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總集類 | 上頁 下頁
文選注


  《文選注》,六十卷(內府藏本)

  案:《文選》舊本三十卷,梁昭明太子蕭統撰,唐文林郎守太子右內率府錄事參軍事、崇賢館直學士江都李善為之注。始每卷各分為二。《新唐書·李邕傳》稱,其父善始注《文選》,釋事而忘義,書成以問邕;邕意欲有所更,善因令補益之,邕乃附事見義,故兩書並行。今本事義兼釋,似為邕所改定。然《傳》稱善注《文選》在顯慶中,與今本所載進表題:顯慶三年者合。而《舊唐書·李邕傳》稱,天寶五載,坐柳勣事杖殺,年七十餘。上距顯慶三年凡八十九年,是時邕尚未生,安得有助善注書之事?且自天寶五載,上推七十餘年,當在高宗總章、鹹亨間,而舊書稱,善《文選》之學,受之曹憲,計在隋末,年已弱冠。至生邕之時,當七十餘歲,亦決無伏生之壽,待其長而著書。考李匡乂《資暇錄》曰:李氏《文選》有初注成者,有複注,有三注、四注者,當時旋被傳寫,其絕筆之本皆釋音訓義,注解甚多。是善之定本,本事義兼釋,不由於邕。匡乂唐人,時代相近,其言當必有徵,知《新唐書》喜采小說,未詳考也。

  其書自南宋以來,皆與《五臣注》合刊,名曰《六臣注文選》而善注單行之本,世遂罕傳。

  此本為毛晉所刻,雖稱從宋本校正,今考其第二十五卷《陸雲答兄機詩注》中,有「向曰」一條,「濟曰」一條;又《答張士然詩注》中,有「翰曰」、「銑曰」、「向曰」、「濟曰」,各一條。殆因六臣之本,削去五臣,獨留善注,故刊除不盡,未必真見單行本也,他如班固《兩都賦》,誤以注列目錄下,左思《三都賦》,善明稱劉逵注《蜀都》、《吳都》,張載注《魏都》,乃三篇俱題劉淵林字。又如《楚辭》用王逸注,《子虛》、《上林賦》用郭璞注,《兩京賦》用薛綜注,《思元賦》用舊注;《魯靈光殿賦》用張載注,《詠懷詩》用顏延年、沈約注,《射雉賦》用徐爰注,皆題本名。而補注,則別稱「善曰」,於薛綜條下發例甚明。乃於揚雄《羽獵賦》用顏師古注之類,則竟漏本名。於班固《幽通賦》用曹大家注之類,則散標句下。又文選之例,於作者皆書其字,而杜預《春秋傳序》則獨題名。豈非從六臣本中摘出善注,以意排纂,故體例互殊歟?至二十七卷末附載《樂府君子行》一篇,注曰李善本古詞止三首,無此一篇,五臣本有,今附於後。其非善原書尤為顯證。以是例之,其孔安國《尚書序》、杜預《春秋傳序》二篇,僅列原文,絕無一字之注,疑亦從五臣本剿入,非其舊矣。惟是此本之外,更無別本,故仍而錄之,而附著其舛互如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