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SONY的故事 | 上頁 下頁
六三


  競爭雖然也有黑暗的一面,但是依我的看法,它是工業和技術發展的關鍵,這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都是事實。應該儘量減少任何對自由和公開競爭的干預。在這方面,裡根政府關於反托拉斯法的新途徑最受歡迎,因為它重新帶來了更加符合經濟現實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在日本也必須為排除某些不必要的對市場自由作用的約束和限制而努力。必須廢除生意場中的陳規陋俗。我一直在與守舊派作鬥爭,並且還將繼續下去。

  我還要對我的美國朋友送上一句忠告。喬治.肯南曾經把美國的外交政策描述為「尊重法律、符合道德」,我想這在今天仍然是事實,但每個國家與個人一樣,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一些美國人試圖將美國的理想和法律教條應用到世界各地去的想法是錯誤的。

  我想表明的是我們面臨的市場競爭導致了誤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才總是提倡世界各國的工商界領導人保持更多的個人接觸。律師經常勸我們不要聚在一起,他們擔心這樣的聚會可能讓我們捲入反托拉斯的官司中去。我當然很欣賞他們的勸告,但是卻沒有哪一條反托拉斯的法律會說工商界領導人不能和不應該通過聚會來增進相互瞭解。提供適當的人身保衛,由政府出面主持,將會議記錄公佈於眾,這樣的會議將創造增進理解的基礎,而且應該得到鼓勵。英國和日本電子工業協會之間連續舉行的年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已經到了第十九年。在這種所謂「智者集團」的會議以及後來的日美商人會議和1984年的美日顧問委員會中,都採取了進一步發展相互瞭解的重要措施。

  但是為了擴大瞭解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1985年,也就是第四次宣佈所謂「自願」限制汽車出口量的那一年,我頗有興趣地看到美國人採取的粗暴行動。日本的製造商連續三年減少了運往美國的汽車,華盛頓的政府官員,包括貿易秘書,都表示在第四年裡已經沒有必要再加以限制,因為美國的工業已經「喘過氣」來了。美國的汽車廠已經做了改進,他們的汽車已經有了競爭力。

  1984年美國汽車公司的領導人得到的獎金數目巨大,以致報紙上發表社論,把這件事說成醜聞。但是通用和福特汽車公司卻要求增加打著他們的牌子在美國銷售的日本汽車。在原有的限制條件下,一些較小的日本公司得到的出口份額很小,他們急切地希望取消限制,以便他們向美國的用戶出口更多的汽車。通產省的有識之士看到,如果完全沒有限制,每家公司都會盡可能多地出口汽車,結果就會搞得亂七八糟,當出口汽車形成洪水猛獸的時候,又會在美國引起公憤。於是日本政府決定再實施一年的限制,但是將限額增加24%。這是相當大的增額,但是他們知道日本人的競爭天性,如果完全不加以限制那麼運出的汽車將會更多。這次增額給了那些小公司更多的份額,他們的汽車是以所謂「替他人做嫁衣裳」的形式賣給那些美國公司的,例如三菱、馬自達和五十鈴公司分別為克利斯勒、福特和通用公司生產汽車。

  日本政府的聲明在底特律和中西部工業區引起了很大的騷動和憤怒。有些美國報紙發表社論說,日本人即使在沒有正式約束的條件下也應該繼續遵守原有的限制額。國會議員們氣急敗壞地大叫大喊。他們不瞭解日本人的競爭精神。但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有些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卻開始抱怨,不是因為日本人運來了太多的汽車,而是因為他們能夠買得到的日本汽車增加得太少!由於限額的增多,克利斯勒公司進口的三菱汽車比前一年增加了70%,通用公司的鈴木汽車增加了211。8%,而五十鈴汽車增加了141%。這兩家公司和福特公司都提高了他們向美國用戶供應日本汽車的能力。這一下輪到日本人莫明其妙了。為什麼就在國會議員和其他人都在抱怨日本人的競爭時,美國的汽車公司卻在增加進口,而且甚至還在抱怨進口得不夠?

