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尤利西斯 >
第七章注釋


  [l]希勃尼亞是拉丁文中對愛爾蘭的稱謂,多用於文學作品中。

  [2]E·R·是Edwardus Rex(愛德華王的拉丁文稱呼)的首字。

  [3]這是坐落在北親王街十七號的一家貨棧。

  [4]紅穆雷是約翰·穆雷的綽號,系喬伊斯以他那個在《自由人報》會計科工作的同名二舅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參看艾爾曼的《詹姆斯·喬伊斯》(第19頁)。

  [5]戴維·斯蒂芬斯是作者根據都柏林一個同名的報亭老闆塑造的形象。當愛德華七世於一九〇三年訪問愛爾蘭時,他曾和國王打過交道,從那以後便以國王的信使自居。

  [6]威廉·佈雷登(1865一1933),愛爾蘭律師,《自由人報》主編(1892一1916)。

  [7]指威廉·佈雷登。

  [8]吉尼斯啤酒,參看第五章注[44]。

  [9]喬萬尼·馬蒂烏·馬裡奧(1810一1883),意大利歌手,出身貴族家庭,一八七一年最後一次演出。當時布盧姆才五歲。

  [lO]《瑪爾塔》(1847)是法國歌劇作曲家弗裡德裡希·弗賴赫爾封·弗洛托(1812一1883)用德文寫的五幕輕歌劇,後譯成意大利文。寫英國安妮女王宮廷裡的宮女哈麗特裝扮成村女,化名瑪爾塔,來到裡奇蒙集市,遇到富裕農場主萊昂內爾並相愛。瑪爾塔一度逃跑,致使萊昂內爾神經失常,直到把集市上初次相見的情景扮演給他看,他才恢復理智,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11]這兩行摘自《瑪爾塔》第4幕中萊昂內爾的詠歎調。

  [l2]艾爾曼在《詹姆斯·喬伊斯》一書(第288頁)中說,這裡的主教大人指都柏林大主教威廉·]·沃爾什(1841一1921)。 一八八九年他曾帶頭譴責巴涅爾(參看第二章注[81]),因而惹怒了支持巴涅爾的《自由人報》發行人托馬斯·塞克斯頓。多年來,他的報紙處處貶低沃爾什。沃爾什經常提出抗議。「打了兩次電話」即指此事。牧杖見第三章注[27]。

  [13]約瑟夫·帕特利克·南尼蒂(1851一1915),在愛爾蘭出生的意大利人,當時在《自由人報》社擔任排字房工長。他又是英國議會下院議員兼都柏林市政委員(1900一1906)。

  [14]他指南尼蒂。

  [15]學院草地是位於都柏林市中心的一區。南尼蒂常說,他並不是個職業政治家,而是個從事政治活動的工人。

  [16]官方公報指每星期二、五出版的《都柏林公報》,它是經英國政府文書局印刷和發行的。

  [17]英國女王安妮于一七一四年逝世的消息早已家喻戶曉後,英國散文家約瑟夫·艾迪生(1672一1719)所辦刊物《旁觀者》才報道說:「安妮女王駕崩。」從此,這個句子遂成為「過時消息」的代用語。

  [18)廷納欣奇男爵領地位於都柏林市東南十二英里處。一七九七年,愛爾蘭議會把它獎給了亨利·格拉頓(1746一1820)。他曾於一七八二年領導鬥爭,迫使英國准許愛爾蘭立法獨立。

  [l9]巴利納是愛爾蘭馬尤郡的一應小商埠。《自由人週刊》辟有「市場新聞」專欄。

  [20]《自由人週刊》有一欄題為「園藝瑣記」,專門探討農業及畜牧業方面的問題。

  [2l]指《自由人週刊》所編的「我們的漫畫」專輯。通常刊登的並非諷刺畫,而是政治諷刺詩。

  [22]《人物》是托馬斯·鮑爾·奧康納(1848一1929)主編的每冊一便士、逢星期三出版的週刊。奧康納是個愛爾蘭新聞記者、報刊經營者及政治家,另外還在倫敦主編《太陽》、《星報》、《星週刊》等報刊。

  [23]大多是照片,指的是本世紀初《自由人週刊·國民新聞》照相感光製版副刊。

  [24]文森特·卡普拉尼在《詹姆斯·喬伊斯與我的祖父》(1982)一文中說,本世紀初他的祖父文森特·梅諾蒂·卡普拉尼(約1869一1932)參加了《自由人報》印刷工會。他和胞弟曾與一對奧康納姐妹同時舉行婚禮。

  [25]一九〇六年,南尼蒂任都柏林市市長。

  [26]高個兒約翰指范寧。他是小說中虛構的都柏林市副行政長官。《都柏林人》中的《紀念日,在委員會辦公室》裡就曾提到他。另一篇《恩寵》中,說他是「註冊經紀人,市長競選的幕後決策者」。

  [27]鑰匙議院指曼島{參看第六章注[50])下議院。

  [28]鑰匙議院的原文是House of Keys。院徽的圖案由兩把十字交叉的鑰匙構成。KeyeS(凱斯)與keys發音相近。亞歷山大·凱斯所開的店叫House of Keyes(凱斯商店),所以他把議院的這個微記用在店鋪的廣告中了。

  [29]這是意大利文,意思是「要」。參看第四章注[52]。

  [30]「看一個……味的」:這裡,作者把原文拆開,插進一些說明。

  [3l]英語中,墓地(cemetery)與勻稱(symmetry)發音相近。

  [32]巴爾斯布裡奇位於都柏林東南郊。自一七三一年起,每年在這裡舉辦馬匹展示會·吸引世界各地的馬匹愛好者。一九〇四年是在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舉行的。

  [33]關於蒙克斯,在第十六章有續筆(見該章注[194]及有關正文)。

  [34]逾越節是猶太民族的主要節期,約在陰曆三、四月間。猶太人以此節為一年的開始。據《出埃及記》第12章,天主叫猶太人宰羊把血塗在門楣上,天使擊殺埃及人的頭生子和頭生的牲畜時,見有血跡的人家即越門而過,稱為「逾越」。隨後,摩西率領猶太人離開埃及,擺脫了奴役。

