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追憶似水年華 | 上頁 下頁 |
二六八 |
|
在我身上取代貝戈特的那個作家,不是以事物之間的缺乏聯繫,而是以事物關係的新奇和嚴密使我感到不耐煩。我不習慣這種結構,有的地方讀來讀去總感到讀不下去,每次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此外,如果一千次中能有一次跟上作家的思路,把他的句子讀完,我就能感受到一種詼諧、真實和魅力,跟我從前讀貝戈特的作品產生的感覺一模一樣,但更有滋味。我思忖,不久前是貝戈特讓我看到了煥然一新的世界,現在,我期待著他的繼承者向我展現一個更新的世界。因此,我尋思,我們向來認為藝術仍停留在荷馬時代,而科學卻從沒有停止發展,這種把藝術和科學隔裂的看法究竟有沒有道理。也許,在這一點上藝術和科學十分相似。我認為,每一個標新立異的新作家總比他的前輩有所發展。誰能對我說,二十年後,當我能毫不費力地跟上當今這位新作家的思路的時候,不會出現另一個作家,而當今這個作家不會跑去同貝戈特會合呢? 我同貝戈特談了這個新作家。他的話使我對新作家產生了反感,倒不是因為他使我相信這個作家藝術如何粗陋、淺薄和空洞,而是因為他說他看見他和布洛克長得很象,簡直難分真假。從此,這個作家的書頁上都映著這個形象,我不再認為應該強迫自己去努力理解他的句子了。貝戈特在我面前說他的壞話,我認為與其說是出於對他的成功的妒嫉,毋寧說是因為對他的作品一無所知。他幾乎什麼書也不讀。他的思想大部分已從他的大腦轉入他的書中。他消瘦了,仿佛動過手術,把他那些書割掉了似的。他的創作已本能地枯竭了,因為他所想的幾乎全部創作出來了。他和康復中的病人及產婦一樣,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他那雙漂亮的眸子變得凝滯,微微有些眼花,就象一個躺在海邊的人,在朦朧的幻想中,凝望著每一個細小的波紋。況且,如果說我不再象過去那樣樂意同他交談,我也並不覺得內疚。他是一個安於習慣的人,無論是簡樸的,還是奢侈的,只要一養成,在一段時間內就成為他的必需。我不知道地第一次到我家來是為了什麼,可以後他每天來是因為他頭天來了。他來我家,如同他去咖啡館一樣,是為了別人不同他說話,為了他能夠——偶爾一次——同別人說話,因此,如果有人想推斷他每天到我家來的原因,怎麼也不會看到他對我們的憂慮有同情心,或對同我交談感興趣。但是,他常來我家對我母親卻不是無關緊要的,我母親對任何可能被看作對她的病人表示敬意的行為都要感動一番。她天天對我說:「可別忘了好好謝謝他呀。」 戈達爾太太也來看望我們了。這是女人特有的關懷,是對她丈夫來我家出診的無償補充,就象一個畫家的妻子在擺姿勢的間隙給我們端來點心一樣。她來向我們推薦她的「侍女」;要是我們喜歡請男人護理,她就去「四處奔波」;看到我們拒絕,她對我們說,她希望這至少不是我們的「推託」。推託一詞在她那個圈子裡是指不接受邀請的藉口。她向我們保證,教授在家從不說他的病人,可他憂心忡忡,滿面愁容,就好象是她生了病。以後我們會知道,即使戈達爾大夫為妻子生病擔憂是真的,但作為一個對妻子最不忠實,但最感恩戴德的丈夫,這樣做既嫌不夠,又嫌過分。 盧森堡大公的法定繼承人也給了我同樣有用的幫助,而且方式更令人感動(是最傑出的智慧、最高尚的心靈和最罕見的表達能力的混合物)。我是在巴爾貝克同他相識的,他來看望他的一個嬸嬸盧森堡親王夫人。