  通過市場競爭,我們懂得了,日本公司,也包括我們自己,有時錯誤地應用「卡脖子」戰術。公司為了追求市場佔有額的增加,拼命地降低價格,有時低到這樣的地步,搞得任何人都不可能從產品上盈利。在市場佔有額的競爭中,只有那些經受得起賠本到底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種做法在有些國家的工商界中引起了誤會和惡感,特別是在東南亞,日本公司不顧當地的體制,把他們的競爭戰術帶到了那裡。然而在汽車行業裡,美國人也加入了日本人的行動,但是如果說他們不是最瞭解市場和消費者的人,那麼我實在不知道還有誰是這樣的人。

  第二十七章

  我們日本人一直受到生存條件的困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腳下的大地每天都在顫抖。我們天天生活在這些火山島上,不僅受到大地震的威脅,也受到颱風、海嘯、暴風雪和春季洪水的威脅。我們的島嶼除了水之外幾乎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原材料,只有小於四分之一的土地是可以住人或者用於耕種的。所以,我們對自然資源非常珍惜。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學會了尊重自然,保護資源,使產品小型化,並把技術視為幫助我們生存下去的手段。雖然我們信仰宗教,相信神靈無所不在,但我們並不把自己看作是虔誠的信徒。我們信仰佛教、儒教、神道和基督教,但是我們也非常相信實用主義。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日本人是天生的神道信仰者,但是卻過著儒生的生活,以基督徒的方式結婚,最後按佛門的規矩下葬。我們的禮儀、習俗和節日浸透了千百年來的宗教傳統,但是我們卻並沒有被各種禁忌所束縛,可以自由地去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從中找出最好的結果和最實用的辦法。

  我們珍視自古世代相傳的很多概念,其中最有意義和價值的概念之一是「不得暴殄天物」,這個詞在日文中讀作「mottainai」,很難簡單地翻譯成別的語言中的詞匯。這是一個關鍵性的概念,從中可以找出有關日本、日本人和日本工業的很多解釋。這個概念表明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造物主的恩賜,對此我們應該懷有感激之情,而絕對不能加以浪費。從字面上講,「mottainai」是不敬神聖的意思,但它的深層卻有褻瀆上天的內涵。我們日本人感覺到世上萬物都是神聖的信貸,實際上只是上天借給我們的,讓我們以最好的方式加以利用。浪費東西被看作是一種罪惡。我們甚至用「mottainai」來表示對很一般的東西的恣意浪費,例如水或紙。一點也不奇怪,我們發展了這個概念,它已經超出了節約和保存的範疇,它成了一種宗教的概念。我知道西方和亞洲的其它一些地方也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這種概念,但在日本它有著特殊的意義。在艱難歲月和自然災害的不斷威脅之下為了生存而鬥爭,試圖用最少的原材料製造產品,這兩者都成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浪費任何東西都被看作是可恥的,實際上是犯罪。

  過去,日本與外界完全隔絕,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資源來對付任何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地震頻繁,大火一次又一次地燒毀了城市的房屋,人們被迫從頭重建自己的生活。我們變得非常善於應付危機。戰爭剛剛結束以後,有些人在日本吃驚地看到日本人怎樣重新建設城市,這些城市在1945年已被炸成一片巨大的瓦礫場。很多人都曾寫到,我們把它看作是又一次自然災害的打擊,就像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殘酷地摧毀了東京一樣,地震震倒了高層建築,燒掉了成千上萬的住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造成了同樣的損失。我還記得1946年那個時候,每天晚上下班以後我從白木屋的臨時工廠步行到東京火車站,大約要走兩公里,一路上看不到一棟樹立的樓房,除了幾個煙囪和商店、工廠的鋼制保險箱堆了一地之外,一無所有。舉目四望,兩公里以內到處都是殘磚碎瓦。成千上萬架B-29超級堡壘對大城市扔下了燃燒彈,對準了集中在那裡的工業目標,這是日本人在規劃上犯的錯誤。我們將近一半的飛機發動機在一個城市裡生產。所有的飛機在兩個城市裡總裝,90%的電子管在三個城市裡製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