  [35]《哈加達》書是猶太教法典中的傳說部分,載有《出埃及記》故事及禮儀。

  [36]原文為希伯來文。按希伯來文是自右至左寫,所以說是「倒指著」。

  [37]《出埃及記》第l3章第8節有「從埃及為奴之家出來的這一天」之句。第14節又有「將我們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之句。與這裡的意思剛好相反。

  [38]原文為希伯來文,系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歡呼用語,讚美神的意思。

  [39]原文為希伯來文,系讚美歌,見《舊約·申命記》第6章第4節。

  [40]雅各(以色列入的祖先)的十二個兒子的名字見《出埃及記》第1章。

  [41]羊羔,見《出埃及記》第12章第3節。

  [42]杖,見《出埃及記》第7至8章。寫亞倫用手中的杖一擊地,就使埃及遍地的灰塵都變成蝨子。

  [43]水,見《出埃及記》第17章第6節。以上均指《出埃及記》中的故事。

  [44]語搞自逾越節中唱的《查德·加迪亞》(希伯來語,意思是《一隻小羚羊》)。此歌以弱肉強食為主題,而排在末位、受害最深的小羚羊象徵著以色列老百姓。

  [45]指亞曆山人·湯姆印刷出版公司。《自由人報》社與該公司之間僅相隔一座樓。

  [46]愛琳(Erin)是愛爾蘭古稱,由蓋爾語愛利(Eire)演變而來。至今仍用作富有詩意的稱呼。

  [47]《電訊晚報》的出納員名叫拉特利奇。每逢發薪日,他就到各間辦公室去轉一趟,親自把工資發到每個人手裡。人們戲稱他為「幽靈走來了」。喬伊斯借麥克休教授之口把此事寫了進去。(見艾爾曼的《詹姆斯·喬伊斯》第289頁。)

  [48]架成拱形,原文作overarching。蘭伯特故意把它讀成相近的overarsing。按over含有「蒙在……上面」之意,而arsing則是他杜撰的,系將名詞arse(屁股)寫成了進行式。

  [49]色諾芬(參看第一章注[14])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出生于呵提卡一個雅典人家庭。蘇格拉底於公元前三九九年被處死後,色諾芬曾參加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二世所指揮的部隊,他們在科羅尼亞戰役中打敗了希臘聯軍。

  [50]烏拉松是希臘東南部阿提卡東北岸的一片平原。這裡是古戰場,公元前四九〇年,雅典軍隊曾在此擊敗前來進犯的波斯大軍。

  [51]這裡套用拜倫的長詩《唐磺》(1818一1823)第3章的詩句。原詩作:「群山俯瞅烏拉松,烏拉松瀕臨大海。」

  [52]赫奇斯·艾爾·查特頓(1820一1910),都柏林大學副校長,歷任副檢察長(1866)、首席檢察官(1867)等職。

  [53]這裡套用十九世紀末葉流行的一首歌曲,只是把原歌中的「湯米」改成了「約翰尼」。

  [54]馬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公元前106一前43), 羅馬政治家、律師、古典學者、作家。他的演說辭內容充實,說服力強,講究層次和對稱。教授為了諷刺丹·道森那篇演說詞內容空虛,故意把它說成是西塞羅的文章。

  [55]查理·丹·追森(參看第六章注[20])是都柏林麵包公司老闆,曾任都柏林市市長(1882一1883),一九〇四年任都柏林市政府收稅官。

  [56]利內翰是曾出現在《都柏林人·兩個浪子》中的一個人物,系浪子之一,既沒有正當職業,也未成家。

  [57]語出自《舊約·何西阿書》第8章第7節。意思是種下惡行,必收十倍的惡報。

  [58]當時都柏林確實有個叫作托馬斯·菲茨傑拉德的律師。與狄·菲茨傑拉德共同開辦一家律師事務所。

  [59]加布裡埃爾·康羅伊是《都柏林人·死者》中的一個人物,經常為《每日快報》撰寫文藝評論,就像喬伊斯本人在現實生活中所作的那樣。《快報》為《每日快報》(1851一1921)的簡稱。這是愛爾蘭的一家立場保守的報紙,不鼓勵民族獨立。

  [60]《愛爾蘭獨立日報》的簡稱。這是巴涅爾垮臺後創辦的報紙,但他逝世後兩十月(即1891年12月18日)才出版。不久就由反對巴涅爾的人們接管,開始持極端保守的立場。一九〇〇年落入威廉·馬丁·墨菲(1844一1921)之手。墨菲是個鐵路承包商,一度被選入議會(1885-1892),一八九〇年與巴涅爾反目。

  [61]語出自《伊索寓言·人和羊人》。羊人是希臘神話中一種山野小神。他和一個人交朋友,看見此人把手放在嘴上呵氣取暖,又嫌食物太燙, 用嘴把它吹涼。羊人認為他反復無常,便說了這句話,遂和他絕了交。

  [62]在《哈姆萊特》一劇第1幕第1場中,霍拉旭說:「支配潮汐的月亮……」後來又說:「可是確,清晨披著赤褐色的外衣,已經踏著那邊東方高山上的露水走過來了。」丹·道森這篇文章只描述了月夜的愛爾蘭,並沒有像霍拉旭那樣繼續寫迎來曙光的愛爾蘭,所以麥克休說「他忘記了《哈姆萊特》」。

  [63]威爾士梳子指五個手指。這是對威爾士人的貶語,說他們粗野,不整潔,用手代替梳子。

  [64]原文作Doughy Daw。Doughy的意思是夾生。Daw可作傻瓜解。這裡, 教授故意用與文章作者丹·道森(Dan Dawson)的姓名相近的這樣兩個詞來挖苦他。

  [65]韋瑟厄普,見第六章注[153]。

  [66]冒牌鄉紳原是弗朗西斯·希金斯《1746-1802》的綽號,這裡以此戲稱《自由人報》主編。希金斯本是都柏林市的一名公務員,冒充鄉紳,與一個有地位的年輕女子結婚。接著又以開賭場起家,當上了《自由人報》老闆,並利用報紙版面誹謗愛爾蘭愛國志士。他還把愛德華·菲茨傑拉德(參看第十章注[143])躲藏的地方向當局告了密,獲得一千英鎊獎賞。

