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風雲 | 上頁 下頁 |
二〇六 |
|
重心 克勞塞維茲說:「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條原則,即如果我們要通過戰勝其中之一而戰勝全部敵人,那麼就必需以打敗這個敵人作為戰爭的目標,因為在這個敵人身上我們打擊的是整個戰爭的共同重心。」 進攻俄國,目的是控制地球上具有無限人力和自然資源的廣大中心地帶,這是對重心的真正打擊。 許多似是而非的議論認為,英國是「真正的」重心,因為它能夠組織另一個聯盟來與德國對抗。這是頭腦裡擺脫不開拿破崙式類比法的人寫的東西。一九四一年春,英國處於中立狀態,事實上是離開了戰爭,頂多進行些小規模的空襲干擾。它不再統治海洋了。日本和美國都超過了它。它們還沒有成為德國的緊迫問題,當然將來總有一天德國要和美國算帳。 既然英國在軍事上已經不行了,為什麼它還不投降?顯然,因為它希望蘇聯,或者美國,或者兩國同時對其進行援助。美國相距很遠,而且幾乎還沒有武裝起來。而俄國呢,則正在很快地重新武裝,並且就在我們的邊境,公開地威脅著德國在普洛耶什蒂的生命線。的確,它以俄國人外交上慣用的粗魯方式,給我們小麥和石油,企圖撫慰我們;但是它拿回去的卻是機器,用來武裝自己對付我們。長時間地用這種方式依靠一個斯大林,是無法忍受的。 我們對世界帝國的要求,總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德國比它的兩個對手:蘇聯和美國,小得多。它的優點,只在於目標一致,紀律嚴格,和希特勒強有力的領導。到一九四一年,很明顯,弗蘭克林·羅斯福打算等他的工業一轉向戰爭體制就開戰,哄騙他的不情願的國民跟著他走;同樣明顯,斯大林卻只找一個保險的膽小辦法,在普洛耶什蒂把德國的喉管割斷。六月二十二日前夜,希特勒在一封給墨索里尼的坦率而雄辯的信裡,把這一情況說得很清楚:「蘇聯和英國,都對這個……被長期戰爭壓垮的歐洲……感興趣,……在這兩國的背後站著美國,慫恿它們往前……因此,我長期地苦苦思索之後,最後決定,在繩索沒有拉緊之前就把它割斷。」巴巴羅沙是否正確?「希特勒應該先打垮英國。」這種議論沒有現實基礎。 希特勒下定決心,要到不論什麼地方奪取他的國家所需要的土地和資源,這方面很象愷撒。而他對一個和平的世界新秩序又有豐富的想像力,這一點,他又象亞歷山大。但是他的戰略,卻是拿破崙式的,因為象拿破崙一樣,他的中心問題也是處於敵人的包圍之中。拿破崙的解決方法是使用速度、力量、突擊,在攻擊點上高度集中兵力,以便把他的敵人各個擊破。希特勒就是這樣做的。他對宏偉的戰略倒是目光敏銳的,然而帶點兒冒險性;但他對戰術行動的完全外行的干預,以及他在緊要關頭缺乏軍人的才幹,卻是毀滅性的。 一九四〇年五月,在戰敗了法國,把解除武裝的殘餘英軍趕出歐洲大陸的時候,他只調了二十四個師到東線去對付紅軍二百多個師。這是一場奇妙的賭博,然而也是一場有眼光的賭博。有可能去拿下柏林的斯大林,卻表示出特別樂意讓德國去毀滅法國,而他自己則在波羅的海和巴爾幹半島搶奪土地。 到一九四一年,蘇聯變得更強了。它挺進到距離普洛耶什蒂一百英里的地方,取得了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它在正對著德國和被德國征服的波蘭領土的邊境,集結了三百多萬兵士。它要求在達達尼爾海峽,在保加利亞,在芬蘭自由行動。這些要求,是莫洛托夫在一九四〇年十一月提出來的,終於使希特勒忍無可忍。 希特勒覺得,他真正只有三種選擇。他或者自殺,讓德國人民自己去交涉投降;或者殺過海峽去,進行一次壓服英國的不會有結果的嘗試,同時讓自己的後背受到來自東方的背信棄義的襲擊;或者撇開被打垮的無用的英國,趁自己力量最強的時候,以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來實現自己的整個歷史目標。巴巴羅沙就是解決的方法:即一條戰線的拿破崙式的衝擊,而不是開展真正的兩條戰線的戰爭。 未來沒有偏見的歷史學家,決不可能因為轉向東方而責怪希特勒。從一開始他就是孤注一擲。由於一連串的錯誤行動和倒黴事件,由於歷史的偶然,他當時遇到的對手是一個冷酷的、以同樣材料構成的、蜘蛛般狡黠的天才弗蘭克林·羅斯福,因而他精心計劃的冒險失敗了。 羅斯福的角色 一九四一年羅斯福的主要問題是時間。他處於暫時的劣勢,而他的對手則是最強的時候。這位美國總統的弱點在於內外兩方面。德國人在他們的領袖後面團結一致,而美國人卻是一盤散沙,被羅斯福的高傲和不可靠弄得不知所措,惶惶不安。希特勒掌握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部隊,正處在力量和戰鬥狀態的頂點;而羅斯福既沒有陸軍,也沒有空軍,只有分散的缺乏訓練的海軍。那麼,這位美國總統怎麼能把重擔往肩上挑呢? 然而他卻挑起來了。