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寬容 | 上頁 下頁 |
宗教法庭(2) |
|
很可能它是經過小亞細亞、黑海和多瑙河流傳過來的。繼而它翻過阿爾卑斯山,很快在德國和法國享有崇高聲譽。新教義的追隨者給自己起了個東方名字:凱瑟利,或者說「過純潔生活的人」。苦惱的情緒迅速蔓延,以至在整個西歐,這個詞與「異端邪說」相提並論了。 不過請不要認為「凱瑟利」因此形成了一個固定教派,根本沒人試圖另立一種新教派。摩尼教的思想對許多人產生了巨大影響,而這些人卻又咬定自己只是基督教會的虔誠兒子。這使這種特殊形式的異端邪說非常危險,難以察覺。 有些病菌的體積大得在省級衛生部門的顯微鏡下就能看到,相對來說由普通醫生診斷由這軒病菌引起的疾病並不那麼難。 但是天神庇護我們不受在超紫外線照射下仍然能隱形匿跡的小生物的侵害,因為這些小東西還要繼承世界。 用基督教的觀點看,摩尼教是最危險的社會瘟病,它使組織的上層人物的頭腦充滿恐懼,這在各種精神苦惱到來之前是體察不到的。 這些話不過是些竊竊私語,然而早期基督信仰的最堅定支持者也的確表現出了這種病的徵兆。就拿聖奧古斯丁來說,這個十字軍的傑出勇敢衛士曾經一馬當先摧毀了異教的最後堡壘,但據說他內心裡卻向著摩尼教。 西班牙主教普裡西林於三八五年被燒死了,他彼控傾向摩尼教,獲得了《反對異教法》的第一個試刀鬼的榮譽。 就連基督教會的頭面人物也漸漸被可怕的波斯教義所吸引。 他們開始勸告不懂神學的門外漢不要讀《舊約》,最後在十二世紀還宣佈了著名的條令:所有神職人員都必須保持獨身。不要忘記,頑固的波斯理想很快在精神變革的主要人物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最受人愛戴的艾西斯的弗朗西斯制定了具有嚴格的摩尼式純潔的新修道院條令,為他贏得「西方釋迦牟尼」的頭銜。 但是當自願的貧窮和靈魂謙卑的高尚理想慢慢滲入大眾心靈的時候,當皇帝與教皇的又一場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候,當外國雇傭軍各自扛著鑲有十字架和蒼鷹的旗幟為地中海岸珍貴的彈丸之地拼殺得你死我活的時候,當大批十字軍攜帶從朋友和敵人那兒掠奪的不義之財蜂擁回國的時候,當修道院長豢養一群阿諛之徒深居在窮奢極欲的宮殿的時候,當教士們乘馬撞過清晨熙攘的人群去飽享狩獵早餐的時候,一樁不妙的事情已經註定要發生,而且真的發生了。 毫不奇怪,對基督教現狀的不滿首先產生在法國的一個地方,那裡的古羅馬文化傳統雖然維持得最長,但野蠻卻沒有能夠融化在文明之中。 從地圖上可以找到這個地方。它叫普羅旺斯,包括地中海——隆河——阿爾卑斯山這樣一個三角形。腓尼基人的殖民地馬賽過去曾是、現在依然是這個地區的重要港口,這兒有不少富裕的鄉鎮和村落,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雨水和陽光。 當中世紀歐洲的其它部分還在洗耳恭聽長頭髮的條頓英雄的野蠻故事時,普羅旺斯的民間歌手和詩人就已經發明了新的文學形式,為現代小說奠定了基礎。普羅旺斯人與鄰邦西班牙和西西里有著密切的商業交往,這使人們能夠及時接觸到科學領域的最新圖書,而在歐洲北部,這種書卻少得屈指可數。 在這個國家裡,再現早期基督教的運動在十一世紀的前十年就已趨明朗。 但是無論怎樣牽強附會,這些都不能構成公開反叛。在一些小村落裡,一些人有時含蓄地指出,教士應該象教民那樣樸素無華;他們拒絕隨爵士們奔赴疆場(啊,多麼令人懷念古代的犧牲者啊!);他們要學一點拉丁文。以便自己閱讀福音書:他們公然宣稱不贊成死刑;他們否認「煉獄」的存在,而早在那穌死後六世紀,「煉獄」就被官方視為基督天國的一部分;而且(這是更重要的細節〕,他們不向教會交納分文。 只要一有可能,反對牧師權威的叛逆首領就會被察出來,如果他們拒不改悔,還會被偷偷地掃地出門。 但是邪惡繼續蔓延,最後不得不召集普羅旺斯各地的主教開會,商量採取什麼行動阻止這場非常危險的煽動性騷動。他們的爭執一直延續到一O五六年。 這時已經清楚地表明,一般性的懲罰和逐出教會是徒勞無功的。要過「純潔生活」的樸實鄉民只要有機會在監獄鐵窗裡表現基督仁慈和寬厚的信條就高興不已,如果有幸被判處死刑,江會象羊羔一樣順從地走向火刑柱。況且,一個犧牲者留下的位置總會馬上被十幾個懷抱聖念的新人填補上。 教會的代表堅持要採用更殘酷的迫害,而地方貴族和牧師(由於瞭解老百姓的本意)則拒絕執行羅馬的命令,他們抗議說暴力只能使異教徒以更堅定之心反對理性的聲音,是白白耗費時間和精力。就這樣,兩方面的意見爭吵了整整一個世紀。 到了十二世紀末期,這場運動受到了來向北方的激勵。 在與普羅旺斯隔隆河相望的裡昂小鎮裡住著一位商人,叫彼得·沃爾多。他嚴肅持重、心地善良、寬宏慷慨,滿腦子只想追隨救世主的榜樣,都有些發癡了。耶穌曾經說過,讓駱駝鑽進針眼也比讓富有的年輕人進天堂容易。整整三十代基督徒絞盡腦汁想弄明白耶穌說這話時的確切含意。彼得.沃爾多並沒有這樣,他讀了這句話便深信不疑。他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分給了窮人,然後退離商界,不再積攢新的財富。 約翰寫道:「汝等需自尋聖經。」 二十個教皇評論了這句話,仔細小心地定出條條框框。規定在何等條件下一個俗人才能不經教士指點自己研究聖書。 彼得·沃爾多可不這麼看。 約翰既然說了:「汝等需自尋聖經。」 那麼好吧,彼得·沃爾多就要自己讀一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