  [67]指參加葬禮之後。

  [68]主編所提到的北科克義勇軍,在一七九八年的愛爾蘭反英起義中曾站在英軍一邊。他們接連吃敗仗。這支軍隊跟北美洲的俄亥俄風馬牛不相及。一七五五年,英國倒是曾派愛德華·佈雷多克少將(1695-1755)赴弗吉尼亞,任駐北美的英軍指揮官。為了將法國人逐出俄亥俄盆地,他率兵遠征迪凱納堡(即今匹茲堡)的法國據點。但中途遭法軍及其印第安盟軍的突襲,遠征遂以失敗告終。

  [69]風鳴琴是靠風力鳴響的一種絃樂器。原文作HarPEolian,也作「風神的豎琴」解。凱爾特吟游詩人喜奏豎琴,它是愛爾蘭這個國家的象徵。在土話中,「豎琴」也指愛爾蘭天主教徒。

  [70]清除留在牙縫中的食物碎屑用的細棉線。

  [71]加拿大詐騙案指當時有個化名薩菲諾·沃特的人,被控以替紮列斯基等人購買赴加拿大的船票為名,詐騙錢財。

  [72]《體育》是《自由人報》社逢星期六發行的售價一便士的小報,專載每週所有的體育消息。這一期是賽馬特輯。

  [73]原文為法語。

  [74]原文作A·D·為拉丁文AnnoDomini(吾主之年)的簡稱。原指紀元後,口語中,有時亦指「老年」、「衰齡」。 [75]韋克斯福德是愛爾蘭東南瑞倫斯特省一郡,也指該郡海灣和首府。 這兩句歌詞出自愛爾蘭民謠《韋克斯福德的男子漢》(1798)。這首民謠描述了在 一七九八年爆發的民眾起義中,韋克斯福德的男子漢們怎樣在奧拉爾特鎮擊潰北科克義勇軍(參看本章注[68])。

  [76]這裡套用約翰·彌爾頓(1608-1674)的長詩《失樂園》(1667)中描述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詩句,「整個世界在他們前面。」

  [77]橢圓酒家坐落在《自由人報》社南邊。

  [78]帕迪·胡珀是都柏林一記者,在《自由人報》擔任新聞通訊員。

  [79]傑克·霍爾是都柏林一記者,以善於講軼事掌故著稱。

  [80]原文作calumet,系印第安人談判時使用的一種長杆旱煙袋,象徵著和平。

  [81]原文為法語。

  [82]語出自《卡斯蒂利亞的玫瑰》(1857)第3 幕中化裝成趕騾人的卡斯蒂利亞國王曼紐爾唱給「卡斯蒂利亞的玫瑰」艾爾微拉聽的詠歎調。這部歌劇的作者為英裔愛爾蘭歌唱家、作曲家邁克爾·威廉·巴爾夫(1808-1870)。

  [83l原文為拉丁文。

  [84]布裡克斯頓位於倫敦西南部蘭姆貝斯區。在本世紀初,此地曾被認為是枯燥乏味的工業化地區的典型。

  [85]語出自美國詩人、小說家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的《獻給海倫》(1831、1845)一詩的第2段。

  [86]英文中,帝國的(imperial)、專橫的(imperious)、強制的(imperative)這三個形容詞的語根都是imper。

  [87]原文為拉丁文。

  [88]原文作「thefirstchapterofGuinnes」。這是雙關語。英文裡,《創世記》作Genesis,而吉尼斯(參看本章注[8])作Guinness,發音相近。直譯就是:《吉尼斯》第1章。暗指愛爾蘭人熱衷於喝吉尼斯公司所釀造的烈牲黑啤酒。

  [89]《羅馬法》是羅馬奴隸制國家的法律總稱。其中最早的是公元前五世紀中葉頒佈的《十二表法》,系一部保護私有制反映商品生產最完備、最典型的古代法律,對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民法有較大影響。

  [90]龐修斯·彼拉多,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駐猶太地方的總督(約26-約36在職)。據《新約》記載,耶穌是由他判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

  [91]指克裡斯托弗·帕利斯(1831-1920),愛爾蘭律師,稅務法庭(於1873年歸併高等法院)庭長。

  [92]王家大學是一八八〇年創立於都柏林的一個審核並認可學位的機構。

  [93]多尼戈爾是愛爾蘭多尼龍爾郡的海港和商業城鎮,生產手織花呢。

  [94]奧馬登·伯克這個人物曾出現在《都柏林人·母親》中。

  [95]原文為法語。

  [96]「揚起……親吻」,這四句詩系斯蒂芬根據《我的憂愁在海上》(參看第三章注[169])一詩的末段潤色加工而成。

  [97]參看第二章注[85]。

  [98]奧魯爾克,參看第二章注[80]。

  [99]指哈布斯堡王朝(lO2O-1919),即奧地利帝國,系歐洲最大的王朝之一。

  [lO0]封蒂爾柯涅爾伯爵馬克西米連·卡爾·奧唐奈是個愛爾蘭移民之子,一八一二年生在奧地利,任奧地利皇帝(1867年奧匈帝國成立, 兼匈牙利國王)弗蘭西斯·約瑟夫一世(1848-1916在位)的侍從武官。 一八五三年他陪皇帝沿著維也納周圍的堡壘散步。一天,他及時擊倒了一個刺傷皇帝的匈牙利裁縫,皇帝說他救了自己一命。

  [101]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王愛德華七世於一九〇三年對奧匈帝國作國事訪問時,在維也納將英國陸軍元帥頭銜授與皇帝弗蘭西斯·約瑟夫一世。一九〇 四年六月九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奧地利大公弗蘭茨·裴迪南(1863-1914)對英國作國事訪問時,回贈給愛德華七世一根奧地利陸軍元帥官杖。

  [102]「野鵝」,參看第三章注[68]。

  [lO3]指對奧地利皇帝行刺的匈牙利裁縫,參看本章注[l00]。

  [104]創造了真正的文化的希臘卻敗在羅馬手下。克勞福德作為英國的屬國愛爾蘭的一個公民,這裡把英國比作羅馬。

  [105]原文為拉丁文。

  [106]英文中,勳爵和主(指耶穌、天主)均為Lord。 羅伯特·塞西爾·索爾茲伯裡勳爵(1830-1903)是英國保守黨領袖,曾三次出任首相。他主張不對愛爾蘭作任何讓步。

