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源氏物語 | 上頁 下頁 |
第十三回 明石(2) |
|
良清莫名其妙,心中想道:「在這猛烈的風波中,他怎麼會發心乘船來訪呢?」便上船與明石道人相見。道人言道:「以前,上巳日之夜,我夢見一個異樣的人,叮囑我來此相訪。起初我不相信,後來再度夢見此人,對我說:『到了本月十三日,你自會看到靈驗。快準備船隻!那天風雨停息了,你必須前往須磨。』於是我試備船隻,靜候日期來到。後來果然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在外國朝廷,相信靈夢而賴以治國的前例甚多②。因此之故,即使貴處不信此事,我亦當遵守夢中所示日期,乘船前來奉告。豈知今天果然刮起一股奇風,安抵此浦,與夢中神靈所示完全相符。我想貴處或許也有預兆,亦未可知。敢煩以此轉達公子,唐突之處,不勝惶恐。」 ①即良清。 ②指殷王武丁。武丁三年不言,政治決於塚宰。後以夢求得傅說,以為相,國大治。 良清回來,將此情悄悄稟告源氏公子。公子左思右想,覺得夢境與現實,都是不可思議之事,都是顯然的神諭。他把過去未來之事考慮一番之後,想道:「我倘一味顧慮今後世人的誹議,而辜負神明真心的佑護,則世人對我的譏笑,恐將更甚於目前。辜負現世人的好意,尚且於心不安,何況神意。我已身受種種悲慘教訓,現在應當聽從這個年長位尊、德隆望重之人,遵照他的指示;古人有言:『退則無咎』,我實在已被逼得瀕於死亡,身受了世無其例的苦楚。今後即使不顧身後浮名,也無甚大礙了。況且夢中亦曾受父皇教諭,命我離去此地。我還有什麼疑慮呢?」他下決心之後,便命答覆明石道人:「我身飄泊來此異鄉,身受莫大苦楚,而京都並無一人前來慰問。惟有仰望縹緲行空的日月光華,視為故鄉之親友。今天想不到『好風吹送釣舟來』①。你那明石浦上可有容我隱遁之處?」明石道人歡喜無限,感激不盡。 隨從人等便向公子勸請:「無論如何,請在天明以前上船。」源氏公子照例只帶親信四五人,登舟出發。和來時一樣又是一陣奇風,輕舟飛也似地到達了明石浦。須磨與明石近在咫尺,本來就片時可到,而今天特別迅速,竟象神風吹將過去似的。 明石的海邊氣象,的確和別處不同。只是來往行人太多,不稱源氏公子之心。明石道人的領地甚多,有的在海邊,有的在山腳上。海岸各處建有茅屋,可助四時遊眺佳興。適於冥想來世的山腳水邊,建有莊嚴的佛堂,可供修行三昧②。為今世生活,則有良田沃土,秋收稻穀;為晚年安樂,則有倉廩無數,積蓄豐富。一年四季,都有種種設備,可以安樂度日。為防近日的海嘯,此時女眷均已遷居山邊內宅中,源氏公子可在這海濱的本邸中從容息足。 ①古歌:「淚眼未晴逢喜訊,好風吹送釣舟來。」見《後撰集》。 ②三昧是佛教用語,意思是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 源氏公子舍舟登陸,改乘車子的時候,正值朝日初升。明石道人在陽光之下望見源氏公子的神態,竟忘記了自身年老,似覺壽命延長了,笑容滿面,只管合掌禮拜住吉明神。他仿佛獲得了一顆夜明珠,當然盡心竭力地關心照拂源氏公子了。 此地風景之優美,自不必說。這邸宅的構造也很有趣致:庭院裡的花木和假山,海裡導入的泉水,佈置都很巧妙。如果要畫下來,缺乏修養的畫家還畫不象呢。這裡與數月來須磨浦的住屋相比,明爽可愛得多。室內裝飾也盡善盡美。其富麗堂皇,與京中高貴之家無異。不但如此,其絢煥燦爛,竟勝於京中邸宅。 源氏公子在這邸內靜息一會之後,就寫信給京中諸人。紫姬派來的使者,途中受盡了狂風暴雨的威脅,到此又逢雷雨襲擊,滿懷憂慮,吞聲飲泣地留在須磨。源氏公子召喚他來此,賞賜他額外豐富的物品,遣他回京。托他帶信去,把近來種種情狀詳細告知親信的祈禱師及一切知己。對師姑藤壺皇后,又敘述最近因夢而免於危難的奇跡。對紫姬那封哀怨的來書的回信,他不能順利地寫下去,寫了數行,便放筆拭淚。看了這模樣,可知畢竟與對他人不同。信中有雲:「我身歷盡種種艱辛,常思舍此濁世,出家為僧。但因你臨別吟詠『對此菱花即慰心』時的面影,常常閃現在我眼前,永無消失之時,則我又安能決然舍去?每念及此,便覺此間種種苦痛,都不足道了。正是: 漸行漸遠皆荒渚, 從此思君路更遙。 一切都象做夢,永無醒時,茫然執筆作書,胸中愁恨不知多少也!」這信寫得很零亂,但在旁人看來非常美觀。他們都看出公子對紫姬特別寵愛。隨從諸人也各自寫信託使者帶去,向故鄉親友訴說須磨生活淒涼。 片刻不停的風雨,現已影跡全無,天空明澄如水。漁夫出海捕魚,神態亦甚得意。那須磨地方實在太荒涼了,連漁人的石屋也甚寥寥。這明石地方雖然居人太多,稍感煩雜,但自有異于他方的佳趣,處處皆可慰人心目。 主人明石道人勤修佛法,十分專心,只是為了這一個女兒的前途,不免勞心苦思,常在人前洩露愁情。在源氏公子心中,只因久聞這美人之名,覺得此次不期而遇,似有前世宿緣。然而心念在此沉淪期間,除了勤修佛法而外,不應另起妄念。況且紫姬聞知了,亦將怪他言行不符,而不相信他以前信上種種情話。因此覺得不好意思,並不向明石道人表示心願。然而屢次聽說這位小姐品質與容貌都不尋常,則又不無戀慕之念。 明石道人尊敬源氏公子,自己不敢接近他,住在隔遠的一間邊屋裡。然而心中希望朝夕親近他,覺得如此疏遠很不快意。他總想找個機會向他提出心中夙願,因此更加虔誠地向神佛祈禱。這位道人雖然年已六十,身體卻很清健。為了朝夕勤修佛法,形容略見消瘦。雖然有時不免頑固昏憒,但想是出身高貴之故吧,見聞廣博,懂得許多古代掌故。並且態度大方,毫無猥瑣之相。有時源氏公子召見,他便向公子講述種種古代逸事,亦可稍慰公子之岑寂。源氏公子年來公私都很忙碌,無暇聽取世間種種掌故,今有明石道人娓娓話舊,頗感興趣,他想:「我倘不到這地方,不遇見這個人,倒很可惜了。」明石道人雖然漸漸與源氏公子熟悉,但因公子氣宇尊嚴,令人望而生畏,所以胸中縱有打算,見了面卻勇氣全無,不能隨心所欲地將願望說出。因此常常焦慮痛惜,只能與夫人共話,相對歎息。小姐本人呢,生在這窮鄉僻壤,即使要找一個普通身分的夫婿也沒有看得上眼的人物。如今看見世間竟有這等高貴英俊的美男子,但覺自己身世微賤,決沒有高攀的資格。她聽見父母作此打算,認為這是妄想,反比沒有這件事以前更加悲傷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