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二 |
|
吳德搶回道:「那何用問?定然是渴望這裡,如大旱仰望雲霓,唯恐去得晚了,不得蘇息。」 宋江和眾人說道:「這也作難。我等要各城駐兵,因為百姓至重,前去撫恤。倘後有官軍問罪,或遣派太守時,怎的對付呢?」 包亥民俯伏道:「大王差矣。大王以替天行道為主,安民保境為歸,四海蒼生莫不企仰。即如小人等,現正於水深火灼之中,只有大王能登之衽席之上,萬望以百姓為重,救民水火。」 朱武亦自旁言道:「官軍太守,有何可畏?就讓有國家柱石、命世奇才,都埋在草萊間,哪個見用了?就派太守,也必來害人蟲。哥哥不用慮,小民都這樣尊戴,天心民意,萬不可違。」 包亥民道:「大王要不派頭領,合郡的裡正社長,必都要來了。小人因啟請不去,也無顏回去了。望大王賜個死!」 說著假意號哭。幾人都伏地拭淚。李逵急了道:「直娘的纏障人!哥哥不派人,我鐵牛利個市!這幾時我兩個鐵傢伙都幹鏽了。」 宋江笑了笑,吩咐說道:「你等先回。這裡我即必派人。」 吳德等叩頭稱謝。吳用道:「糧草可必須籌備。」 包亥民道:「那個極易。」 遂將出一個手折呈與宋江,展開看時,乃措籌糧草的節略。宋江大喜,即日叫孔宣分路調撥人馬,蕭讓去撰擬告示,金大堅、侯健篆鏤印信,製備旌旗。 次日升帳,點馬軍大驃騎將軍兼先鋒使美髯公朱仝,率領馬軍一千駐守凌州,為忠義軍凌州留守使;雙鞭將呼延灼為忠義軍大驃騎將軍,領馬軍三千駐防城外,任抵擋官軍、緝捕盜賊、維護地方之責;以插翅虎雷橫為副將,領步兵二百名,兼軍務觀察使。次又點大驃騎將軍兼先鋒使青面獸楊志,率領馬軍二千進駐東昌府,為忠義軍東昌留守使;金槍將徐甯為忠義軍大驃騎將軍,領馬軍五千駐防城外,任抵擋官軍、緝捕盜賊、維護地方之責;以混世魔王樊瑞為副將,領步兵二百名,兼軍務觀察使。次又點探事馬軍頭領矮腳虎王英,率領馬軍五百名,速往東平,為忠義軍東平留守使;以馬軍大驃騎將軍兼先鋒使九紋龍史進,領馬軍三千,駐防城外,任抵擋官軍、緝捕盜賊、維護地方之責;以鼓上蚤時遷為副將,領步兵二百名,兼軍務觀察使。 吳用因說起滄州、濮州、嘉祥等縣,亦須派兵;汶水一帶,亦須有水軍駐守,方無疏懈。宋江大喜,遂又派水軍大將軍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各帶水兵一千名,分配小船,巡行于汶水之上,遇軍事緊急機密,與馬步各將軍頭領聯絡走報。又派黑旋風李逵、赤髮鬼劉唐、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病關索楊雄、拼命三郎石秀,各領帶馬步兵二百,喬裝易服,分佈於濮州、兗州、鄆城、萊蕪、定陶、嘉祥等處,相機動作,殺贓官,戮惡霸,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分撥已定,由軍師公孫勝擇定吉期,裴宣亦寫得告示,分送各寨,各依撥定次序依次下山,不得有誤。此時又正值夏初,天氣清和,綠蔭初密,麥風正暖,野草初肥。軍卒以逸久而驕,靜極思動,巴不得有個機會出去走走。因是都高高興興,歡喜之至。宋江與吳用兩個置酒餞行,勖免許多言語。眾家頭領亦俱于起兵之日,把盞餞別。 當先一隊為矮腳虎王英,宋江囑告道:「吾弟此去,務宜謹慎。俟諸般安置就續,好送我義妹赴任。」 吳用亦特為囑告道:「你的大病,便是一個色字。