  [107]倫敦西區是繁華地帶,有上層人士的俱樂部。此處指索爾茲伯裡等人坐在那裡舒適的沙發上行使對愛爾蘭的統治權。

  [108]原文為希臘文。天主教和希臘正教用作彌撒的起始語。(109]原文為希臘文。

  [ll0]閃米特族是分佈在亞洲西南部的大種族,古代包括希伯來人、亞迷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巴比倫人等。撒克遜族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文,古時居住在今石勒蘇益格地區和波羅的海沿岸。這裡指盎格魯-撒克遜族。閃米特族和撒克遜族都不曉得的母音,即希臘文第二十個字母upsilon, 這是希伯來字母和英文字母中所沒有的。英文中用u和y來代替。

  [111]、[112]原文為希臘文。

  [113]修廁所的暗指羅馬,挖下水道的暗指英國。

  [114]特拉法爾加是加的斯和直布羅陀海峽之間的一個海角。一八0五年,法、西艦隊在此潰敗於納爾遜麾下的英國艦隊,損失了約二十艘艦船。

  [115]伊哥斯波塔米是古代色雷斯的一條河流,它注入甘勒斯潘海峽。公元前四0五年,來山得率領的斯巴達艦隊偷襲雅典海軍的停泊地, 使其幾乎全軍覆沒,次年雅典被迫投降。精神帝國即指希臘。

  [116]原文為拉丁文。

  [117]皮勒斯(參看第二章注[1])曾出兵攻打馬其頓,把雅典從德米特裡的包圍中解救出來,又忍受慘重傷亡,打敗羅馬軍隊。後來在夢中接受神諭,誤以為必勝無疑,就去大舉進攻斯巴達,結果死于阿爾戈斯巷戰中。

  [118]「他們開赴戰場, 然而總吃敗仗」一語出自馬修·阿諾德的講演稿《論凱爾特文學研究》(1867)的引言。葉芝曾用此語作為收在《玫瑰集》(1893)中一首詩的標題。

  [119]原文為法語。

  [120]參看第二章注[15]。

  [121]可笑,原作喬·米勒。此人是英王喬冶一世(1714-1727在位) 時代享有盛名的喜劇演員。在十九世紀,他的笑話集多次再版,從而使他的名字在俚語中即成為「笑話」的代名詞。

  [122]即蓋烏斯·薩盧斯特斯·克裡斯普斯(公元前86-公元前35), 羅馬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穆利根的話含有挖苦意,因薩盧斯特結束政治生涯後雖在歷史著作中揭露了羅馬政治的腐敗,但他本人從政期間(他曾任保民官、行政官、行省總督)也曾巧取豪奪。

  [123]這是穆利根說過的話,參看第一章注[37]及有關正文。

  [124]《卡斯蒂利亞的玫瑰》,見本章注[82]。原文中,「TheRoseofCastile」這一劇名與「Rowsofcaststeel」(「並排的鑄鐵」)讀音相近。

  [125]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巴黎群眾攻佔了關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獄,革命政府下令將它拆毀。

  [126]尼古拉·博市里科夫(1839-1904)原為俄國陸軍將官,一八九八年任俄國駐芬蘭大公國總督。由於他大肆鎮壓芬蘭人的消極抵抗,一九〇四年六月十六日上午(都柏林時間為清晨)被反對俄國的芬蘭人所刺殺。

  [127]原文為拉丁文。

  [128]語出自英國小說家、戲劇家愛德華·布爾沃-利頓(1803-1873)的戲劇《黎塞留》(1838)第3幕第1場中的臺詞,下半句是:「沒有失敗一詞」。

  [129]在《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一書第1章中,斯蒂芬因打碎了限鏡,無法完成作業。教導主任多蘭神父對他說:「懶惰的小搗蛋鬼。我從你的臉上就看得出你是個搗蛋鬼。懶散、吊兒郎當的小調皮鬼!」

  [130]勃裡斯-因-奧索裡是愛爾蘭王后郡的市鎮, 位於都柏林西南六十六英里處。一八四三年,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奧康內爾曾在此舉行大規模的群眾集會。愛爾蘭民族主義党領袖約翰·雷德蒙(1856-1918)曾於一九〇 四年試圖恢復奧康內爾當年舉辦的那種轟轟烈烈的群眾集會,然而畢竟要遜色多了。

  [131]傑克·麥卡錫是《自由人報》一記者。傑克與茅坑(jakes)同音。

  [132]他指主編邁爾斯·克勞福德。

  [133]加拉赫,參看第六章注[8]。

  [134]指都柏林的克拉倫斯商業飯店。

  [135]這裡,克勞福德把年份搞錯了。按照史實,應作一八八二年。 轉年二月十日,「常勝軍」成員之一的彼得·凱裡在法庭上作證,供述了所有參與作案的人。

  [136]暗殺事件,參看第二章注[81]。

  [137]本書第十七章中說,斯蒂芬出生於一八八二年。喬伊斯本人也出生於一八八二年的二月二日。

  [138]《紐約世界報》是美國金融家傑伊·古爾德在一八七六年創辦的日報。一八八二年五月七、八兩日,用了不少篇福來報道鳳凰公園暗殺案。

  [139]以上三個人都是「常勝軍」成員。據法庭上的證詞,喬·布雷迪為主凶,他將兩個被害人刺倒在地。蒂姆·凱裡割斷了他們的喉嚨。作案者乘的出租馬車是邁克爾·卡瓦納駕馭的。

  [140]「剝山羊皮」即傑姆斯·菲茨哈裡斯的外號。他曾宰掉一隻心愛的山羊以賣皮償還酒債,遂有此綽號。參與鳳凰公園暗殺案後,他趕一輛用以迷惑警方的出租馬車,取直道從公園來到都柏林。他被判無期徒刑,一九〇二年假釋出獄。

  [l41]在一九〇四年,巴特橋是都柏林架在利菲河上的橋樑中盡東頭的一應。實際上「剝山羊皮」並不是那個馬車夫棚的老闆,他像下文中提到的岡穆利(一個窮困落魄的中產戶)那樣,也為都柏林市政府看管石料。

  [142]布朗森是倫敦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43]公園大門指鳳凰公園東南距都柏林中心區最近的大門。