那時候他只不過是納索伯爵。幾個月後他和另一個盧森堡親王夫人的女兒,一位迷人而且十分富有的小姐結了婚,因為她是一位經營大麵粉企業的親王的獨生女。緊接著,那位膝下無子女,對納索侄兒不勝寵愛的盧森堡大公提請下議院認可納索伯爵為大公的法定繼承人。就象所有這一類婚姻一樣,財產既是障礙,又是動因。在我的記憶中,納索伯爵是我遇見的年輕人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他和未婚妻的愛情既暗淡又燦爛,那時候,他被他對未婚妻的愛折磨得心緒不寧。在我外祖母生病期間,他不斷給我寫信,我深受感動,媽媽也很激動,她悲傷地用了她母親的一句話:連塞維尼夫人也沒有他說得好。 第六天,媽媽實在拗不過外祖母,只好離開她一會兒,假裝去休息。為了使我外祖母能睡著,我要弗朗索瓦絲呆著別動。她不顧我的哀求,還是離開了房間。她愛我的外祖母;她有敏銳的洞察力,悲觀地認為我外祖母沒救了。因此,她想盡可能把她照顧好。但是,剛才她聽說電工來了。這位電工在他那家店裡算得上老資格了,是老闆的連襟,多年來,一直給我們這幢房子修電燈,大家都很尊重他,尤其是絮比安。在外祖母生病前,弗朗索瓦絲就同他約好了。要是我,我就讓他回去,或叫他等一等。可是弗朗索瓦絲的禮節不允許她這樣做,她認為這樣做不禮貌,對不起這個好人。因此,她就只好撂開外祖母了。一刻鐘後,當我怒氣衝衝地到廚房去找她時,看見她正在側梯的「平臺」上和那個電工聊天。樓梯上的門敞開著,這樣做有利也有弊,如果我們家的人來了,他們可以裝作正要分手的樣子,可是從敞開的門裡進來的穿堂風可是夠人受的。於是,弗朗索瓦絲趕緊離開電工,一面還大聲問候他的妻子和內兄,剛才她忘記說了。講禮貌是貢佈雷的一大特點,弗朗索瓦絲甚至把它用進外交中了。那些傻瓜們認為,豐富多采的社會現象為人們提供了深入研究人類靈魂的好機會,其實他們應該懂得,只有深入研究一個人,才有可能瞭解這些現象。弗朗索瓦絲曾不厭其煩地對貢佈雷的園丁說,戰爭是最瘋狂的罪惡,什麼也比不上生存的重要。然而,當俄日戰爭爆發後,她看見法國沒有參戰,沒有幫助「可憐的俄國人」(「既然同他們是盟友」,她說),就覺得對俄國沙皇過意不去。她認為我們這樣做,是對尼古拉二世的失禮,因為他「對我們從來只說好話」。遵照同一個禮儀準則,絮比安請她喝酒時,她從不拒絕,雖然她知道這杯酒會「引起消化不良」;同樣,在我外祖母垂危時刻,她認為她不能不去向那個白跑了一趟的心地善良的電工道歉,否則,就象法國對日本保持中立那樣,會落個不誠實、不守信的罪名。 弗朗索瓦絲的女兒要離開好幾個星期,這樣快就擺脫了她,這對我們是件大好事。在貢佈雷,如果有人生病,人們總要給病人親屬一番勸告:「你們也不設法帶病人出去走一走,換換空氣,恢復一下食欲,等等」,弗朗索瓦絲的女兒不僅重複這些陳詞濫調,而且還憑空想出了一個幾乎是獨一無二的見解,她每次看見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好象要強迫別人相信似的:「她應當一開始就徹底治一治。」她主張什麼樣的治療方法都可以採用,只要能徹底治病就行。至於弗朗索瓦絲,她看見我們給外祖母用藥很少,一方面感到很高興,因為她認為藥物對胃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更覺得丟臉。她有一個遠房親戚住在南方,比較富裕。他們的女兒青春少年就病魔纏身,二十三歲便玉殞香消。