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源氏物語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一回 少女(9) |
|
朱雀院和道: 「遙隔九重居別院, 報春鶯囀也能聞。」 源氏之弟,稱為帥親王的,現任兵部卿,向冷泉帝敬酒,亦獻詩雲: 「笛聲嘹亮今猶昔, 鶯囀悠揚不改音。」① 吟時聲音清楚宏亮,顯見用心誠懇,甚是可喜。冷泉帝答道: 「林鶯飛囀如懷舊, 恐是春花色已衰?」② 此次吟詩,大約不是朝廷公式,乃家庭之事,故唱和之人不多。但也許是作者當時忘記記錄了。 奏樂之處甚遠,不易聽得清楚。皇上便命取過各種樂器來。於是兵部卿親王彈琵琶,內大臣彈和琴,將箏奉呈朱雀院。七弦琴照例賜與太政大臣。諸人都是蓋世無雙的名手,各盡所能,合奏妙曲,美不可言。許多善於唱歌的殿上人隨侍在側,他們便歌唱催馬樂《安名尊》③,其次又歌唱《櫻人》④。月亮朦朧地出現,中島一帶地方都點起篝火來。行幸之遊告終了。 ①意思是說現代之隆盛不亞於前代。是頌揚。 ②意思是說現代不及前代。是謙遜。 ③催馬樂《安名尊》詞雲:「猗歟美哉,今日尊貴!古之今日,未有其例。猗歟美哉,今日尊貴!」此乃宴會讚歌。「安名」是讚歎之詞。 ④催馬樂《櫻人》見上卷第402頁注。 ⑤朱雀院之母。 夜色已深,但冷泉帝回駕,道經前弘徽殿太后⑤宮邸時,覺得未便過門不入,便進去訪問。源氏大政大臣奉陪。太后大喜,立刻出來相見。源氏看見太后的樣子老得厲害,便憶起了已故的藤壺母后。他想:「世間原有這等長壽之人,那麼藤壺母后早死真可惜了!」太后對冷泉帝說:「我年紀這麼大,萬事都忘記了。今天御駕光降,感激之餘,我才回想起了桐壺帝當年的舊事。」冷泉帝答道:「自從父皇母后棄養以來,我對春花秋月,亦無心欣賞。今天得見太后,心中始覺歡慰。改日再來問候。」源氏太政大臣也講了應有的話,最後說:「以後再來請安。」太后看見源氏匆匆回駕時儀仗之盛大,胸中不免警惕。她想:「他回思往日之事①,不知作何感想。原來他命中註定有獨攬朝綱之權威,是動搖不得的啊!」她深悔昔日之事。她的妹妹尚侍朧月夜,閒時也常追思往事,感慨甚多。直到現在,每逢適當機會,還時常和源氏通信。太后常常向冷泉帝奏訴不平,例如對朝廷頒賜年俸、年爵有所不滿,或其他種種事情不能稱心,此時她就痛恨自己老而不死,以致見此淒涼晚景,便希望回復從前盛時,對萬事都覺得討厭。原來這太后年紀越大,牢騷越多。朱雀院也難於應付,不勝其苦。 ①這太后曾妒恨源氏之母桐壺更衣,又曾迫使源氏流寓須磨。 夕霧這一天所作的詩甚好,考取了進士。此次考試,題目極難。所選的十個學生雖然都是積有長年修養的賢才,但及第者只有三人。秋天京官任免之時,夕霧晉升為五位,當了侍從。他對雲居雁始終不能忘懷。但內大臣防範極嚴,使他一籌莫展。他也不強求會面,只是巧覓機會,互通音信而已。真是一對可憐的情人啊! 且說源氏太政大臣發心營造一所清靜的宅院。他的主意是:既然要造,不如造得大些,講究些,好讓散居各處而難得見面的人,尤其是僻處山鄉的明石姬等,大家集中在一起。於是在六條地方,即六條妃子舊邸一帶,選定一塊地皮,劃分四區,大興土木。明年是紫姬的父親式部卿親王五十大慶,紫姬正在準備祝壽之事。源氏也認為此事不可簡慢,應該及早籌辦。既然要祝壽,不如在新邸舉行,更為體面。便命趕緊動工,務求克日完成。 臘盡春回之後,營造及祝壽的籌備越發加緊。安排法會後的賀宴,選定樂人與舞手等事,皆由源氏親自操心。經卷與佛像、舉行法會時所需的裝束,以及犒賞品等,皆由紫姬用心準備。住在東院的花散裡也分擔一部分工作。紫姬與花散裡交情親密,兩人和睦共處,歡笑度日。 這大規模的籌備,轟動全國,式部卿親王也聞知了。他想:「近年來源氏對世人普遍照拂,惟有對我家漠不關心,萬事冷酷無情。對於我的下屬,也都毫無恩惠。想是為了他流寓須磨時我不曾寄與同情,因而懷恨於我吧。」他覺得抱歉,又覺得可恨。但念源氏在許多妻妾之中,特別寵愛他的女兒,使他享受令人妒羨的幸運,他家雖未直接受到恩惠,也覺很有面子。現在為了替他祝壽,又如此盛大排場,轟動全國,真是晚年意外的榮幸,他心中十分歡喜。但他的夫人只管心懷怨恨,悶悶不樂。想是為了她的親生女兒當年想入宮當女禦,而源氏未予提拔①,因而更增怨恨吧。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