  [144]諾克馬龍大門是鳳凰公園盡西頭的大門。

  [145]這些作案的「常勝軍」曾在都柏林郊外的戴維酒吧停下來喝酒。

  [146]參看第二章注[76]。

  [147]迪克·亞當斯(生於1846年),先後任《科克觀察報》和《自由人報》記者。一八七三年成為愛爾蘭律師團的一名成員。在鳳凰公園暗殺案中,他曾大力為傑姆斯·菲茨哈裡斯等人辯護。

  [148]這裡套用《創世記》第2章第7節:「後來,天主……把生命的氣吹進他的鼻孔,他就成為有生命的人。」

  [149]這是文字遊戲。原文作:「Madam,I』mAdam.And Able was I ere l saw Elba.這兩個短句子,從哪頭念都一樣,中間用「and」相連接。Eva(夏娃)與Elba讀音相近,亞當與夏娃所生的第二個兒子亞伯(Abel)又與Able讀音相近,所以可讀作:「我是亞當,在見到夏娃之前曾是亞伯。」另一種讀法是,由於拿破崙曾說過他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一詞,他失敗後被流放到厄爾巴(Elba)島上,同時他又是個陽萎者,把這幾種因素揉在一起,將前面的短句重新組合成:Madam,l mad am.(瘋了,我瘋了。)後面的短句則理解成:「在見到厄爾巴之前,我是不知道不可能一詞的。」Able語意雙關。既可理解為:「能夠做到」,也可理解為:「並非陽萎」。

  [150]親王街的老太婆是《自由人報》的綽號。

  [151]「哀哭並咬牙切齒」一語出自《馬太福音》第8章第12節。

  [152]格雷戈爾·格雷是當時都柏林一美術家。

  [158]托·鮑·是托馬斯·鮑威爾·奧康納(見本章注[22])的簡稱。《星報》是他於一八八八年創辦的,他本人主編了兩年。

  [154]拉爾夫·D·布盧門菲爾德(1864-1948),生在美國的報人,一九〇四年成為倫敦《每日快報》編輯。

  [155]費利克斯·派亞特(1810-1889),法國的一個社會革命家、新聞記者。一八七一年被捲入巴黎公社起義的漩渦中,後逃往倫敦,為幾家報紙撰稿,並主編了幾種革命刊物。

  [156]克裡斯·卡利南是都柏林一記者。

  [157]這是文字遊戲。利內翰把「Damnclever」(鬼得很)一詞的首字互相調換,變成「Clamndeve」。

  [158]按一九〇四年六月九日的《自由人報》報道說,儘管自一九〇三年十一月以來,警察當局三令五申,予以禁止,小販們仍熱衷於出售有關鳳凰公司暗殺案的明信片和紀念品。記錄法官是季審法院中最初在審判時擔任記錄、以後對提交季審法院的刑事案件負責單獨預審者。

  [159]當時的愛爾蘭總督達德利伯爵(1866-1932)的夫人。

  [160]指一九〇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刮的一場都柏林有史以來最猛烈的颱風。

  [161]「老大哥」是帕特裡克·泰南的綽號。他是新聞記者,曾于一九〇四年創辦《愛爾蘭「常勝軍」及其時代》報,支持民族主義秘密團體「常勝軍」。

  [162]詹姆斯·懷特賽德(1804-1876),愛爾蘭高級律師,以雄辯和為丹尼爾·奧康內爾(1844)以及斯密斯·奧布賴恩(1848)辯護聞名於世。一八六六年成為愛爾蘭高等法院院長。

  [163]伊薩克·巴特(1813-1879),愛爾蘭高級律師,政治家,也是雄辯家,曾為史密斯·奧布賴恩(1848)和芬尼社社員們(1865-1866)進行辯護。

  [164]托馬斯·奧黑根(1812-1885),愛爾蘭高級律師,法律專家,是頭一個被委任為愛爾蘭大法官(1868-1874,1880-1881)的天主教徒。因在一八八一年通過《愛爾蘭土地法案》時,為愛爾蘭熱烈辯護而名聲大噪。

  [165]這裡,作者是在語音上作文章。冒斯(mouth,嘴)、掃斯(south,南)、泡特(pout,噘嘴)、奧特(out,向外)、少特(shout,呼喊)、芝歇斯(drouth,乾旱)均為英語疊韻單詞的譯音。

  [166]參看《(神曲·淨界》)第29篇:「我看見兩個老人,衣服式樣不同,但是在態度上是同樣莊重而可敬的。」

  [167]「給你太平……的一刻」,原文為意大利語。出自《神曲·地獄》第5篇。

  [168]「穿過……幽暗的地方」,原文為意大利語,出自《神曲·地獄》第5篇。

  [169]「打著……金光旗」,原文為意大利語,出自《神曲·天堂》第31篇。金光旗是天使加百列賜給古時法蘭西王的軍旗,金地烈火圖案。據認為打著此旗,無往而不勝。

  [170]「更加……注視」,原文為意大利語,出自《神曲·天堂》第31篇。

  [171]拖姆(tomb,墳墓)、臥姆(womb,子宮)為英語疊韻單詞的譯音。

  [17Z]第三種職業指律師、文人、記者、政論家等著述家;第一二種為神職人員和醫務人員。

  [173]克勞福想是科克人,這裡把他和關於科克腿的阿爾斯特歌謠拉扯在一起。科克(Cork)是雙關語,既是地名,又作「"軟木」解。該歌謠的大意是:有個荷蘭商人抬腳去踢個窮親戚,卻踢到一隻小木桶上,把腿弄斷了,只得裝一條軟木假腿,結果跑個不停,使他不得安寧。

  [174]亨利·格拉頓(1746-1820),早年為律師。一七七五年進入愛爾蘭議會,不久即以卓越的口才成為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領袖。一七八二年迫使英國給予愛爾蘭立法獨立。

  [175]亨利·弗勒德(1732-1791),愛爾蘭政治家,有演說天才。他是英國議會和愛爾蘭議會議員,曾協助格拉頓迫使英國政府放棄對愛爾蘭貿易的種種限制(1779)。

  [176]狄靡西尼(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希臘政治家,偉大的雄辯家,長期為人撰寫狀紙。他的演說《金冠辭》被認為是歷史上雄辯術的傑作。

