現自己不象原來希望的那樣比敵人強,而是比敵人弱,他通常就會感到缺乏軍費和其他種種手段,就會在精神上缺乏足以激起較大幹勁的力量。因此,他只好儘量地應付,希望未來發生對他有利的事件(雖然他抱這種希望是毫無根據的),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就象一個久病的人一樣有氣無力地勉強拖延著。

  這樣一來,戰爭中的相互作用、每一方都想勝過對方的競爭、暴烈性和無節制性,都消失在微弱的動機所因起的停頓狀態中,雙方都會不冒危險地在大大縮小了的範圍內進行活動。

  如果我們承認(其實也不能不承認)政治目的對戰爭具有這樣的影響,那麼,這種影響就不再有什麼界限了,而且我們甚至不能不承認還存在著目的僅僅在於威脅敵人以支持談判的戰爭。

  如果戰爭理論要成為而且一直成為哲學的探討,那麼,它在這個問題上顯然就會陷入束手無策的境地。它在這裡找不到包含於戰爭概念中的一切必然的東西,因而它就會失去它所以能夠成立的一切根據。儘管如此,不久就有了一條自然的出路。軍事行動中的緩和因素越多,或者更確切地說,行動的動機越弱,行動就越消極被動,行動就越少,就越不需要指導原則。這樣,整個軍事藝術就僅僅是小心謹慎,它的主要任務就在於使搖擺不定的均勢不致突然發生對自己不利的變化,使半真半假的戰爭不致變成真正的戰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