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道家類 | 上頁 下頁 |
周易參同契通真義 |
|
《周易參同契通真義》,三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後蜀彭曉撰。曉字秀川,永康人。自號真一子。仕孟昶為朝散郎,守尚書祠部員外郎,賜紫金魚袋。其事蹟未詳。楊慎序古本《參同契》,則以曉為道士。考王建之時,杜光庭嘗以道士授官。曉為道士,亦事理所有,但未知其據何書也。葛洪《神仙傳》稱魏伯陽作《參同契》、《五行相類》凡三卷。 其說是《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云云。今案其書多借納甲之法,言坎離水火龍虎鉛汞之要,以陰陽五行昏旦時刻為進退持行之候,後來言爐火者皆以是書為鼻祖。《隋書·經籍志》不著錄,《舊唐書·經籍志》始有《周易參同契》二卷,《周易五相類》一卷,而入之五行家,殊非其本旨。曉序謂伯陽先示青州徐從事。徐乃隱名而注之。至桓帝時,複以授同郡淳于叔通,遂行於世,而傳其訣者頗鮮。其或然歟?至鄭樵《通志藝文略》,始別立《參同契》一門,載注本一十九部,三十一卷。今亦多佚亡,獨曉此本尚傳。共分九十章,以應陽九之數。 又以鼎器歌一篇字句零碎,難以分章,獨存於後,以應水一之數。又撰明鏡圖訣一篇,附下卷之末。曉自作前後序,闡發其義甚詳。諸家注《參同契》者以此本為最古。至明嘉靖中,楊慎稱南方有發地中石函者,得古文《參同契》,以為伯陽真本,反謂曉此本淆亂經注。好異者往往信之。然朱子作《參同契考異》,其章次並從此本。《永樂大典》所載《參同契》本,亦全用曉書,而以俞琬諸家之注分隸其下。則此本為唐末之書,授受遠有端緒。慎所傳本,殆豐坊古《大學》之流,殊荒誕不足為信。故今錄《參同契》之注,仍以此本為冠焉。 (案:《唐志》列《參同契》於五行類,固為失當;朱彝尊《經義考》列《周易》之中,則又不倫;惟葛洪所雲得魏伯陽作書本旨,若預睹陳摶以後牽異學以亂聖經者。是此書本末源流,道家原了了,儒者反憒憒也。今仍列之於道家,庶可知丹經自丹經,易象自易象,不以方士之說淆羲、文、周、孔之大訓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