此去與史家賢弟同心戮力,多多謹慎。你現作管民官吏,不比衝突打仗。如有舛錯,我們梁山名色須不好看。」 孔宣亦囑咐說道:「那裡有為難案牘,須問孔目;民間細瑣,要問紳士。」 王英都一一應諾。宋江又道:「史家賢弟,愚兄也不必囑告,行院裡人沒有好心。愚兄與你,都受過揶揄的。只有毛江,宜早為處置了。那廝兒大弄,必想要與我為對。或剿或撫,都但憑兩兄弟商議作主,早來回報。」 二人都諾諾答應,領眾拜辭。一時有三聲炮響,旌旗搖動,刀矛並舉,只見有凌州軍馬、東昌軍馬,並楊雄石秀等喬裝軍隊,數聲畫角,相繼下山。王英與史進、時遷領隊前行,辭了眾人,一徑往東平府來。 話分兩頭,且說東平府近日有賽夷吾王大化出頭主事,雖當亂後,治了個四野平安,萬民樂業。一面與濟州軍都統制去了加緊公文,請兵剿匪,並請著申奏朝廷,早派太守;一面與裡正社長等秉公辦事,此後就無有官府,亦無妨礙。又按著鄉村保甲守望相助的成例,各鄉自衛,城內亦聚合民壯,訓練士兵,修補城垣,密防盜賊。商民因得以樂業,均極感戴。只恨有包亥民等,勾串著提刑劊子褚必亮等,心懷不良,屢圖破壞。 這日又得遇梁山派為紳士,便一發得了意,連日又吹了風去,說梁山忠義軍不久將至,商民要能將王大化綁縛送去,必有重賞。又說有梁山委派他作知府,大軍一到,即可上任。眾人因不知高低,怕他要真個如此,小民吃苦,遂聚集不少人來問。大化又見有幾個買賣家也都去王家詢問,大化笑著道:「我都不怕他等。要不怕王法,便去通賊。昨日有濟州官軍齎了批文來,大隊人馬不久就到,跳樑小丑,有何足懼!你等都各安生業,勿得驚恐。」 眾人散後,大化又自領女兒麗娘、娘子寇氏,故意為表示鎮靜,往九天玄女廟燒一回香,又故在州橋邊熱鬧處行走一回。人們因見他這樣,安靜兩三日。大化心裡委實焦慮,日夜裡念盼官軍,全無信息。 這日有西鄉里正來議公事,並防備梁山之法。二人正說,只見有老掏灰吳德之子,名叫吳順的,驚惶失色地進來稟道:「相公不好了,阿爹要反!」 又氣急聲嘶地道:「相公快躲避,賊都到了。」 大化搖搖首,不叫他說,並喝命老院公拉他退去,回頭再講。裡正驚疑道:「何以不問?」 大化笑著道:「你不知道,這人有瘋狂之症,因他家裡中難言。他父叫老掏灰,新續個有夫之婦,帶個犢子年方八九歲,倒娶個十八九歲的娘子。翁媳兩個很是得意。只恨這長子老婆不肯越禮,翁媳父子每常打罵,這人亦因此氣得中了瘋狂,終天際胡言亂道,恨他老子。」 裡正歎息說道:「雖是恁的,也當防範。曩日我聞知吳用,每每利用這般禽獸作為援助。老兄亦不可不察。小弟亦正為此事前來獻策。」 說著,便去身邊取一手折,正遞與大化看。只見有院公進來,驚慌失色地稟道:「相公不好,吳德果然反了!」 一語未了,只見吳德將引不少嘍羅兵,都執刀槍棍棒,直至庭前,喚叫王大化道:「大軍到了,你怎不城外去接?」 嘍羅亦開口罵道:「直娘的,大不敬!」 伸手望大化一掌,拍的一聲,打個趔趄。裡正見勢頭不正,忙欲脫身,當前有一人遮住,喝問名姓。又亂向身邊搜索。可巧手內有那手折,吳德看了,乃建設團練局訓練士兵剿滅梁山的計策,當和一嘍羅頭目使個眼色,頭目就喝一聲縛,七手八腳捆翻在地。吳德指著道:「這人是元佑黨人,只仗這王大官人多般庇護,沒鐫入黨人碑。今番捉了,也為國除個害。」 大化急著喝叫道:「吳德,吳德!你待要反了怎的?生個人來沒有人行!你道天下事,沒有良心天理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