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二三


  劉大猛聽了這話,又愧又悔,又心裡好害怕,心說吳用果真是智謀過人,不愧是智多星。一頭思忖,強耐著一顆心無精打采的,一一依順。外面又有些兵馬重重圍住,原來也都是李逵部下人馬,因奉了軍師將令,都從打玉山集撥到這裡。所為在斜谷驛會合,秦明直破那敵人大寨,周洪因不知有變,還正于斜穀驛北埋伏等候,只盼那秦明敗退,好去劫殺。等有多時,只見有兵馬遠來,探馬報說不知有多少人馬,軍前有兩個大將並馬而來。周洪聞報,驚愕不定,走近一看,乃李逵、劉大猛並馬而至。周洪一看,已知有變,心裡有若多盤算只叫得苦疾來。于馬前施禮,迎見李逵,劉大猛心中更是難過,兩人也不及過話,只各會意。李逵於馬上吩咐,將所有軍卒們收歸一處,一同往斜穀驛來。

  時有初鼓,無何動作,二鼓有探事軍卒飛馬報道:「敵營也不知何故,掩旗息鼓,自西面渡了來。」

  李逵大叫道:「好了,好了。等他都渡至河邊,洒家要一聲炮響,都要放箭。」

  眾人都領命答應,各各預備並隱于綠樹林裡,偷眼瞧看。只見有一員大將,頭戴烏盔,身被烏鎧,跨下是烏騅馬,馬前鋒大將軍倪道南,左有董升,右有徐慶,各帶是手使兵刃,率領軍卒慢慢渡河。前軍才到得東岸,中軍正渡,忽聞黑樹林裡一聲炮響,左是周洪,右是劉大猛,兩人於這個夾空兒已難分辯,自量又本領不及,不能反抗,就混在軍卒裡不敢露面,驅令著軍卒放箭。又一聲炮,李逵亦一聲呐喊,擋住去路,舉斧也不問名姓,迎頭便砍,右邊有徐慶敵住,鬥了三合,撥馬便走。那時那林裡亂箭,如雨點一般飛過河來,軍卒都正在渡水,又無燒火,有過岸的拍馬往東南便走,在河內的淹死大半,有還在河的西面未及渡的,一齊都驚恐亂竄,其餘人馬護裹著倪道南,一頭往南面跑著,只叫得苦。行無數里,前面又有些人馬亦無燈火,嚇得那倪道南道:「俺真苦也,不爭倒中了武松埋伏之計,今番我性命休矣。」

  剛正要退,只見是本營旗幟,過去詢問,乃大營李元霸率領著大隊人馬要殺往汶上去。兩人于馬上會見,李元霸道:「周洪都怎樣埋伏?」

  倪道南回道:「論他計策,卻也行得。只是俺經過斜穀驛,那裡有李逵人馬劫殺一陣,軍卒已虧折大半,所喜還未來追趕,即今我仍宜紮駐,等候秦明,元帥直取南城,萬無貽誤。」

  李元霸道:「如此甚好。」

  當下二人分手,一個引人馬往北,一個把人馬紮住,等候迎敵。等至多時,忽見有李逵追至,出來迎戰,卻見有周洪、劉大猛兩人在內,不由得氣急罵道:「反復賊子,何顏見我。我拿住你倆時,碎屍萬段。」

  二人也並不答話,各仗手中兵刃,直取倪道南。一個用鋼矛搠入,一個用鑌鐵大錘迎頭蓋頂的打來。李逵也揮著雙斧,三人丁字角,一場惡戰。嚇得那董升、徐慶趕忙救應,軍卒因敗過一陣,哪敢戀戰,人馬都往後退卻,且戰且走,今暫令他等對打,擱下慢表。

  單說李元霸,自別了倪道南後,直取汶上縣。果然是一路平順,毫無阻擋。因想那兩熊兄弟果然妙計,兵至城下,喝命屯駐。忽見有軍卒來報,城有紅燈,不知是怎的用意?李元霸大喜道:「如此甚好。二熊是定的暗計,懸此紅燈。」

  因喚令軍卒去東西打探,再來回報。自己也騎在馬上,察看城池。果見有三盞紅燈,又見有一盞白燈,剛才系掛,軍卒都大聲喊叫,城上得知你等是曉事的,開城投降。說著城上有人張起燈火,簇擁著熊老六立在城上,左右有都監牙將牌軍護衛,武松也假作樊小乙,立在身後,熊老六道:「你等有誰去出城擒了此賊。」