他最善於在劣勢中施展計謀,他的總統職位就是坐在輪椅裡贏得的。 他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強丘吉爾的力量。只有丘吉爾,這個對希特勒懷有無比仇恨的業餘軍事冒險家,才能使英國繼續作戰。丘吉爾,就象他在回憶錄中所說的那樣,既當陸軍將軍,又當海軍將軍,幹得很出色。然而,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帝國卻越來越糟。擺脫這位說大話的首相,選舉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和德國講和,是英國一個自救機會。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就無法想像現在的世界地圖是什麼樣子了。 但是大英帝國這塊粉紅色的地區仍然遍佈地球。羅斯福的《租借法案》這著妙計,使丘吉爾保持了力量。一九四一年,美國人給英國人的東西極少。然而《租借法案》給了這個勇敢的戰敗的民族以希望,而戰爭就是靠希望來進行的。 希望也是弗蘭克林·羅斯福在一九四一年送到蘇聯去的主要物品,當然到十一月、十二月時供應物資開始逐漸運去。斯大林瞭解美國的巨大工業潛力。這種瞭解,以及羅斯福答應援助的諾言,支持他去戰鬥。他懂得,既然羅斯福決不肯使許多美國人為救助蘇聯而流血犧牲,他也許會把各種武器全都給俄國人,利用斯拉夫人的勇敢和自我犧牲精神,去為美國人爭取世界霸權而戰鬥。 護航的決定 羅斯福對世界事務巧妙、嚇人的奸詐本能,從來沒有象他在大西洋護航問題的做法上那麼好地表現過。 大多數美國人在一九四一年五月間對歐洲戰爭是漠不關心的。那些最穩重的人反對插手。羅斯福給他們找到了一個很不好聽的名字:「孤立主義者」。然而,在他周圍,那些拍馬屁的人不斷地催促他開始為到英國去的美國輪船護航。的確,把美國的糧食和武器裝到英國輪船上,然後讓它們沉到海底去,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羅斯福固執地拒絕進行護航。他已經得到情報,知道要進攻俄國。事實上,除了斯大林全世界好象都知道這件事,羅斯福當然不願插手。他知道大量的德國人不可避免地要被殺死。這個前景使他心裡十分激動。 但是在大西洋上爆發一場戰爭,可能使巴巴羅沙停止進行。直到六月二十二日黎明,希特勒都可能取消命令。德國參謀部會如釋重負地來執行這道從巴巴羅沙撤下來的命令。 弗蘭克林·羅斯福懂得一個當時很多政治家不能理解的道理——就是希特勒歸根到底也得依靠公眾的意見。德國人在他後面團結起來,準備作出一切犧牲,但是他們並不打算馬馬虎虎地去自殺。與美國開戰的消息會使德國軍隊喪失士氣,無法向俄國進軍。德國公眾不瞭解美國的軍事弱點。儘管有戈培爾的宣傳,可他們記得上一次大戰就是由於美國參戰才打敗的。 羅斯福準備與德國打仗,他熱切地要求打,但是得等到我們和斯大林的一大群暴徒搞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所以他拿定了主意,不聽顧問們的話,兜來繞去地避開新聞記者對護航問題的刺探。對護航遲遲不作決定是他確保德國和俄國之間開戰的一個辦法。他就是這樣幹的。他使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感到迷惘而沮喪,甚至他的妻子也不例外。但是在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轉向東方的時候,他達到了他可怕的目的。 英譯者按:隆對巴巴羅沙的辯護是不尋常的;大多數其他德國軍事作家都譴責它是兩條戰線作戰的致命開端。看來隆似乎是參與了這個行動的策劃工作,要不就是參謀部送呈的計劃,正好與他在最高統帥部所作的研究相吻合。每一個人都珍惜自己的思想,軍人更是如此。 關於普洛耶什蒂油田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一論點,在許多別的軍事歷史中並不強調。早在一九四〇年七月,希特勒就計劃進攻俄國。當時互不侵犯條約才簽了一年,斯大林還一本正經地把大量戰爭物資,包括石油,運到德國去。希特勒的行為看起來倒像是有點不守信用,如果在這兩個大兇犯之間還有信用可講的話。在德國著作中一般替自己開脫的說法是,蘇聯軍隊的部署表明了斯大林的進攻意圖,而希特勒不過是比他先下手而已。但是大多數德國歷史家現在承認,俄 國人的部署是防禦性的。希特勒始終把進攻俄國以便取得Leben-sraum①看作是他的主要政策。所以很自然地,他會在一九四〇年七月就開始策劃,當時他的強大的陸軍力量正處在最高峰,而且沒有別的地方可去。這就是全景,石油供應問題也許只是一個細節。然而無論如何,隆的議論說明了希特勒的問題。 ①德語:生存空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