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六五


  何濤道:「不瞞押司說,是貴縣東溪村晁保正為首。更有六名從賊,不識姓名,煩乞用心。」

  宋江聽罷,喫了一驚,肚裏尋思道:「晁蓋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

  心內自慌,卻答應道:「晁蓋這廝姦頑役戶,本縣內上下人沒一個不怪他。今番做出來了,好教他受!」

  何濤道:「相煩押司便行此事。」

  宋江道:「不妨,這事容易。『甕中捉鱉,手到拿來。』只是一件:這實封公文須是觀察自己當廳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發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開?這件公事非是小可,勿當輕洩於人。」

  何濤道:「押司高見極明,相煩引進。」

  宋江道:「本官發放一早晨事務,倦怠了少歇。觀察略待一時,少刻坐廳時,小吏來請。」

  何濤道:「望押司千萬作成。」

  宋江道:「理之當然,休這等說話。小吏略到寒舍分撥了些家務便到,觀察少坐一坐。」

  何濤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專等。」

  宋江起身,出得閣兒,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發我還茶錢。」

  離了茶坊,飛也似跑到下處,先分付伴當去叫直司在茶坊門前伺候,「若知縣坐堂時,便可去菜坊裏安撫那公人道:『押司穩便』,叫他略待一待。」

  卻自槽上鞁了馬,牽出後門外去;袖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馬,慢慢地離了縣治;出得東門,打上兩鞭,那馬撥喇喇的望東溪村攛將去;沒半個時辰早到晁蓋莊上。莊見客了,入去莊裏報知。

  且說晁蓋正和吳用、公孫勝、劉唐在後園葡萄樹下喫酒。此時三阮已得了錢財,自回石碣村去了。晁蓋見莊客報說宋司在門前。晁蓋問道:「有多少人隨從著?」

  莊客道:「只獨自一個飛馬而來,說快要見保正。」

  晁蓋道:「必然有事!」

  慌忙出來迎接。宋江道了一個喏,攜了晁蓋手,便投側邊小房裏來。晁蓋問道:「押司如何來得慌速?」

  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捨著條性命來救你。如今黃泥岡事發了!白勝已自拿在濟州大牢裏了,供出你等七人。濟州府差一個何緝捕,帶著若干人,奉著太師府鈞帖並本州文書來捉你等七人,道你為首。天幸撞在我手裏!我只推說知縣睡著,且教何觀察在縣對門茶坊裏等我,以此飛馬而來,報道哥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若不快走,更待甚麼!我回去引他當廳下了公文,知縣不移時便差人連夜下來。你們不可耽擱。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來救你!」

  晁蓋聽罷,喫了一驚,道:「賢弟,大恩難報!」

  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話,只顧安排走路,不要纏障。我便回去也。」

  晁蓋道:「七個人:三個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已得了財,自回石碣村去了;後面有三個在這裏,賢弟且見他一面。」

  宋江來到後園,晁蓋指著道:「這三位:一個吳學究;一個公孫勝,薊州來的;一個劉唐,東潞州人。」

  宋江略講一禮,回身便走,囑付道:「哥哥保重!作急快走!兄弟去也!」

  宋江出到莊前上了馬,打上兩鞭,飛也似望縣裏來了。

  且說晁蓋與吳用、公孫勝、劉唐三人道:「你們認得那來相見的這個人麼?」

  吳用道:「卻怎地慌慌忙忙便去了?正是誰人?」

  晁蓋道:「你三位還不知哩!我們不是他來時,性命只在咫尺休了!」

  三人大驚道:「莫不走了消息,這件事發了?」

  晁蓋道:「虧殺這個兄弟,擔著血海似干係來報與我們!原來白勝已捉在濟州大牢裏了,供出我等七人。本州差個緝捕何觀察將帶若干人,奉著太師鈞帖來,著落鄆城縣立等要拿我們七個。虧了他穩住那公人在茶坊裏俟候,他飛馬先來報知我們。如今回去下了公文,少刻便差人連夜到來捕獲我們。卻是怎地好?」

  吳用道:「若非此人來報,都打在網裏!這大恩人姓甚名誰?」

  晁蓋道:「他便是本縣押司,『呼保義』宋江的便是。」

  吳用道:「只聞宋押司大名,小生卻不曾得會。雖是住居咫尺,無緣雖得見面。」

  公孫勝、劉唐都道:「莫不是江湖上傳說的及時雨宋公明?」

  晁蓋點頭道:「正是此人。他和我心腹相交,結義兄弟。吳先生不曾得會?四海之內,名不虛傳!結義得這個兄弟也不枉了!」

  晁蓋問吳用道:「我們事在危急,卻是怎地解救?」

  吳學究道:「兄長,不須商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晁蓋道:「卻纔宋押司也教我們『走為上計』。卻是走那裏去好?」

  吳用道:「我已尋思在肚裏了。如今我們收拾五七擔挑了,一齊都奔石碣村三阮家裏去。今急遣一人先與他弟兄說知。」

  晁蓋道:「三阮是個打魚人家,如何安得我等許多人?」

  吳用道:「兄長,你好不精細!石碣村那裏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如今山寨裏好生興旺,官軍捕盜,不敢正眼兒看他。若是趕得緊,我們一發入了夥!」

  晁蓋道:「這一論極是上策!只恐怕他們不肯收留我們。」

  吳用道:「我等有的是金銀,送獻些與他,便入夥了。」

  晁蓋道:「既然恁地商量定了,事不宜遲!吳先生,你便和劉唐帶了幾個莊客,挑擔先去阮家安頓了,卻來旱路上接我們。我和公孫先生兩個打併了便來。」

  吳用、劉唐把那生辰綱打劫得金珠寶貝做五六擔裝了,叫五六個莊客一發喫了酒食。吳用袖了銅鍊,劉唐提了朴刀,監押著五七擔,一行十數人,投石碣村來。晁蓋和公孫勝在莊上收拾;有些不肯去的莊客,齎發他些錢物,從他去投別主;願去的,都在莊上併疊財物,打拴行李,不在話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