在她生病的那幾年中,她父母幾乎傾家蕩產為她買藥,給她請各種醫生,把她送往一個又一個溫泉「治療地」,直到她最後死去。然而,弗朗索瓦絲認為,這對她的親戚猶如一種奢侈品,就好象他們有過幾匹賽馬和一座城堡。他們雖然為失去愛女而心痛欲裂,但他們也為給她治病不惜錢財而感到光榮。他們現在囊空如洗,尤其是失去了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掌上明珠,但他們總愛在人前誇耀說,他們為她做了一切,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只能做到這樣,甚至不如他們。最使他們得意的是,他們可憐的女兒一連幾個月,每天照好幾次紫外線。父親在悲痛中感到幾分光榮和自豪,有時竟然把他的愛女比做巴黎歌劇院的一顆明星,為她傾盡了全部家產。弗朗索瓦絲對這些盡心盡力的表演不會無動於衷。她覺得,我們為外祖母治病不大盡心,只適合在外省一個小舞臺上表演。有一段時間,尿毒癥使我外祖母出現了視覺障礙,連續幾天什麼也看不見。她的眼睛看上去絲毫不像是瞎子的眼睛,還是原來那個樣子。當有人進來時,我看見她笑得很古怪,才明白她看不見了。一有人開門,她就開始微笑,一直笑到我們握住她的手向她問候時才收住。這個微笑開始得太早,然後凝固在唇際,一成不變,但總是對著門口,努力讓四面八方都能看見,因為它不再有視力幫它起調節作用,為它指明時刻、方向和目標,使它隨來人的位置和表情的變化而變化;因為它孤孤單單,形單影隻,沒有眼睛的微笑為它分散一些來人的注意力,因而在不自然中顯得過分裝腔作勢,使人感到親切得有點過頭。不久視力恢復了,遊移不定的病痛從眼睛轉到耳朵。我外祖母耳聾了幾天。她怕有人會突然進來,而她卻聽不見,於是,她隨時(儘管臉朝著牆壁)都會突然把頭轉向門口。可她的脖子轉動很不靈活,因為培養用眼睛聽聲音(且不說看聲音)的習慣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最後痛苦減輕了,但講話的障礙卻有增無已。外祖母每說一句話,我們幾乎都要叫她重複一遍。 現在,外祖母感覺到大家聽不懂她的話了,乾脆一句話也不說,靜靜地躺著。當她看見我時,她就象突然沒了空氣似地身子猛地一顫,她想同我說話,但只吐出幾個不清楚的音。於是她無可奈何地把頭重新落到枕頭上,疲憊地躺在床上,猶如大理石般嚴肅、冷漠,兩隻手一動不動地貼在床單上,或者機械地做著一個動作,像是在用手帕擦指頭。她不想思考。接著,她開始經常煩躁不安。她老想起床。但是我們儘量不讓她起來,怕她發現自己已經癱瘓。有一天,我們讓她一個人呆了一會兒,我發現她穿著睡衣站在窗口,想打開窗子。 在巴爾貝克時,有一天人們救了一個不願意被人救的投水自盡的寡婦,寡婦對我說(也許是為一種預感所驅使,有時候,我們能從自身神秘莫測的、但似乎能反映未來的器官生活中得到預感),她沒見過象這樣殘酷的事,一個走投無路的女人想死,卻不讓她死,偏要她繼續遭受痛苦的煎熬。 我們急忙上前扶外祖母,她同我母親進行了一場近乎粗暴的搏鬥,最後敗下陣來,被強行按在安樂椅上。她已沒有願望,也沒有遺憾,她的臉又變得沒有表情了。她開始仔細地把皮大衣掉在她睡衣上的毛毛一根根地撚掉。這件大衣是我們剛才手忙腳亂地給她披上的。 她的眼神完全變了,時常充滿憂愁、哀怨和驚慌,再不是從前的樣子了,而是一個說話顛三倒四的老嫗所特有的那種無精打采的眼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