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書類存目 | 上頁 下頁
古書世學


  《古書世學》,六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豐坊撰。坊有《古易世學》,已著錄。

  是編以今文、古文石經列於前,而後以楷書釋之。且采朝鮮、倭國二本以合於古本,故曰《古書》。又以豐氏自宋迄明世學《古書》,稷為《正音》,慶為《續音》,熙為《集說》,道生為《考補》,故曰《世學》。其《序》曰:「正統六年,慶官京師,朝鮮使臣媯文卿、日本使臣徐睿入貢。二人皆讀書能文辭,議論《六經》,出人意表,因以《尚書》質之。文卿曰:吾先王箕子所傳,起《神農政典》至《洪範》而止。睿曰:吾先王徐巿所傳,起《虞書·帝典》至《秦誓》而止。又笑官本錯誤甚多,孔安國偽《序》皆非古經之舊。如《虞書·帝告》紀堯舜禪授之事,《汨作》紀四凶之過,《九共》紀四嶽九官十二牧考績之事,《稾飫》紀後稷種植之法,《序》皆不知。吾國之法,有傳古經一字入中國者,夷九族。使臣將行,搜撿再三,遣兵衛之出境。則六一翁謂令嚴不許傳中國者,不信然歟?固請訂其錯誤,僅錄一《典》、二《謨》、《禹貢》、《盤庚》、《泰誓》、《武成》、《康誥》、《酒誥》、《洛誥》、《顧命》見示。僅錄附先清敏公《正音》之下,俾讀是《經》者尚有考於麟角鳳毛之遺雋雲。」又曰:「梁姚方興妄分《堯典》、《舜典》為二篇。伏生今文、孔安國古文、鴻都《石經》、魏三體《石經》合為一篇,止名《堯典》。箕子朝鮮本,徐巿倭國本,總作《帝典》,與子思《大學》合。王魯齋、王深寧皆以為最是,今從之。」《考補》云:「姚方興本齊篡主蕭道成之臣,偽增曰『若稽古帝舜曰』七字於『重華』之上,變亂其文,分為二《典》。於建武二年上之。後事篡主蕭衍,以罪見誅,箕子封於朝鮮,傳《書》古文,自《帝典》至《微子》而止,後附《洪範》一篇。徐巿為秦博士,因李斯坑殺儒生,托言入海求仙,盡載古書至島上立倭國,即今日本是也。二國所釋《書經》,先曾祖通奉府君與楊文懿公皆嘗錄得,以藏於家。」顧炎武《日知錄》曰:「案宋歐陽永叔《日本刀歌》:『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蓋昔已有是說。」夫詩人寄興之辭,豈必真有其事哉。

  日本之職貢於唐久矣,自唐及宋,歷代求書之詔不能得,而二千載之後慶乃得之。其得之又不以獻之朝廷,而藏之家。何也?至曰箕子傳《書》古文,自《帝典》至《微子》,則不應別無一篇《逸書》,而一一盡同於伏生、孔安國之所傳。其曰後附《洪範》一篇者,蓋徒見《左氏傳》三引《洪範》,皆謂之《商書》。而不知王者周人之稱,十有三祀者周史之記,不得謂商人之書也。《禹貢》以導山導水移於九州之前,此不知古人先經後緯之義也。《五子之歌》「為人上者奈何不敬」,以其不葉,而改之曰「可不敬乎」,謂本之鴻都《石經》。據《正義》言,蔡邕所書《石經尚書》,止今文三十四篇,無《五子之歌》,熙又何以不考而妄言之也?其辨可謂明矣。今考《明英宗實錄》,正統六年,無此二國使臣之名,則其為子虛烏有,已可不辨。

  又朝鮮今為外藩,其書不異於中國,絕無箕子本之說。日本所刻《七經孟子考文》,其書為中國所佚者,惟孔安國《孝經傳》、皇侃《論語義疏》、而《孝經傳》山井鼎等又自言其偽。至其《尚書》,則一一與中國注疏本同,不過字句偶異耳。然則朝鮮本、倭國本者何自來哉?是又不待證以篇章字句而後知其妄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