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春秋類 | 上頁 下頁
春秋經解


  《春秋經解》,十三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孫覺撰。覺字莘老,高郵人。擢進士第,官至禦史中丞。事蹟具《宋史》本傳。

  此書題曰:「龍學孫公」,蓋其致仕之時,以龍圖閣學士兼侍講提舉醴泉觀也。覺早從胡瑗遊,傳其《春秋》之學,大旨以抑霸尊王為主。《自序》稱《左氏》多說事蹟,《公》、《穀》以存梗概。今以三家之說,較其當否,而《穀梁》最為精深,且以《穀梁》為本。其說是非褒貶,則雜取三《傳》及歷代諸儒啖、趙、陸氏之說,長者從之。其所未聞,則以安定先生之說解之。今瑗《口義》五卷已佚,傳其緒論,惟見此書。

  周麟之《跋》稱,初,王安石欲釋《春秋》以行於天下,而莘老之《傳》已出。一見而有惎心,自知不能出其右,遂詆聖經而廢之。邵輯《序》稱是書作於晚年,謂安石因此廢《春秋》,似未必盡然。然亦可見當時甚重其書,故有此說也。《宋史·藝文志》載覺《春秋經解》十五卷,又《春秋學纂》十二卷,《春秋經社要義》六卷。朱彝尊《經義考》據以著錄,於《經解》注曰「存」,於《學纂》、《要義》皆注曰「佚」。然今本實十三卷,自隱公元年至獲麟,首尾完具,無所殘闕,與《宋志》所載不符。考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春秋經解》十五卷,《春秋經社要義》六卷,而無《春秋學纂》。王應麟《玉海》載《春秋經社要義》六卷;《春秋學纂》十二卷,而無《春秋經解》。其《學纂》條下注曰「其說以《穀梁》為本,及采《左氏》、《公羊》歷代諸儒所長,間以其師胡瑗之說斷之,分莊公為上下」云云,與今本一一相合。然則《春秋學纂》即《春秋經解》之別名。《宋志》既誤分為二書,並訛其卷數。《書錄解題》亦訛十三卷為十五卷。惟《玉海》所記為得其真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