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舉八十二斤鑌鐵雙錘,劈面便打。史進往右面一閃,分心便刺,元霸也不慌不恐,用錘一架,聽當的一聲響,槍的鐵杆已打得彎彎曲曲,像一條曲蟮一樣,史進大驚,震得那兩臂生疼,撥馬便走,不由得暗暗稱讚,果然是趙王再世,稱他為神力將軍實不虛傳。因從一小將手裡奪了條戟,回馬再戰。元霸因無心戀戰,手舉雙錘,向西逃去。隨護有黃成、柳錦並赤髮虎秦效忠等,殺一條血路便走。史進也即時下令不必追趕,收拾人馬,接著有參謀李老侗部引著大隊已到,休息片刻,引軍往汶上縣來。 單講秦明,夜裡因大獲全勝,收穫了軍器糧草、旌旗馬匹,並俘虜四百人,降軍有一千餘眾,這時亦正與楊志合兵一處,綁縛著一熊一狗,解回汶上縣。命前軍樊小乙報入城去,有武松、王小二並兵馬提轄官機靈狗魏鐸等排列隊伍,迎至城外。武松都把了下馬杯,放了得勝炮,打著得勝鼓,史進亦隨後趕到,各述那遇敵之事。人人喜悅,個個歡欣,一同至軍政司中大廳入坐,大吹大擂,大排筵宴,各述那李元霸錘果真厲害,此人若武藝再好,萬人也不能抵擋。因請那蔣敬修書,先往大寨報捷。一面把各人功勞記入功勞簿,等候大寨升賞。簿上因只少李逵,尚無捷報,楊志說道:「俺今有大寨命令,與金鄉李兄長齊來助戰。何事李兄長尚無音信。」 蔣敬笑著道:「料無妨害。敵人因被我殺的山窮水盡,李逵是不殺淨了不回營的。」 楊志道:「雖是如此,弟尚有要緊的言語尚未交代,也須把李兄請來。」 武松道:「這事容易。」 因啟請黃信道:「煩請將軍走這一遭。一來為慰問李兄,二來為犒勞軍士。」 黃信答應。武松又點派樊小乙、魏鐸兩個,帶著犒賞,即刻起身。隨又將熊狗三人捆至階下,武松大喝道:「反復之賊,你等也知被擒麼?」 遂喝命左右道:「與我都推至西郊,碎屍萬段。」 楊志攔阻道:「哥哥息怒。俺因有公明哥哥鈞旨,尚未與大家宣讀,他等也不必加誅,顯我小氣。」 因請將他三人各加枷索,都推入牢營裡,聽候發落,並囑告王小二道:「小心監管,也不要餓瘦了,都不好看。」 隨又將小軍叱退,然後說道:「俺今為花石綱事由此經過。所部人馬為交與蔣參謀各處填防的。因目下各山寨皆已結合一氣,有林朱兩大使各方遊說,現在與本寨結盟,稱為弟兄的共有六處。一處是賽存勖王再興,現今在滄州鹽山靜海一帶立為燕王,部下有五七萬眾。一處是火蠍子高二虎,現今在燕山薊州自立為無終國王,因有個火葫蘆是宗寶物,在陣前揭了蓋兒,能放火燒了人,因此又稱為火葫蘆王,部下有十萬余眾。一處是陸地虎高托山,現今在河北大名府一帶,聚集有十餘萬眾,自稱為廣平王。一處是小蜈蚣張迪,現今在青州府大孤山,自稱為後齊王,佔據有六七州縣,連大峴山、永福山、蓮花山等處,俱都紮有寨柵,鎮日價打家劫舍,搶州奪縣,部下有十余萬人,日日操練。一處是河北大王楊進,年才十六歲,手使一柄流金鐺,有萬夫不當之勇,聚集有五六萬人,在衛輝府獅子營,稱河北大王。一處是靠山王丁進,此人與楊進武藝不相上下,手使是一柄純銅杵,重有二百斤,自號叫賽韋陀,亦聚有三四萬眾。又在這六處以外,有二龍山的、清風寨的、小孤山的、桃花山的、斑鳩店的、白虎山的共計有九個小寨,皆已降順。公明哥哥好不喜悅,所賴有林大虎去各山遊說,定明於七月二十日聯盟歃血。所為是各守疆土,不相爭攘。唯尚有一宗困難,盟主是誰?歃血在什麼地方?來往商量,沒有結果,後來有丁進那裡使人來說,今歲花石綱在禽石花鳥外有一座珍珠寶塔,乃奉著趙頭兒旨意最要的物件。此物為無價之寶,有誰要奪得此物,便為盟主。」 武松道:「這有何難?俺今與楊兄長去,帶領人馬一陣劫殺,怕他有什麼珍珠寶塔不能到手。」 楊志道:「不是這話。俺今有軍師密劄和大寨軍令。」 因命牌軍前去,從城外本隊裡取了令箭、文書並吳用密劄來,楊志讀畢,又詳析解說道:「如今本寨正欲與張仙訂盟,留此四人正好作質。叫他把大汶口甯陽縣讓歸我管。大寨已早有分派,叫張順哥哥去鎮守,大汶口楊雄哥哥去守住,甯陽要我和武二哥哥、李逵哥哥由此啟行。哥哥要扮作行商模樣者,一齊到蘇州府墅滸關去,其餘水路,眼今有水軍各頭領各分各段,在南陽湖徐州府淮安關及揚州府鎮江等處,以至由杭州起碇,在嘉興府、蘇州府等處,各處都佈置停妥。此次因各處山寨為爭盟主,都要去劫,不知那供應船隻專走水路。