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一六一 |
|
兩個行到巳牌時分,前面來到一個去處:四圍都是高山,中間一條驛路。楊林卻自認行,便對戴宗說道:「哥哥,此間地名喚做飲馬川。前面兀那高山裏常常有大夥在內,近日不知如何。因為山勢秀麗,水遶峰環,以此喚做飲馬川。」 兩個正來到山邊過,只聽得忽地一聲鑼響,戰鼓亂鳴,走出一二百小嘍囉,攔住去路。當先擁著兩籌好漢,各挺一條朴刀,大喝道:「行人須住腳!你兩個是甚麼鳥人?那裏去的?會事的快把買路錢來,饒你兩個性命!」 楊林笑道:「哥哥,你看我結果那呆鳥!」 撚著筆管鎗,搶將入去。那兩個好漢見他來得凶,走近前來看了,上首的那個便叫道:「且不要動手!——兀的不是楊林哥哥麼?」 楊林住了,卻纔認得。上首那個大漢提著軍器向前翦拂了,便喚下首這個長漢都來施禮罷。楊林請過戴宗,說道:「兄長且來和這兩個弟兄相見。」 戴宗問道:「這兩個壯士是誰?如何認得賢弟?」 楊林便道:「這個認得小弟的好漢,他原是蓋天軍襄陽府人氏,姓鄧,名飛;為他雙睛紅赤,江湖上人都喚他做『火眼狻猊』,能使一條鐵鏈,人皆近他不得。多曾合夥。一別五年,不曾見面。誰想今日卻在這裏相遇著。」 鄧飛便問道:「楊林哥哥,這位兄長是誰?必不是等閒人也。」 楊林道:「我這仁兄是梁山泊好漢中神行太保戴宗的便是。」 鄧飛聽了,道:「莫不是江州的戴院長,能行八百里路程的?」 戴宗答道:「小可便是。」 那兩個頭領慌忙翦拂,道:「平日只聽得說大名,不想今日在此拜識尊顏。」 戴宗便問道:「這位好漢貴姓大名?」 鄧飛道:「我這兄弟姓孟,名康,祖貫是真定州人氏,善造大小船隻。原因押送花石綱,要造大船,嗔怪這提調官催併責罰,他把本官一時殺了,棄家逃走在江湖上綠林中安身,已得年久。因他長大白淨,人都見他一身好肉體,起他一個綽號,叫他做『玉幡竿』孟康。」 戴宗見說大喜。 四籌好漢說話間,楊林問道:「二位兄弟在此聚義幾時了?」 鄧飛道:「不瞞兄長說,也有一年多了。只半載前,在這遇著一個哥哥,姓裴,名宣,祖貫是京兆府人氏。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山身,極好刀筆。為人忠直聰明,分毫不肯苟且,本處人都稱他『鐵面孔目』。亦會拈鎗使棒,舞劍輪刀,智勇足備。為因朝廷除將一員貪濫知府到來,把他尋事,刺配沙門島,從我這裏經過,被我們殺了防送公人,救了他在此安身,聚集得三二百人。這裴宣使得好雙劍,讓他年長,現在山寨中為主,煩請二位義士同往小寨相會片時。」 便叫小嘍囉牽過馬來。戴宗、楊林卸下甲馬,騎上馬,望山寨來。行不多時,早到寨前,下了馬。裴宣已有人報知,連忙出寨降階而接。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當下裴宣邀請二位義士到聚義廳上,俱各講禮罷,相請戴宗正面坐了;次是楊林、裴宣、鄧飛、孟康五籌好漢。賓主相待,坐定筵宴。當日大吹大擂飲酒。 戴宗在筵上說起晁、宋二人如何招賢納士,結識天下四方豪傑,待人接物,一團和氣;仗義疏財,許多好處;眾好漢如何同心協力;八百里梁山泊如何廣闊;中間宛子城如何雄壯;四下裏如何都是茫茫煙火;如何許多軍馬,不愁官兵到來;——只管把言語說他三個。裴宣回道:「小弟也有這個山寨,也有三百來匹馬,財賦也有十餘輛車子,糧食草料不算,也有三五百孩兒們;倘若仁兄不棄微賤時,引薦於大寨入夥,也有微力可效。未知尊意若何?」 戴宗大喜道:「晁、宋二公待人接物,並無異心。更得諸公相助,如錦上添花。若果有此心,可便收拾下行李,待小可和楊林去薊州見了公孫勝先生回來,那時一同扮做官軍,星夜前往。」 眾人大喜。 酒至半酣,移至後山斷金亭上看那飲馬川景致喫酒,戴宗看了這飲馬川一派山景,喝采道:「好山好水,真乃秀隱!你等二位如何來得到此?」 鄧飛道:「原是幾個不成材小廝們在這裏屯紮,後被我兩個來奪了這個去處。」 眾皆大笑,五籌好漢喫得大醉。裴宣起身舞劍助酒。戴宗稱讚不已。至晚便留到寨內安歇。次日,戴宗定要和楊林下山。三位好漢苦留不住,相送到山下作別,自回寨裏收拾行裝,整理動身,不在話下。 且說戴宗和楊林離了飲馬川山寨,在路曉行夜住,早來到薊州城外,投個客店安歇了。楊林便道:「哥哥,我想公孫勝先生是個學道人,必在山間林下,不住城裏。」 戴宗道:「說得是。」 當時二人先去城外,一到處詢問公孫勝先生下落消息,並無一個人曉得他。住了一日,次早起來,又去遠近村坊街市訪問人時,亦無一個認得,兩個又回店中歇了。第三日,戴宗道:「敢怕城中有人認得他?」 當日和楊林入薊州城裏來尋他。兩個尋問老成人時,都道:「不認得。敢不是城中人,只怕是外縣名山大剎居住。」 楊林正行到一個大街,只見遠遠地一派鼓樂迎將一個人來。戴宗、楊林立在街上看時,前面兩個小牢子,一個馱著許多禮物花紅,一個捧著若干緞子采繪之物,後面青羅傘下罩著一個押獄劊子。那人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兩眉入鬢,鳳眼朝天,淡黃面皮,細細有幾根髭髯。那人祖貫是河南人氏,姓楊,名雄;因跟一個叔伯哥哥來薊州做知府,一向流落在此;續後一個新任知府認得他,因此就參他做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因為他一身好武藝,面貌微黃,以此人都稱他做「病關索」楊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