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二〇六


  第二十章 牽制性進攻

  就詞的一般涵義來說,所謂牽制性進攻,是指為了使敵人把軍隊調離某一重要地點而對敵人國土進行的進攻。只有當進攻者的主要企圖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不是奪取進攻的那個地方時,這種進攻才是特殊的行動,否則,它仍然是一般的進攻。

  當然,即使如此,牽制性進攻總還必須有一個進攻目標。只有當這個目標具有重要的價值時,才能誘使敵人把他的軍隊調到那裡去;此外,一旦這個行動沒有能起到引誘敵人的作用,那麼,佔領這個目標也是進行這一行動所耗費的力量的一種補償。

  要塞、大倉庫、富庶的大城市(特別是首府)和可以徵收各種軍稅的地區,以及可以得到對本國政府抱有不滿情緒的敵國臣民的支持的地方,都可以作為這種進攻的目標。

  牽制性進攻可能是有利的,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毫無疑問,它並不總是有利的,它甚至往往是有害的。對牽制性進攻的主要要求是,它應使敵人從主要戰區撤出的兵力多於我方用於牽制性進攻的兵力。如果牽制性進攻所吸引的敵人兵力同自己所使用的兵力相等,那麼它就不再是真正的牽制性進攻,而成為一種次要進攻了。甚至由於情況有利,由於有希望用少數兵力取得特大成果( 例如輕而易舉地佔領一個重要的要塞) 而進行的次要的進攻,也不應該算作牽制性進攻。當然,人們通常把一個國家正在抵抗敵國時受到的第三國的進攻也叫做牽制性進攻,但是這種進攻同一般的進攻只是進攻的方向不同,因而沒有理由給它另起一個名稱,在理論上,專門的名稱只應該用來表示專門的事物。

  很明顯,要想用少量的兵力吸引敵人較多的兵力,必須有可以造成這種結果的特殊條件。因此,任意派遣一支部隊到至今沒有駐過軍隊的地點,是不能達到牽制性進攻的目的的。

  如果進攻者派遣一支一千人的小部隊侵入主要戰區以外的敵方某一地區,以便徵收軍稅,那麼當然可以預見到,敵人向那裡派出一千人是不能阻止這一行動的,如果他要確保這一地區不受侵犯,就必須派去更多的兵力。但是,這樣必然會產生一個問題,防禦者是否可以不去保護這一地區,而同樣派出一支一千人的部隊侵入進攻者相應的地區,從而取得平衡呢?因此,如果進攻者想從這種行動中得到利益,他就必須事先肯定,他在敵人的地區比敵人在他自己的地區可以得到更多的東西或者可以造成更大的威脅。如果情況是這樣,那麼兵力很小的牽制性進攻就肯定能吸引敵人較多的兵力。然而,毫無疑問,用以進行牽制性進攻的兵力越大,所能獲得的利益就越小,因為五萬人不僅能夠卓有成效地保衛住一個中等地區不受五萬人的侵犯,甚至能夠抵抗更多的敵人。所以,牽制性進攻的規模較大時,這種利益是很值得懷疑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從中取得一點好處的話,那麼牽制性進攻的規模越大,就越要求有利於牽制性進攻的其他條件起決定性作用。

  對牽制性進攻有利的條件可能是:(1)進攻者派出進行牽制性進攻的軍隊以後,主要進攻仍然沒有受到削弱;(2) 進攻者用牽制性進攻可以威脅防禦者的具有非常重大意義的地點;(3)在受到這種進攻的地區內敵國臣民對本國政府懷有不滿情緒;(4) 受到這種進攻的地區是可以提供大量作戰物資的富饒地區。既然進攻者只有考慮了上述條件,認為有可能取得成果時才能進行牽制性進攻,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進行這種進攻的機會是不多的。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必須指出:每一次牽制性進攻都會給本來沒有戰爭的地區帶來戰爭。因此,牽制性進攻就常常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激起敵方潛在的作戰力量,而且,如果敵人準備用民兵和民眾武裝來進行戰爭的話,這種情況就表現得最為顯著。如果一個地區突然受到敵人軍隊的威脅,並且沒有任何防禦準備,那麼這一地區內所有的力量都會圍繞在有才幹的官員的周圍,提供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非常手段來防止這場災禍,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而且是經驗所充分證明了的。這樣一來,在這裡就會產生新的抵抗力量,而且是一種接近民眾戰爭並且很容易引起民眾戰爭的抵抗力量。

  這是進行任何一次牽制性進攻時都必須注意的問題,不然的話,就會是自掘墳墓。

  英國軍隊1799年對荷蘭北部的軍事行動和1809年對伐耳赫倫島的軍事行動,作為牽制性進攻來看,只是由於這些軍隊不能用於其他地方,因而還可以說是正確的。然而毫無疑問,英國人的這一行動使法國人的抵抗力量增加了,而且,在法國本土的任何登陸都會引起這種後果。威脅法國的海岸當然能給進攻者帶來很大的利益,因為這樣就能牽制法軍防守海岸的很大一部分兵力,至於用很大的兵力在法國登陸,只有當人們能指望得到一個反對本國政府的地區的支援時,才是可行的。

  戰爭中進行大規模決戰的可能性越小,牽制性進攻就越是可行,當然可以從中取得的利益也就越小。牽制性進攻只是一種可以促使駐止的部隊運動的手段。

  牽制性進攻的實施(1)牽制性進攻可以是一次真正的進攻,在這種場合,實施中除了大膽和迅速以外沒有什麼其他的特點。

  (2) 但是,牽制性進攻也可以只造成將要進攻的假像而不真正進攻,在這種場合,牽制性進攻同時就是佯動。至於這時應該使用哪些特殊手段,只有熟悉情況和人員特點的機靈的人才能提出。這時,必然會引起兵力的極大分散,這是事物的性質決定的。

  (3)如果兵力不是十分小,並且退路被限制在一定的地點上,那麼建立一支支援這一行動的預備隊,是實施這一行動的一個重要條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