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八九 |
|
且說朱仝,正喻令軍卒們點名放錢,又奪了文案的不少帳簿,俱交部下如數保全。又告與眾軍道:「搶的錢谷,按數均分除,補了欠的餉額外,每人賞銀一兩,賞夾錫錢十二貫。所有糧草,俱歸軍用。如果有大王見罪,或城裡林元帥不肯原諒時,皆有朱仝一人擔待。只是俺素日軍規要當遵守,倘如有擾及百姓,侵犯民間的一草一粒,一經查知,即必正法。」 說著,便喝叫兵馬法曹和兵馬指揮官,執了令旗,往所有各營哨傳一回喻。又命中營偏將四員,將所有搶劫始末,進城與林元帥府裡稟明一切,就便請著捉了杜興,也好將來對明帳簿。那四人領了命,去還未久,忽見一衛護軍卒,飛來報道:「外面有鄒將軍,領了人與都尉江天彪特來拜見。」 朱仝聞報,把五縷美長髯拈了一拈,微笑了笑,暗想林冲夙日是為人真正,有違法的必當見罪。遂率著副將提轄等迎接入營,一同至帳中坐定。朱仝拜道:「朱仝犯了罪,二位此來,必有帥喻。」 因喚著牙將等,叫一個周倉模樣,魁梧奇偉的將官來,進門就拜倒地上,二人驚得不知何故,即挽了那人起來,問朱仝道:「仁兄說的是哪裡話?俺等因元帥有令,特來慰問,何嘗有降罪之事。」 那朱仝微笑道:「二位少說。」 即指著那人道:「這人叫小行者李興凱,隨俺已任事很久,現授為東昌府兵馬都轄兼俺行營裡兵馬檢校都監,俺因獲罪,應隨了二位,去轅門請刑,這裡全軍,暫歸他管。倘有個攪薅百姓,忤犯軍規的,盡有此人擔當認罪。」 說著,便有軍健各獻了茶,隨著朱仝便解盔甲,意思要隨著就走。鄒閏攔道:「仁兄差矣。俺等此來,實為慰問,內中原委,已早有軍卒們報知詳細。元帥和我十分震怒,現已將杜副轉運使留在營內,元帥命俺和江天彪賢弟,特此請示。俺們大營,至今也未見糧餉,他等二人,必是舞弊。擬問明兄長時,請示大寨,眼今這軍務吃緊,朱貴一走便是一月,糧餉也並不發放,俺在營中,十分焦急。昨日有高唐催餉,蔣敬參謀亦來催問,連河路各水軍等積欠軍糧,已將二月。我部下各營裡,也還可恕。那各山各寨的軍糧,哪可欠的?若這麼貽誤軍機,理應何罪。」 朱仝也咬牙叫駡,對鄒閏道:「既然如此,元帥是怎的吩咐?」 江天彪道:「俺家姊丈,也沒有怎的吩咐,只恐是將軍生氣,叫我等來特為勸慰。眼今又軍務吃緊,聞知李袞在館陶前軍裡不甚得利,又防賈奕來取臨清。故命著我等來看望將軍,有了軍糧,刻即回去,該發與前軍的,趕急發放。莫為著這事誤了大局。」 朱仝亦轉怒為喜,即命軍中置備酒宴,二人亦不便推卻,一邊酌酒,朱仝述道:「這事也非是洒家故意如此,只因要不是恁的,各路軍心,已然渙散。倘如有一些兒不穩,那還得了。」 二人亦諮嗟慨歎,久知朱貴懷有異心,只是又不好明說,江天彪道:「小弟看了那人的相貌醜惡,內藏奸詐,不知大寨卻怎麼重用他?又有杜興,也俱是一流人。各地人民誰不怨恨?」 朱仝也拈著長髯,太息不置。飲至日暮,二人為回去報命,即欲告辭。朱仝送著道:「俺今也不進城去拜元帥了,只求二位代我稟明,小兄于黎明時分,起行回任。李袞那裡,亦必要差人去解送糧餉,只望元帥稟明大寨,大王若必要降罪,俺亦擔當。」 