  [177]埃待蒙·伯克(1729-1797),英國政治家,生於都柏林。他善於辭令,一七七四年當選為議會議員,極力主張英國放寬對愛爾蘭的經濟控制並允許愛爾蘭在立法上的獨立。

  [178]艾爾弗雷德·C·哈姆斯沃思(1865-1922),英國編輯、出版家。他出生在都柏林西邊的查佩利佐德。

  [179]指美國出版家約瑟夫·普利策(1847-1911)。他不是哈姆斯沃思的堂弟,而是朋友。這裡套用湯姆·泰勒(1817-1880)所寫的《我們的美國堂弟》(1858)一戲的劇名。普利策於一八八三年接手《紐約世界報》(參看本章注

  [138]),他對報館人員說,今後要面向鮑厄裡(紐約市下曼哈頓區的一個街區。1880年後變成了貧民窟所在地)。

  [180]《珀迪·凱利要聞彙編》是都柏林的一份幽默週刊(1832-1834)。《皮尤的遭遇》(1700-約1750)是都柏林最早的一份日報。《斯基勃林之鷹》(約1840-1930)是一份週報,在一九〇四年,易名《科克郡之鷹》。

  [181]這裡套用《馬太福音》第6章第34節: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182]愛爾蘭義勇軍是一七七八年為了防備法軍入侵而組織起來的。一七八二年曾支援格拉頓爭取愛爾蘭議會獨立的鬥爭。

  [183]查爾斯·盧卡斯(1713-1771),愛爾蘭醫生,愛國主義者,經常為《自由人報》撰稿。約翰·菲爾波特·柯倫(1750-1817),愛爾蘭律師、政治家。愛爾蘭爭取自由的重要鼓吹者和擁護者。愛爾蘭愛國志士亨利·格拉頓的朋友和同盟者。

  [184]指西摩·布什(1853-1922)。他原是高級法庭的愛爾蘭律師,後與布盧克爵士夫人姘居。爵士以控告布什犯通姦罪相威脅,故於一九〇一年移居英國。一九〇四年任英國王室法律顧問。

  [185]查爾斯·肯德爾·布什(1767-1843),愛爾蘭律師,雄辯家。亨利·格拉頓的支持者。一八二二年任愛爾蘭民事法院院長。

  [186]這是哈姆萊特王子之父的亡靈對他說的話。亡靈說,自己的兄弟怎樣把毒藥注入他的耳腔,害死他後娶了王后,見《哈姆萊特》第1幕第5場。

  [187]「雙背禽獸」暗喻男女交媾(見《奧瑟羅》第1幕第1場)。在《哈姆菜特》第1幕第5場中,亡靈對哈姆萊特王子說,克勞狄斯是個「姦淫的畜生」,而王后只是「外表上裝得非常貞淑」。斯蒂芬把亡靈的話理解為:克勞狄斯早在哈姆萊特王在世期間就與王后勾搭成奸。

  [188]原文為意大利語。

  [189]原文為拉丁文。指懲罰暴行要以命償命,以牙還牙。見《出埃及記》第21章第23至25節。下文中提到的《摩西》,指米開朗琪羅於一五一三至一五一六年間所雕的石像。都柏林法院的門廊裡也有一座《摩西》石像。

  [l90]「我」指斯蒂芬。

  [191]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謝林(1775-1854)在《藝術哲學》中說:建築乃是「空間的音樂,猶如凍結的音樂」。

  [192]「半神半人的形象」一語出自布萊克的詩集《天真之歌》(1789)中的《神聖的形象》。

  [193]威廉·馬吉尼斯實有其人,為都柏林大學教授,喬伊斯曾受教於他。他賞識喬伊斯的才華,並認為喬伊斯是為了嘲弄拉塞爾才與他接近的。(見馬文·馬加拉內爾編集的《詹姆斯·喬伊斯雜錄》,1962。)

  [194]指二十世紀初葉著迷於神秘主義和通神學的一批文人。拉塞爾是一九〇四年經海倫娜·勃拉瓦茨基所認可的通神學會都柏林大白屋支部(又名大雅利安支部)的成員。

  [195]「乳白色的」和「沉寂的」是拉塞爾本人以及受他影響的年輕詩人(如埃拉·揚)在詩中喜用的詞句。

  [196]A·E·是拉塞爾的筆名,參看第三章注[lO9]。

  [197]海倫娜·佩帶羅夫娜·勃拉瓦茨基(1831-1891),俄國文通神學家、著作家,一度嫁給俄國軍官勃拉瓦茨基,不久便分手。一八七五年與奧爾科特等人共同建立通神學會。一八七九年赴印度,三年後創辦該會雜誌《通神學家》,自任主編(1879-1888)。她研究神秘主義和招魂術,多年來足跡遍及亞、歐兩洲及美國。晚年在倫敦潛心寫作。

  [198]美國記者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尼利厄斯·韋安特教授。韋安特曾於一九〇二年夏訪問拉塞爾,並在《愛爾蘭戲劇與劇作家》(1913)一書中,談及一個不滿二十一歲的少年(即指喬伊斯)夜間在街上等著拉塞爾,向他打招呼,並跟他探討文學藝術問題。接著,少年懊喪地歎氣並斷然說,A·E·當不成他的救世主。

  [199]約翰·弗·泰勒(約1850-1902),愛爾蘭記者,並為出席高等法院的律師。

  [2O0]指一七七〇年創立的三一學院史學會,泰勒是在一九〇一年十月二十四日發表這個演說的。該史學會所舉行的大學討論會是愛爾蘭乃至大不列顛歷史最悠久的。

  [201]傑拉爾德·菲茨吉本(1837-1909)於一八七八竿任上訴法庭庭長。他雖然是個愛爾生人,在任國民教育督察時,卻試圖使愛爾蘭英國化。

  [202]愛爾蘭語及蓋爾語,參看第九章注[180]。

  [203]蒂摩西(蒂姆為愛稱)·邁克爾·希利(1855-1931),愛爾蘭政治家,曾當過巴涅爾(見第二章注[81])的助手。然而巴涅爾一失勢,他又成為帶頭將其趕下臺的人們中的一個。

