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九十四回 徽宗降敕安河北 宋江承命討淮西 |
|
千乘鐵騎震如雷,一劍橫空萬寇衰。 掃靜邊塵烽火息,保全黎庶瘴煙開。 羽書奏捷聞金殿,鸞誥褒封下九台。 忠節名題金榜上,凱歌聲裡帶春回。 卻說戴宗、馬靈二人足踏風火二輪,日行萬里,一二日早到東京安下。次日戴宗同馬靈二人來見宿太尉,呈上書劄。宿太尉認得是戴宗,便問宋元帥軍情事節如何。戴宗逐一將平伏河北,擒了田虎、田彪班師之事,說了一遍。宿太尉然後拆開書看了,不勝之喜。重賞戴宗、馬靈酒食,且去館驛安下伺候。 次日宿太尉入朝奏曰:「今有宋江征討河北田虎,已獲全勝,生擒了田虎,田彪,殺了田豹、田實,今已班師回朝,先令戴宗引一個新降將士先回,奏知陛下,現在朝門外恭候聖旨。」 天子見奏,龍顏大喜,宣二人入朝。戴宗,馬靈徑到玉階,俯伏丹墀,山呼已畢。天子各賜禦酒三杯。天子便問宿太尉曰:「此事如何定奪?」 宿太尉奏曰:「宋江等建此大功,乞我主親排御駕,出城十里遠接,慰勞眾心。」 天子曰:「卿言是也。」 即令安排鸞駕,迎接征戰功臣。 戴宗奏曰:「聖上暫停。宋元帥軍馬再過三個月方得到京。那沁城到東京,三萬餘里路程,臣等三日前起身。」 天子問曰:「卿二人如何三日便得到此?」 戴宗奏曰:「皆托聖上洪福,新降這個馬靈有神行之法,日行萬里,因此快也。」 天子大喜,令戴宗,馬靈在館驛中伺候宣召。當日朝散。 且說宋江軍馬在路行程,所過地方,秋毫無犯,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行了三個月余來到東京。有詩贊曰: 河北清甯偉績成,宋公忠義最知名。 胸中素蘊天人學,麾下分屯漢達兵。 已仗天威平草寇,再施膏澤庇蒼生。 凱歌唱徹山城曉,老幼歡呼夾道迎。 當時遠探飛報天子知道。天子宣宿太尉商議,敕令滿朝文武,護衛指揮,簇擁鸞駕出城十里迎接。正遇著宋江、盧俊義等,眾將拜伏路傍,山呼之聲震動山嶽。天子撫慰曰:「卿等多受勞苦,今建大功,將何以報?」 宋江再拜曰:「臣托聖上洪福,前征河北,喜得掃清而還,何勞聖駕親臨?臣等雖肝腦塗地,難報聖恩也。」 天子曰:「卿等平身。」 又問曰:「卿今帶來這一起,卻是何人?」 宋江答曰:「一個孫安;一個乃瓊英郡主,張清之妻;一個是法師喬道清;一個是卞祥。臣今收伏田虎,皆賴此數人之力也。」 天子又曰:「前有一百單八人,今有許多人來!」 宿太尉奏曰:「皆是聖上洪福,所以雄兵勇將皆投于宋元帥之麾下矣。請聖駕回朝。」 宋江傳令,教排戎行隊伍,簇擁鸞駕回朝,高唱凱歌,滿城父老拜迎大駕入朝,文武拜舞已畢,宋江上殿拜奏曰:「乞請我主:新降將士,還是卸甲見帝,還是戎裝上殿?」 聖旨令將士不要卸甲,暫時朝見。先教內府支給,勞賞軍士,命宿太尉監賞,每人肉二斤,酒二瓶,白銀一兩,錦緞二疋,糧米一石。大設禦宴,管待宋江新舊將佐。天子斟過一金鐘酒,親賜與宋江曰:「卿領一百單八人,征進河北,沙場之內曾有傷損者否?」 宋江答曰:「深賴主上洪福,兄弟們列陣交戰,都幸不至重傷,皆保無事。」 天子曰:「此是卿等以忠義徇國,乃天地神明之佑也。」 宋江將經過收得諸將,並分遣眾人鎮守複取各處城池奏知。天子大加稱賞。當日禦宴已罷,宋江眾將謝恩出宮,回營安歇。 次日,宋江將田虎、田彪事由呈進樞密院官,奏上天子,請旨發落。天子見奏,敕旨曰:「田虎、田彪欺天罔上,為惡不仁,罪不勝誅,著三法司官押赴市曹,凌割示眾,以儆後人。」 一面差中使官齎敕前去,安撫河北一路人民,但有受害處所,赦免糧差三年。 卻說太師蔡京因宋江班師,天子稱美其功,恐封他高官重職,,遂與高俅商議,要排陷他,未得其計。正說間,忽門吏報曰:「童樞密要見太師,有急事商議。」 太師忙教請入,相見禮畢,分賓主坐定。茶罷,童樞密曰:「下官院中,前日連接得四五封告急文書,皆申說王慶掠了淮西一派,十七座軍州,自稱秦王,建號興國,為患不小。今有宋江已平伏河北,領得一班兒戰將回來,天子稱羨不已,不久重封他的官職。若使他們一起擅權用事,我們立腳不牢。不如乘此事,太師與太尉商議,同保舉前去收伏王慶,也有一年光景。此計如何?」 高俅聽罷,對蔡京與童樞密曰:「王慶三年前因惱了我,尋事罪他,發配李州,誰知今日如此大弄。明日早朝,當舉奏此事,聖上必准。」 三人商議已定,各自回府。 未知宋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詩曰: 豎黨奸邪共一堂,不容忠義輔家邦。 明朝一紙封章入,又使驅馳上戰場。 全像水滸志傳二十卷終 新刻水滸志傳卷之二十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