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
說明 |
|
我認為,已經謄寫清楚的前六篇,只是一些還相當不象樣子的素材,還必須重新改寫。改寫時,要使人在全書到處都能清楚地看到兩種不同的戰爭,只有這樣,一切思想才會獲得更精確的含義、更明確的內容和更具體的運用。這兩種不同的戰爭是: 以打垮敵人為目的的戰爭〈這可以是在政治上消滅敵人,或者只是使敵人無力抵抗,以迫使敵人簽訂任何一個和約) 和僅僅以佔領敵國邊境的一些地區為目的的戰爭( 這可以是為了佔有這些地區,也可以是把這些地區作為在簽訂和約時的有用的交換手段〉。當然,在這兩種戰爭之間必然有一些過渡性的戰爭,但是這兩種戰爭的完全不同的特點必然貫穿在一切方面,其中互不相容的部分也必然會區分出來。 除了指出上述那種在戰爭中實際存在的差別以外,還必須明確地肯定這種實際上同樣是必不可少的觀點: 戰爭無非是國家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到處都堅持這個觀點,我們的研究就會一致,一切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解決。雖然這個觀點主要在第八篇中才發生作用,但在第一篇中必須透徹地加以闡明,而且在改寫前六篇時也要發揮作用。對前六篇作這樣的修改,將會剔除書中的一些糟柏,彌補一些漏洞,而且可以把一般,性的東西歸納成比較明確的思想和形式。 第七篇《進攻》( 各章的草稿已經寫好〉應該看作是第六篇的對照和補充,並且應該根據上述更明確的觀點立即進行修改。這樣,這一篇在以後就可以不必再修改了,甚至可以作為改寫前六篇的標準。 第八篇《戰爭計劃》( 即對組織整個戰爭的總的論述〉的許多章節已經草擬出來了。嚴但這些章節甚至還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素材,而僅僅是對大量材料進行了粗略的加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工作中明確重點之所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我想在完成第七篇以後,立即動手修改第八篇,修改中主要是貫徹上述兩個觀點,並且簡化一切材料,但同時也要使它們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我希望,這一篇能夠澄清某些戰略家和政治家頭腦中的模糊觀念,而且至少要向他們指出,問題的關鍵何在,以及在一次戰爭中到底應該考慮什麼問題。 如果在修改第八篇的過程中能使我的思想更加明確,能恰當地確定戰爭的重大特徵,那麼以後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把這種精神帶到前六篇中去,讓戰爭的這些特徵在那裡也到處閃閃發光。只有到這個時候,我才著手改寫前六篇。 假使我過早去世,因而中斷了這項工作,那麼現有的一切東西當然只能叫做一堆不象樣子的思想材料了。它們將會不斷地遭到誤解和任意的批評。在這些問題上,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提筆想到的東西都是很完美的,已經可以寫下來發表了,並且認為它們就象二乘二等於四一樣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他們也象我一樣花費這麼多精力,長年累月地思考這些問題,並且經常把它們同戰史進行對比,那麼他們在進行批評時,當然就會比較慎重了。 儘管這部著作沒有完成,我仍然相信,一個沒有偏見、渴望真理和追求信念的讀者,在讀前六篇時也不會看不見那些經過多年的思考和對戰爭的熱心研究所獲得的果實的,而且或許還會在書中發現一些可能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1827年7 月10日于柏林除了上面的《說明》以外,在作者的遺稿中還有下面一篇未完成的文章,這篇文章看來是他在晚年寫的 在我死後人們將會發現的這些論述大規模戰爭的手稿,像目前這個樣子,只能看作是對那些用以建立大規模戰爭的理論的材料的搜集。其中大部分我是不滿意的。而且第六篇還只能看作是一種嘗試,我準備對這篇進行徹底改寫並另找論述的方法。 但是在這些材料中一再強調的主要問題,我認為對考察戰爭來說是正確的。這些問題是我經常面對實際生活,回憶自己從經驗中和同一些優秀軍人的交往中得到的教益而進行多方面思考的結果。 第七篇是談進攻,其中談到的問題只是倉卒地寫下來的。第八篇談戰爭計劃,我打算在這篇中特別闡述一下戰爭的政治方面和有關人的方面。 我認為第一篇第一章是全書唯一已經完成的一章。這一章至少可以指出我在全書到處都要遵循的方向。 研究大規模戰爭的理論〈或稱戰略〉是有特殊的困難的。可以說,只有很少數的人對其中的各種問題有清楚的觀念,即瞭解其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繫。在行動中大多數人是單單以迅速的判斷為根據的,而判斷有的很正確,有的就不那麼正確,這是因為人們的才能有高低之分。 所有偉大的統帥就是這樣行動的,他們的偉大和天才,一部分也就表現為他們的判斷總是正確的。因此,在行動中人們將永遠依靠判斷,而且單靠判斷也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不是親自行動,而是在討論中說服別人,那就必須有明確的觀念並指出事物的內在聯繫由於人們還很缺乏這方面的素養,所以大部分的討論只是一些沒有根據的爭執,結果不是每個人都各持己見,就是為了顧全對方而和解,走上毫無價值的折衷的道路。 在這些問題上有明確的觀念並不是沒有用處的。而且人的思想一般說來都傾向於要求明確性和要求找到事物的必然聯繫。 為軍事藝術建立這樣的理論是非常困難的,人們在這方面所作的許多糟糕的嘗試,使大多數人得出結論說,建立這樣的理論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裡研究的是固定的法則不能加以概括的東西。如果不是有很多毫無困難就可以弄清楚的原則的話,我們或許會同意這種看法,並放棄建立理論的任何嘗試。這些原則是: 防禦帶有消極目的,但卻是強而有力的作戰形式,進攻帶有積極目的,但卻是比較弱的作戰形式,大的勝利同時決定著小的勝利;因此戰略的效果可以歸結到某些重心上;佯動是比真正的進攻較弱的一種兵力運用,因此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採用; 勝利不僅是指佔領地區,而且也指破壞軍隊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後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在會戰勝利後的追擊中才能實現,經過戰鬥取得的勝利的效果總是最大的,因此從一個戰線和方向突然轉移到另一個戰線和方向,只能看作是一種不得已的下策;只有在具有全面優勢或者在交通線和退卻線方面比敵人佔優勢時才能考慮迂回;同樣,只有在上述情況下才能佔領側面陣地;進攻力量在前進過程中將逐漸削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