  [204]乖娃兒指希利。在十九世紀,三四歲以下的男童多著長罩衣。這裡是挖苦希利裝出一副天真的樣子來譴責巴涅爾所謂「道德敗壞」的罪行。

  [205]這裡套用《啟示錄》第16章第1節語:「把那七碗天主的憤怒傾泄在地上。」

  [206]「讓……上升」出自辛白林對預言者所講的話,見莎士比亞的《辛白林》第5幕第5場。

  [207]教父是對早期基督教會領袖的稱呼,這裡指聖奧古斯丁(354-430)。他曾於三九六至四三〇年任羅馬帝國非洲領地希波(即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主教,是當時西方教會最傑出的思想家。

  [208]「我受到……腐蝕」,出自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第7卷。下面的句子是:「因此,倘若把事物中美好的部分統統剝奪掉,它們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只要它們存在,它們就是美好的。因此,凡是存在的東西,就都是美好的。」

  [209]古代由奴隸劃槳的單層甲板大帆船。

  [210]這裡表現出喬伊斯的民族主義思想。把埃及比作英國,把愛爾蘭人比作被其奴役的猶太人。

  [211]據《出埃及記》第1至4章,埃及王曾下令將希伯來人的新生男嬰統統扔進尼羅河。有一對夫婦用蒲草編了只籃子,將自己的男嬰放進去,然後把籃子藏在河邊蘆葦叢裡。娃娃被埃及王的女兒所收養。公主說:「我從水裡把這孩子拉上來,就叫他摩西吧。」在希伯來語中,「摩西」與「拉出」,發音相近。摩西長大後,被推崇為猶太人的領袖,成為該民族的偶像般的人物。

  [212]參看《出埃及記》第2章第7至10節。當埃及公主打開籃子,發現裡面的男嬰後,藏在暗處的嬰兒的姐姐走出來,問她:「要不要我去找一個希伯來女人來做他的奶媽?」公主說:「好啊。」於是,那個女孩就把嬰兒的生母找來。公主托她把娃娃撫養大。孩子長大後,公主才正式收養他作自己的兒子。

  [213]據《出埃及記》第2章第11至12節,摩西看見一個埃及人殺了希伯來同胞,便下手殺了那埃及人,把屍首埋在沙裡。

  [214]《出埃及記》第34章第29節有「當摩西帶著十誡的法版從西奈山下來的時候,臉上發光」之句,而聖哲羅姆(347-419或420)把《聖經·舊約》從希伯來文譯成拉丁文時,卻將「發光」誤譯為「長了犄角」。結果以訛傳訛,米開朗琪羅(1396-1472)的雕塑《摩西》以及出自大多數中世紀畫家之手的摩西的造型,均長著一對犄角。

  [215]十九世紀末葉西方研究《聖經》的學者一般認為,猶太人的一神教起源於住在西奈山附近、相信這座神聖的山上有位雅赫維神(意即「萬有之主」)的那些部族。摩西與其說是一個人物,毋寧說是這些部族的象徵性代表。

  [216]伊希斯是古埃及主要女神之一,司眾生之事,能起死回生。俄賽裡斯是古埃及主神之一,他統治死者。何露斯是古埃及宗教所奉之神,其形象似隼,太陽和月亮是他的雙目。阿蒙一瑞是古埃及的國神,號稱眾神之王。其像如人,有時生有公羊頭,與妻子穆特和養子柯恩蘇共為底比斯的三神。

  [217]摩西對以色列人民說:「要牢記這一天;這一天你們離開了埃及——你們被奴役過的地方。」見《出埃及記》第13章第3節。

  [218]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白天,上主走在他們前面,用雲柱指示方向……」參看《出埃及記》第13章第21節。

  [219]參看《出埃及記》第19章第16至22節。

  [220]「他」指摩西。據《申命記》第34章,上主讓摩西從摩押平原的比斯迦山峰上俯瞰迦南(巴斯斯坦及相毗連的腓尼基一帶的古稱)全境,並對他說,這就是應許給他後代的土地,「但是你不能進去。」摩西死在摩押地,終生未能進入迦南。

  [221]「預期到會致死的-吐血症」,原文作expectorated-demise。這是文字遊戲。「Ex-pectorat」作「吐痰、吐血」解,「demise」作「死亡」解。「Expectorated」一詞,語意雙關,如果去掉中間的「ora」三個字母,就成了「expected」,作「預期」解。

  [222]「隨風飄去」一詞出自英國頹廢派詩人歐內斯特·道森(1867-1900)的題名《在好西納拉的魔力下,我不再是過去的自己》(1896)的詩。

  [223]「位於馬勒麻斯特……嗓音裡」影射奧康內爾的活動。奧康內爾曾以愛爾蘭人民的保民官(古羅馬各種軍事和民政官員的總稱。其職責是保護人民,反對行政長官發佈的命令)自況。這裡還顯然把聚集的群眾比作古代諸王的軍隊。「人們隱蔽在他的嗓音裡」指的是他作為愛爾蘭律師,能夠把法庭當成民族主義的講壇,以表達人民的心聲。奧康內爾在全國範圍內召開一系列大規模群眾集會,其中聲勢最浩大的是一八四三年在馬勒麻斯特(都柏林西南35英里處的山寨圍垣)和塔拉(都柏林西北21英里處的一應矮山,屬米斯郡,系愛爾蘭古都所在地,有王宮遺址)舉行的兩次集會,號召愛爾蘭人民團結起來爭取建立獨立的愛爾蘭議會。柱廊原指希臘思想家、斯多葛哲學派創立者、季蒂昂的芝諾(約公元前335-約前263)講學的地方(斯多阿·波伊奇列,意即「彩色的柱廊」)。此外則指聚在一起聽奧康內爾講演的數十萬乃至一百萬群眾。

  [224]阿卡沙是神秘學名詞。指關於太初以來人間一切事件、活動、思想和感覺的形象記錄。據說是印在阿卡沙(即人類所感覺不到的一種星光——液態以太)上。照神秘學的說法,只有少數鬼魂附體者才能感受得到阿卡沙秘錄。

  [225]從「隨風飄去」到「我有錢」,是斯蒂芬的思想活動。「愛戴並讚美他」,套用《辛白林》第5幕第5場中辛白林對預言者所說的「讓我們讚美神明」(下面緊接本章注[206]中所引的「讓香煙嫋嫋上升」)。最後的「我有錢」,指當天斯蒂芬領了薪金。