二人都笑了說道:「大量也沒有那事。」 說畢拱手,二人于營門以外,各上了馬,一直往元帥府來。 且說林冲,一聽了二人稟報,知道朱貴不存好意,又想了昨日夫人囑告的言語,當時氣的火星亂冒,即叫鄒閏等,立命著參軍曹署疊了公文,差人往大寨稟投,又問本軍何日發餉。那宋江見了信,如何發落,且不細提。 單說朱仝,自別了鄒閏等回營歇息,又命軍卒于營的四周圍,巡邏放哨。一更之後,萬籟無聲。二更以後,見一顆冷淒淒的月色,照著窗帷,好象軍卒在那裡訴苦。朱仝亦望著月亮,若有所訴。一時因神思不寧,欲待睡下又睡不安,遂回至寢帳裡,攜一本書,和衣仰臥。一面觀看,聞營裡走更的擊著析鼓,附近村落隱隱雞鳴,正自凝神,忽中軍帳子外,一聲響亮,隔隙一看,見一個紫衣壯士飛步入來,一手執著一口朴刀,朱仝一驚,唯恐是行刺之人,隨將蠟燭謔的吹滅,伏身於寢門裡面。將才蹲下,那人已飛身闖入,不期朱仝一把捉住,撲通一聲,按倒在地。急向著帳外道:「有賊,有賊。」 一言未竟,已早有李興凱率領軍校們進來縛住。那人也面不更色,只望著眾軍校微微冷笑,朱仝問道:「你這漢子,與俺有甚的仇恨,來此行兇。」 那人冷笑道:「不用細問,俺今已不能成功,甘願速死。」 朱仝笑道:「誰要殺你?俺與你遠日無冤,近日無仇,平白無故,不斬無名之鬼。你既行刺,必有所為,敢問閣下姓甚名誰,所奉是何人所差,與俺朱仝有何仇恨?壯士若一一告我,我雖不死,因著有這番指教,也好悔悟。壯士也不為白來,朱仝也感激不盡。」 因喝左右,把縛的繩索子一一解去,親手移過一張椅來,強納著那人坐下,笑著問道:「壯士明說,下官要實可殺時,必當就戮。壯士就拿俺首領,前去獻功,俺不是惜命的。」 說著便把樸刀遞與那人,那人也萬不承想,這般大度,頓一頓腳,道一聲咳,跪伏於地上說道:「將軍仁義。俺實是不知道。小人因一時懵懂,受人愚惑。不想將軍這般大度,幸而被捕,不然也傷了好人。」 朱仝挽著道:「不要如此。你受的甚人所使,快與說來。」 那人叩頭道:「俺不相瞞,俺本是洛陽人氏,姓袁名大成,表字碩甫,自幼因使槍刺棒,好打人間的不平,又能以飛簷走壁,陸地飛騰,有人送外號,叫小狸奴。只因在曹州路過,有人薦舉,說梁山眾好漢待人義氣,叫俺也撞籌入夥。不想山中無法安置,叫俺於中軍帳裡作個校尉,後來試武,將俺又補了虞候,又賜了校尉,口糧十分厚待。即日有朱貴,見我武藝出眾,將我又調在中軍為教練使,日日又賜酒賜肉,賜些個金銀緞匹,作為心腹。每日又和俺講論,將軍朱仝與林冲兩個,忘恩背義,蓄意謀反,如今於東昌臨清一帶,貪婪肆惡,荼毒百姓。大王寬厚,反授以重大兵權,行安撫事。可憐那億萬生靈,遭其漁肉,甫能夠一個仗義英雄,殺了這兩個鳥賊,與民間除個害。俺一時奮激,飛躍而來,不期險一些傷了好人。」 說到這裡,把一旁軍校氣的,個個都搓拳磨掌,箭拔弩張,更有一人,突出一劍,過來就舉手亂搠。這名教英雄好漢反蒙了萬惡之名,豎奸奴倒作了大王親信。將眼見人心渙散梁山破,天未亡之自滅亡。後事如何,下文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