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長篇 > 白色巨塔 | 上頁 下頁 |
後記 |
|
在撰寫《白色巨塔》的過程中,筆者花費了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在搜集資料上。 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醫學門外漢,因此採訪之前必須做好功課,若要採訪癌症手術,就得事先閱讀專業書籍,將手術的步驟、周邊的臟器等知識牢記在腦海裡,否則一場採訪也等於白做了。 對我來說,就連醫學術語也考驗著我這個外行人,例如「外科侵襲」(意指執行手術)、「剖檢」(日文意指病理解剖)等,一些難解的術語不勝枚舉。它們之所以困擾我,原因就在於多半的術語是在明治時代由德文直譯而來,並沿用至今,許多時候無法直接由字面上窺得其意。總而言之,在撰稿之前,我得費盡心思在這些工作上,真是一種煎熬。 此外,在法律層面的數據搜集也是出乎意料地困難重重。 這篇作品在昭和三十九年(公元一九六四年)於《Sunday每日》雜誌連載時,醫療糾紛官司仍相當罕見,就連有些當了五十年律師的人,都從未實際接觸過這樣的案例;而僅存的一些判例中,大多數的判決都無法說明原由,因果關係也曖昧不明,讓我時常為此陷入窘境。於是我向法律工作者請教醫療事故以及賠償問題,也為了描寫小說中的誤診事件,向相關人士請教證人訊問、鑒定人訊問、當事人訊問等法庭上的訴訟技巧,最後才得以完成這部小說,描述了這件明明是誤診卻讓醫生勝訴、病患敗訴,如此泯滅人性的官司。 但是,連載完畢之後,許多讀者對判決結果有一些意見,他們認為:「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作者必須顧及小說帶給社會的影響,結局也該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身為一個作家,不可能改變已經完成的小說,但面對讀者們赤裸裸且強烈的建議,讓我不得不反思,身為一位撰寫社會性議題的作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以及小說所帶來的影響力。 相隔一年半之後,我再度著手撰寫《續白色巨塔》(中文版第二十二章後)。但若想找出足以推翻第一審判決的醫療性問題點,以現實的醫療官司常識判斷,好比海底撈針,可能性相當渺茫。當然,醫療糾紛並不是這部小說最主要的議題,但若要透過醫療糾紛官司來呈現人類生命的尊嚴,就不得不徹底研究搜集醫學及法律資料,否則無法著手撰寫。 撰寫小說前的準備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和勞力,和撰寫小說不相上下。在費盡了一番功夫之後,《續白色巨塔》終於完成。之所以能堅持至最後,不僅源自於我個人的使命感,更來自於「撰寫一部具有社會意義的小說」的成就感。 醫療現場必須時時刻刻面對生死,其中的明爭暗鬥、人性糾葛,想必比一般社會要來得更明顯。這樣的環境深深吸引了我,當初寫作動機就是如此單純。我萬萬沒想到,這部作品甫一推出,竟然引起社會上的廣大反響,真是令人喜出望外。至於優劣與否,就交給公正的第三者來作評斷。由於這是日本文壇上首次出現的以醫療為題材的小說,對我而言也是相當大的挑戰,非常慶倖自己能夠經歷這一次的考驗。 能夠花四年的時間完成《白色巨塔》正、續集,我必須感謝在封閉的醫學界當中願意默默指導我的十一位醫生;而在法律方面,尤其感謝真野稔先生、武藤正敏先生和鐮倉利行先生。同時,也借此鳴謝《Sunday每日》編輯部以及秘書野上孝子的大力協助。 昭和五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八年)五月 山崎豐子 (全書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