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樂類 | 上頁 下頁
韶舞九成樂補


  《韶舞九成樂補》,一卷(永樂大典本)

  元餘載撰。載始末無考。惟據其進書原《序》,自稱「三山布衣、前福州路儒學錄」。又據其門人新安朱模《進樂通韶舞補略序》,知為仁宗天曆中人,其字曰大車。以養親辭官,篤行授徒,自甘嘉遯而已。

  是編《文淵閣書目》著錄,世無傳本。惟《永樂大典》所載,篇帙猶完。首為《九德之歌音圖》,次為《九德之歌義圖》,次為《九磬之舞綴兆圖》,次為《九磬之舞采章圖》。其歌圖以五聲五言相配,所謂平濁、平清者,與沈約、徐景安分平聲為上下以配五音者異(沈約說見米芾《書史》,徐景安說見王應麟《困學記聞》)。與司馬光劉鑒諸家以喉舌唇齒牙配五音者亦異。又以六律、六呂分用,與諸家樂書以十二律相生之次為旋宮七音之次者尤截然不同。然考周德清《中原音韻》所謂陰平、陽平,即載平濁、平清之說也。《周官·大司樂》鄭氏《注》所謂「六律合陽聲,六呂合陰聲」,即載律呂分用之說也。則雖自出新意,亦不為無據。至於准大衍之數以制《河圖》,准太乙行九宮法以造《洛書》,皆起於陳摶以後。後夔典樂之日,實無是文。載所定舞圖,皆根《河》、《洛》以起數,尤不免附會牽合。然數不外於奇偶,奇偶不外於陰陽,《易》道廣大,事事可通,亦未始不言之成理。束晳之補《六詩》,皮日休之補《九夏》,不必其定合於古,要猶存古義於萬一,終勝於側調么弦,導欲增悲者也。則載是書亦不妨存備一說矣。

  其書屢經傳寫,訛誤宏多。如《音圖》第八章「至哉坤元」之「坤」字,據後《義圖》應在第八格,而舊本誤在第七格。又如《綴兆始成圖》中層左右皆闕兩位,據舞用八佾當得六十四人,不應再成以下皆六十四,始成乃止六十。且複綴即始成之位次,後《采章圖》內亦各有黃衣二人之位。則此圖之佚脫顯然。今並校正,使複其舊。其以朱圈、墨圈記舞人之位者,亦間有淆亂,並釐正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