各寨因缺少水軍,不知地理,唯有我梁山泊裡有此長處。有軍師公孫勝也要下山,據說他親往杭州要走一遭。又那日推測說我等要奪了寶塔時,遠在淮安府,近在徐州利國驛,或芒碭沛縣等處,決必有一場大戰。軍師已啟請五虎上將軍分路防備,沿路有戴宗哥哥與時遷哥哥探報消息。鎮江是魯智深哥哥一人擔待,有軍師說如此如此,可以到手。」 武松大喜道:「原來這樣。」 因就與蔣敬兩人交割軍務,只候那李逵來到,即刻起身。 且說李逵那日,把敵軍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直殺至甯陽界,方才止戰。接著有黃信趕到,接入中軍,有周洪、劉大猛進來參見。黃信喝著道:「一齊綁了。」 左右有魏鐸、樊小乙一齊答應動手,李逵哭著道:「多仗哥哥,險些我黑鐵牛被他刺了。」 因就將遇刺一事告知黃信,黃信大驚道:「反復小人,真該萬死。」 因命將二人監下,犒賞眾軍,李逵又道:「俺今有一把家生,好是了得。」 說著抽了佩刀,柄上有五個獅子,削銅剁鐵,毫不費力,李逵把來歷一說,黃信笑道:「是你福氣。」 因命將寶刀收起,放炮起身,只留有一千人馬,命魏鐸、樊小乙在此鎮守,其餘人馬,俱回汶上。蔣敬于城內聞報,接至南郊,一同至大廳擺宴。次日又治備酒筵,與武松、楊志、李逵等三位餞行,一齊都帶了盤纏,改扮起行,武松是行者模樣,于路無話。這日已來到鎮江府,尋了客店,三人打火。此處因有個岔路,若欲乘船,由丹陽常州府以至無錫縣,是一條路。若坐江船,由高橋大港以至江陰縣,是一條路。三人都不得主意,正欲往江邊尋問,此處有哪個頭領在此駐守。忽見有背後一人,拍楊志一掌道:「你好大膽!在此要商量何事?」 三人回首看時,只見說話那人是一個道家打扮的,身高有六尺五寸,團團的淡黃臉兒,熊腰虎背,三綹黑髯,不是別人,正是入雲龍公孫勝。武松打一個問訊道:「阿彌陀佛。軍師是幾日來的?」 公孫勝道:「你等可真是大膽,這裡是勝捷軍的汛地,軍中有一個都監,外號叫活閻羅顏坦,手使一把開山斧,能征慣戰,好不厲害。你等又打扮不一,有僧有俗,被他要盤查遇見時,豈不誤事?俺今與林大虎兄弟往富陽去,那裡有一個英雄,請他相助。」 遂別了三人道:「你們分著路走,這樣可不是耍處。」 李逵大叫道:「別走,別走!我們往哪條路去是正路呢?」 公孫勝道:「由丹陽去那裡有陶宗旺、樂和挨店唱曲,滸墅關上有李忠、石勇賣藝。此去坐船,有童威、童猛都在。路上只不要答話為要。」 說著作辭而去。三人亦趕緊買船,投著常州府,不在話下。 單言公孫勝,自別了三人後,會了林大虎一同往富春縣來。單說富春縣,本縣在余杭之南,錢塘江北,漢稱富春,晉改富陽。此處因有個英雄,姓方名天壽,外號叫八臂哪吒,自幼因厭文愛武,好使槍棒,專意與江湖好漢結識相好,為因是家產豪富,不願出山,那年因彗出奎婁,蔡京小太子少保被謫,居杭聞人都道他名姓,特備了重禮去請。童貫也屢次遣使延他為兵馬團練使,意欲與金人會合,大舉攻燕。方天壽道:「這真胡鬧。朝廷以信義為重,盟血未幹,哪可妄動。蔡京為當朝奸相,罪大惡極,俺今要前去助他,無異於助紂為虐。」 因此都辭謝不去。這日因方臘佔據州縣,有兩浙都監團練使叫蔡遵的,亦備了重金來聘。說現有睦州人方臘,左道惑眾,義士要不肯出去,此亂難平。方天壽道:「俺與方臘兩個同族兄弟,他若有不軌,則該遭國法。俺去與同族交惡,外人要知道此事,豈不笑我是自己滅族嗎?」 因亦力辭著不肯去,不想就因著不去,觸犯了一個軍官。那人是誰?乃過街老鼠張三一個阿舅,姓陳名老妥,外號叫滾刀筋。此人為杭州應承局管送花鳥的禁軍統制,因他是朱勔父子寵倖之人,手下有四個牙將,一叫錦毛犬石青、一叫小羅成安保、一名叫活猴子馬龍友、一名叫滿天飛常德勝,往日因解送花石綱及內用花鳥禽石、御用的珍玩物品,屢屢赴京,很是出力,一路的官民人等受盡欺壓,有觸犯的立時以大不敬罪拿交官府,因此那京杭路上,誰不畏懼。這日因聽有人說富陽有方天壽是個好漢,有當今蔡太師、童太保都遣人禮聘過,如今上司也要去聘,陳老妥大怒道:「有這事嗎?」 進來與朱勔說道:「恩主在上,莫信謠言。什麼好漢,無非是家有資財,朋友標榜。恩主要聽信這個,據我這耳裡聽的人數多了。」 朱勔道:「你知有幾個好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