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小學類 | 上頁 下頁 |
說文字原 |
|
《說文字原》,一卷;《六書正訛》,五卷(大學士于敏中家藏本) 元周伯琦撰。伯琦字全溫,饒州人。官至兵部侍郎。 明郎瑛《七修類稿》,載其降於張士誠,士誠破後,為明太祖所誅。謂《元史》稱其後歸鄱陽病卒為誤。考徐禎卿《翦勝野聞》先有此說。然宋濂修史在太祖時,使伯琦果與士誠之黨同誅,濂等不容不知。至《翦勝野聞》本出依託,不足為據。瑛所言殆傳聞失實也。 是二書前有至正乙未國子監丞宇文公諒《總序》。《說文字原》之首有伯琦《自序》,題「至正己醜」,而《六書正訛》則無序。意其佚脫也。明嘉靖元年,滁陽於器之重刊於浙中,瓊州黃芳為序。崇禎甲戌,胡正言又重刊之。正言字曰從,海陽人。官中書舍人。工於鐫篆,有《十竹齋印譜》兩集。此二書篆文,即所手書也。昔許慎《說文》凡分五百四十部,其先後之序,或有義或無義,不盡可考。徐鍇作《說文系傳》,仿《周易·序卦》之例,一一明其次第連屬之故,未免失之牽合。伯琦是書又以慎之部分增廿、■、■、亍、芔、爿、■、■、■、■、■、羍、■、■、母、尢、■一十七部。又改皕為百,改箕為其,改危為■,改雲為雲,變其字者四部。刪其飛、兒、■、凶、鹵、矛、■、{山豆}、鼓、白、有、匚、蓐、■、酋、■、■十七部。移其原第,使以類相從,以明輾轉孳生之義,分為一十二部。如「禿」字《說文》從人在禾中,伯琦則謂從木諧聲,從禾為謬;「屍」字小篆一筆三折,屈曲相連,伯琦則謂為傳寫之誤,當從臥人之形,作二筆書之:與慎亦頗有異同。至於以側山為■、倒■為幣之類,訓為轉注,則仍與會意無分,未免自我作古耳。其《六書正訛》,以《禮部韻略》部分分隸諸字。列小篆為主,先注制字之義,而以隸作某某、俗作某某辨別於下,略如張有《復古編》之意。其間如「芙蓉」之「蓉」必書為「頌」、「枝幹」之「幹」必書為「幹」,多牽強而不可行。且全書皆用今韻,而「宜」字則以篆文從多諧聲,移於歌韻。全書皆用小篆,而「香」字仍從古文作{白厶},別注小篆作{黍甘}。如斯之類,尤未免為例不純。大抵伯琦此二書,推衍《說文》者半,參以己見者亦半。瑕瑜互見,通蔽相仿,不及張有《復古編》之精密,而亦不至如楊桓《六書統》之糅雜。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姑存以備一解,亦兼收並蓄之意雲爾。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