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十二回 急先鋒東廓爭功 青面獸北京演武 |
|
得罪幽燕作配戎,當場比試較英雄。 棋逢敵手誰終局,將遇良才始用功。 鵲畫弓彎欺滿月,點鋼槍刺耀霜風。 直饒射虎穿楊手,盡在今朝勝負中。 卻說楊志、周謹二人正欲交鋒,只見兵馬都監聞達上廳來稟曰:「刀槍是無情之物,恐有傷損。令將槍頭去了,各用氈片包裹,蘸了石灰,各穿皂衣上馬。」 兩個上陣鬥了五十合,臺上鳴金,兩個勒馬回陣,看周謹身上斑斑點點,約有四五十處。那楊志只有左肩膀上一點白。梁中書大喜,喚周謹上廳,看了跡曰:「這般武藝,如何南征北討?即令楊志替此人職役。」 都監李成稟曰:「周謹槍法生疏,弓馬閑熟。若除了職役,恐眾軍不伏。再令楊志與周謹比箭。」 二人得了將令,楊志稟曰:「陣上弓箭發處,恐有傷損。請鈞旨。」 梁中書曰:「武夫比試,但有本事,射死勿論。」 李成又稟曰:「乞賜各人一面遮箭牌。」 梁中書依言。二人又上陣來,楊志曰:「你先射我三箭。」 周謹恨不得把他射死。楊志拍馬望南邊走,周謹縱馬趕來,搭上箭,望楊志後心一箭。 楊志聽得弓弦響,將身躲過,那箭射空了。周謹見一箭射不中,又搭第二枝箭射來,楊志見那箭來,用弓稍只一撥,那箭落在地下。周謹見第二箭又射不著,心裡越慌。楊志勒回馬,望正廳上來。周謹趕來,取第三枝箭射來。楊志回身,把箭接在手裡,便縱馬入演武廳前。中書見了,教楊志也射周謹三箭。周謹拿了傍牌在手,拍馬望南而走,楊志縱馬便趕,先把弓虛拽弦響,周謹聽得弦響,回身舉牌來遮,卻閃個空。周謹忖曰:「這廝只會使槍,不曾射箭。等他第三枝箭再虛拽時,我便喝住了他。」 便拍馬望演武廳來。楊志卻取箭,搭上弓弦。心裡想曰:「我要射他心窩,必傷他性命。只射他不著命處罷。」 一箭正中周謹左肩,番身落馬,眾軍救了周謹。梁中書大喜,叫軍政司立了文案:楊志頂襲周謹職役。 楊志喜氣洋洋,正拜謝中書,只見一人叫曰:「我和你比試。」 楊志看那人,身長七尺,面圓耳大,唇闊口方,一部落腮鬍鬚,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直叩中書稟曰:「周謹比試,患病新愈,因此誤輸。小將不才,願與楊志比試。若小將輸他時,便教楊志頂小將職役。」 梁中書看時,正是正牌軍索超。為人性急,人都叫做急先鋒。李成稟曰:「周謹不是對手,正好與索正牌比試。」 梁中書忖道:「我要抬舉楊志,恐眾將不伏。今番贏了索超時,卻無話說。」 便與楊志曰:「著意用心。」 楊志謝了,卻去披掛。李成分付索超曰:「周謹是你徒弟,先自輸了。你若有疏失,他把大名官府軍官都看輕了。」 索超曰:「不妨事。」 便去披掛了,提著金蘸斧,勒馬出陣。楊志挺槍立馬於陣前。旗牌官手執令旗喝曰:「奉鈞旨:兩將用心,如有虧輸,定行責罰。若是贏時,多有重賞。」 二人得令,縱馬出陣。兩馬相交,兵器並舉,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梁中書看得呆了,關達看了,恐二人有失,慌忙教旗牌官去與二人分了。旗牌官叫曰:「相公有令,二將住手。」 兩個勒馬各回本陣。梁中書教取兩錠白銀、兩副表裡賞賜二人。就升二人為管軍提轄使,索超、楊志拜謝了。梁中書與大小軍官,在演武筵宴。飲至暮,席罷,眾官員都送歸府,各自散了。 次日卻是端午節,梁中書與蔡夫人後堂滿酒,慶賞端陽。酒至數杯,夫人曰:「我父親六月十五生辰,可使人收買金珠等物,進上京師慶壽。」 中書曰:「我正要打點,只是一件,去年收買許多寶器,送至半路,被賊人劫去。今次必須令的當人押去才好。從長商議。」 不題。 *** 卻說山東濟州鄆城縣知縣,姓時名文彬,升堂喚捕盜巡捕都頭。一個馬兵都頭,姓朱名仝,身長八尺五寸,生一部五路髭髯,長一尺五寸,面如紅棗,目若朗星,一似關王模樣,滿城人都稱他做美髯公。原是本處富戶,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武藝。一個步兵都頭,姓雷名橫,身長七尺五寸,面如紫糖色,一部扇卷鬍鬚。為他膂力過人,能跳三丈闊澗,滿縣人都叫他做插翅虎。原是本縣鐵匠出身,後做屠戶。雖然仗義,有些匾窄。亦能武藝。當日知縣喚這兩個上廳來,分付曰:「濟州管下,俱屬水鄉,今梁山泊賊盜聚眾打劫,拒敵官軍,亦恐來搔擾鄉民不便。喚你兩個,帶領一千兵,一個出東門,一個出西門,分投巡捕。若有賊人,捉來討賞,不可擾動鄉民。」 兩個都頭領命,各自分投巡警。 雷橫當晚引土兵出東門,到東溪村靈官廟前,見殿門不關。雷橫曰:「這殿裡恐有賊在裡面,我們入去看一看。」 眾人擎著火把,照將入去,只見供桌上,赤條條睡著一個大漢。眾土兵一齊向前綁了,押出廟門。投那裡去?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