  眾人因不知是計,只想要爭功賭勝,顯顯武藝,先是一牌軍應諾:「末將願往。」

  次又一牙將說道:「末將不才,也願與牌軍同去擒此賊來。」

  武松攔住道:「二位且住。眼今有武將軍、蔣參謀都去打仗,我等是守城之將,哪可離城,若要制敵,現在有楊志將軍還在城北,何不就啟請他來,助我一陣。」

  二將因這話提醒,止住了步。熊老六怒道:「這廝可惱,俺今有軍令出戰,誰敢攔阻。」

  遂叱問武松道:「你是甚等樣人,敢阻軍令?」

  武松道:「俺奉武將軍將令,為鎮守汶上縣兵馬提轄使,恐怕有失,所以諫言。」

  熊老六叱道:「俺這裡不用你,你且退出。」

  遂吩咐二將道:「你等出城,俺於這城上擊鼓,親自助戰,你等要無俺軍令,不許退回。」

  二將因不敢違抗,只得出城。武松因怕露形跡,又恐因城門啟閉,撞入敵人來,思惟至再,此時又防著熊老六,不好脫身,急中生智,只見那二人出去,揭了吊橋,眾人都城上觀陣,不及注意。武松就轉至敵樓,只見有千斤閘板,兩邊有大石系著,相看半日,用力要移,這石頭固甚容易,但閘是兩端鎖住,懸在半空,先放一頭。想著那閘板下去,必是斜著,倘然要因此掛礙,反致誤事。看了半會,一手把東面鎖子先行挽住,一手將石頭推去,揪住了鎖,行了幾步,那鎖是等長等短曾無餘富的,再揪了西面鎖,兩臂都已經伸直,用著全力,狠命的往下扯,一足在地上獨立,像丹鳳朝陽的形式,一足把西面石頭用五個腳指頭盡力勾翻,只聽有嘩啦啦震天徹地價嘣的一聲,嚇得那守閘軍卒飛報縣衙,說南門千斤閘無故的自落了,慌的那王小二道:「這可不好。」

  遂先至縣獄裡,看看張休,又喚個當案孔目,寫個告急文書,親至北城齎與楊志。策馬又繞至南門,看那閘板,只見那熊老六道:「這閘怎的,你等誰有臂力托上閘來。」

  只見一小校頭領,姓魏名鐸,外號叫機靈狗的,這人在毛江部下頗有武藝,今任為兵馬提轄鎮守汶上,身高有八尺以上,虎背熊腰,兩臂有七八百斤膂力,手使一杆雙股托天叉,進前與熊老六道:「末將要有個助手便可托起。」

  熊老六道:「如此甚好。有誰還可以助他。」

  剛正回顧,一心因恐怕敵人進不得城,只見有樊小乙道:「末將幫助。」

  二人都來至敵樓,魏鐸心實,將要提鎖,武松來止住說道:「不要動手。」

  當時將原委說明,露了名姓,魏鐸下拜道:「原是如此。將軍要恕我愚直。」

  當時議定,二人又轉身回去擒了熊老六。小二與眾軍說道:「他的罪惡實該誅戮,你等是梁山舊人,俱不連帶。」

  眾人都叩謝武松。當時又聽著城下軍士一陣大亂,原是楊志在營,因見了文書,勃然大怒,趕緊就部引人馬殺至西門,首先一將被楊志一槍去刺中左脅,登時落馬,敗軍都退去,報告剛至南門,楊志已自後殺了來,逢人便刺,遇人便砍。一時將元霸殺得退出五里,楊志還往前追趕。只見有一人斷後,正是李元霸。楊志也不問名姓,一槍刺入,不想那錘的力大,咯的一掃,震得那楊志兩臂麻了半天,虎口都幾乎震裂,叫聲休走,一槍又刺了過去,兩人在黑孤影裡戰了多時,只見有小軍喊叫元帥留意,這裡有敵人埋伏。說著,左有秦明,右有黃信,自西往東沖了來,劫住李元霸,三人又苦戰四十合,不分勝負。楊志也奮力追趕,揮令軍卒們掩殺過去,約殺有七個時辰,東方已亮。元霸因不敢戀戰,連人帶馬,滿身是汗,退出有四十餘里。東方大亮,收拾人馬,共計有六百餘人,還有傷殘的大半,欲向南去,又恐有伏兵劫路。李元霸道:「不想俺中了二熊這條奸計。」

  當時與眾軍商議怎樣造飯,眾軍都道:「糧草都拋在程村。這時也就向民家將就一頓。」

  遂投往東北去一所村落,民家都畏懼殘兵已經逃走,拋下糧米,眾軍都各處翻掠,有錢拿錢,有狗宰狗,正然都喂馬造飯,忽聽有數聲畫角鑼鼓齊鳴,當先史進,為因是巳刻劫營行經此地,聞將有敗殘軍馬在此村內,傳令把四圍堵住,自領著一哨人馬殺入村來。敗軍都喊說不好了,這裡也中了奸計了。人不及甲,馬不及鞍,本來又正是熱天,史進把一杆長槍左右亂刺,殺了個東歪西倒,滿地橫屍。李元霸聞報,與手下四名勇將,一名黃成、一名柳錦、一個叫小張飛袁克紹、一個叫赤髮虎秦效忠,並本部都監牙將張成、趙虎等四十余員猛將,一齊上馬。先是袁克紹手執大刀,奮勇殺了來。史進往右邊一閃,橫使一槍,刺落馬下。接著是張成、趙虎五名猛將,俱戰無三五回合,死于馬下。其餘小將,哪敢上前。黃成亦舉鞭來打,意思要殺開血路,出村逃走,不期有亂石當路,馬失前蹄,史進又趕來,一槍刺倒地上。李元霸大怒道:「反賊休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