  [226]法國式的恭維——指言而無信。

  [227]穆尼是位於《自由人報》社以東的一家酒館。與斯蒂芬原約好中午跟穆利根、海恩斯在那裡相聚的「船記」酒館,相隔僅四個門。

  [228]這是《麥克白》第5幕第8場中,篡奪了王位的麥克白與蘇格蘭貴族麥克德夫決鬥時,麥克白所說的話。

  [229]原文為拉丁文,出自《埃涅阿斯記》第2卷。在迦太基女王狄多的央求下,埃涅阿斯對她訴說攻陷伊利昂城時的情景。

  [230]「多風的特洛伊」一語出自丁尼生的《尤利西斯》(1842)一詩。

  [231]指特洛伊城陷落後,希臘人成了地中海的主人,然而在一九〇四年,希臘已淪為弱國。

  [232]語出自愛爾生女作家西德尼·摩根夫人(1780-1859)。

  [233]維斯太是古羅馬宗教所信奉的女灶神。祭司長從七至十歲的童貞女中選六名,讓她們主持對該神的國祭,叫作維斯太貞女。一經選中須供職三十年,其間必須堅守童貞。期滿後方可嫁人。此詞轉義為重貞女或尼姑。

  [234]、[235]凡巴利小巷和黑坑都位於都柏林的自由區(參看第三章注[16])。

  [236]這裡,斯蒂芬在回憶自己夜間路遇妓女的經歷。

  [237]這裡模仿《創世記》第1章第3節中的語調。原句是:天主命令,要有光,就有了光。

  [238]典出自耶穌所講的十個處女挑著油燈去迎接新郎的比喻。其中五個聰明的另外還帶了油,就得以和新郎一起進去赴宴。另外五個笨的因沒帶夠油,未能進去赴宴。見《馬太福音》第25章。

  [239]第三章第106頁第10行提到一位來自自由區的弗蘿倫斯·麥凱布。

  [240]耶穌受難會是一七三七年由意大利的保羅·弗朗西斯科·丹內(1697-1775)創建的天主教修會。

  [241]吉尼斯啤酒公司釀造的雙X牌啤酒是供內銷的,三X牌則是供出口的。

  [242]《愛爾蘭天主教報》和《都柏林小報》都是每逢星期四出版的週報。

  [243]《基爾肯尼民眾報》是每逢星期六在基爾肯尼出版的週報。

  [244]鑰匙(keys)與凱斯(Keyes)諧音。

  [245]原文作:K·M·A·為kiss my arse的首字。這是門徒們對魔鬼表示恭順的方式。

  [246]原文作:K·M·R·I·A.為kiss my royal Irish arse的首字。

  [247]原文為拉丁文。法律用語,指欠債者無財物可變賣抵債或作抵押。按剛才在辦公室裡,傑·傑·奧莫洛伊曾向克勞福德開口借過錢。

  [248]達格爾是都柏林以南十二英里處的一道風光綺麗的峽谷。

  [249]拉思曼斯是都柏林的准自治市。藍色拱頂指一八五〇年建立的聖母堂,距納爾進紀念圓柱兩英里。

  [250]指距納爾遜紀念圓柱半英里多的方濟各教堂。由於天主教信仰遭到英國統治者的壓制,方濟各會的神父們于一六一八年在羅斯瑪麗巷建立了一應「地下」教堂。教徒們望彌撒時,假裝到該巷的一家名叫亞當與夏娃的客棧去。為了紀念這段歷史,人們至今仍把附近的一座聖方濟各教堂稱作亞當與夏娃教堂。

  [251]聖勞倫斯·奧圖爾(113Z-1180),愛爾蘭的主保聖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這座教堂在紀念圓柱附近。

  [252]姦夫指納爾遜。一七九七年在和西班牙艦隊進行海戰時,他右臂受傷,後截肢。一七九八年,他與英國駐那不靳斯公使威廉·漢密爾頓爵士(1730-1803)之妻艾瑪(約1765-1815)發生曖昧關係,此事成為當時英國政界一大醜聞。

  [253]見《馬太福音》第13章第3至9節中耶穌對群眾所講撒種的寓言。「有些種子落在好土壤裡,長大結實,收成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三十倍的。」這裡把吐李子核兒和撒種子聯繫在一起了。

  [254]智者派指公元前五世紀至前四世紀古希臘的一些演說家、作家和教師。後來此間衍成為「強詞奪理的詭辯者」的替代語。

  [255]潘奈洛佩是伊大嘉國王奧德修之妻,以貞節著稱。

  [256]安提西尼(約公元前445-前365),古希臘哲學家,犬儒學派創始人。他抨擊社會上的蠢事和不平,並號召人們克己自製。此派人生活刻苦,衣食簡樸。

  [257]高爾吉亞(活動時期約公元前427-約前399),希臘智者派和雄辯家。

  [258]阿凱人指希臘人。古希臘有幾個地區叫作阿凱斯(包括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東部地區)。

  [259]潘奈洛佩·裡奇(約1562-1607),英國貴婦人。一五八一年嫁給裡奇勳爵,後離婚,改嫁蒙喬伊勳爵。宮廷詩人菲利普·錫德尼爵士(1554-1586)曾與她相愛,並為她寫了一組十四行詩《愛星者和星星》(1582)。「星」的就是她。她為人風流,與奧德修那個從一而終的妻子形成對照,正如她的姓裡奇(Rich,意即「闊綽」)與「貧窮」(poor)形成對照。

  [260]拉思法納姆是都柏林郊外一村莊,距都柏林中央區以南三英里。

  [261]唐尼布魯克是距紀念圓柱東南二英里的村莊。

  [262]原文作sophomore,即大學二年級學生。

  [263]原文為拉丁文。語出自維吉爾的《牧歌》。

  [264]指摩西從比斯迦山峰上俯瞰迦南一事,參看本章注[220]。

  [265]耶穌喜歡用寓言來教導門徒,參看本章注[253]。照基督教的說法,李子象徵忠誠與獨立。

  [266]霍雷肖是納爾遜的教名。

  [267]約翰·格雷爵士(參看第六章注[49])的雕像坐落在街心島上。

  [268]弗蘿是弗蘿倫斯的愛稱。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