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陳忱 > 水滸後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〇


  次日,國母傳懿旨,宣文武各官到金鑾殿。國母渾身縞素,坐在上面,李俊等一同拜見,國母起身回禮,重複坐下。香案上擺了傳國之璽,垂淚說道:「馬氏自祖宗開基已傳三世,遺愛在於人心,不幸遭篡弑之禍。世子早殤,並無宗支。今已討賊正典,國不可一日無君。憑眾位公議,使馬氏血食不致斬絕,實為萬幸。」

  李俊道:「國為馬氏之國,血脈既絕,花逢春贅為駙馬,有半子之誼,理合承祀宗祧。」

  花逢春哭謝道:「不肖自先父早背,母子孤煢,又無親族,墮奸人之計,若無樂和救我母子,不知死於何地。又得大將軍挈來海外,神威定遠,本國畏懼求和,得聯秦晉,安享富貴,已荷大恩。國主被弑,複仗先君世誼,報仇雪恨。自此當奉國母、寡母,同公主廬墓三年,以盡半子之誼。請大將軍早踐國位,免得鄰邦窺伺,反側生心,不必多議。」

  眾人同聲道:「花駙馬之言,實出衷心,大將軍創業不易,享有經權,何必固遜?」

  李俊道:「小可本是潯陽江上一漁戶耳,隨宋公明上梁山,招安之後,自知愚直不堪世用,故辭官職,隱逸太湖,偶遇變故,出洋借住金鱉,已為過分。討暹羅之難,全是眾位之力,豈敢貪天之功,遂爾僭妄!花駙馬既然謙光,眾位中請才可禦世、德足潤身、堪為萬民之望者統攝此位,使某複借金鼇島容身,叨榮多矣!」

  花恭人見議論紛紛,出來相見道:「先夫為全友誼而亡,撇下孤兒寡婦,並無依託。幸蒙諸位叔伯教誨成人,得有今日,先夫含笑於地下矣。小兒年幼無知,豈堪大任?縱國母有愛護之心,妾當諫阻。請大將軍慨允,以慰臣民之望。」

  燕青是個伶俐人,忖道:「李俊開創此處,人望所歸,自然是他為主,他人豈可覬越?」

  按劍說道:「凡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況為一國之主!大將軍你先機隱遁,誰知富貴逼人。宋公明托夢,明明說後半段事業在你身上,已符其言。花逢春母子甚是賢達,大將軍不必固辭。」

  國母道:「燕將軍之言極為有理,就此定議。只要使我母子得所。」

  燕青道:「國母不須多慮。雖是大將軍嗣了位,萬事要請國母慈旨方可施行。我輩弟兄都是赤膽忠心,不作忘恩負義之輩。」

  李俊道:「承國母慈諭,眾位推戴,我李俊也不敢妄自居尊,凡兵馬、糧餉、庶務,請眾弟兄各主其事,稟奉國母垂簾聽政,何如?」

  燕青道:「這個使不得。家有主,國有王,必要一人統理,方得國治家和。即如梁山泊是白衣秀士王倫創立的,因他心地褊窄,妒賢嫉能,林冲並火了他,奉晁天王為主。那時宋公明也受約束,不敢專主。後來曾頭市被箭而亡,宋公明繼為主帥,哪個不稟遵軍令?一寨之中,尚且紀綱法度不可紊亂,況暹羅是個大國,出號施令,朝聘禮儀,送往迎來,兵機糧餉,訟獄刑名,文明禮樂,庶務繁多,非同小可,豈容政出多門,十羊九牧?且垂簾聽政是不得已之事,國無長君,不足彈壓臣僚,故權時出此。試看呂太后、武則天多遺譏後世。今暹羅統系已絕,大將軍你又不是暹羅國舊時將相,只因花駙馬面上,算做親戚,豈如世受國恩一般?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賢明繼世,多有傑起。堯舜之時,不傳於子,而傳於賢。大將軍即宜聽受。」

  阮小七笑道:「小乙哥說得痛快!前日宋公明只管要把寨主讓與盧俊義,眾兄弟之心大半多冷了,你今日又學他樣子。花駙馬不肯,你又推辭,難道我阮小七還像前日,戴了沖天巾,穿著赭黃袍,做暹羅國王不成?」

  眾人多笑起來。

  李俊道:「既然如此,權且攝位。原奉宋朝正朔,眾位一如在梁山泊,各供其職,稱呼仍是弟兄,不可驟加虛套。國母、公主、花駙馬母子原居宮內,我與眾弟兄無家眷的住在元帥府,權且署事。」

  眾皆大悅。擇黃道吉日,昭告皇天后上,即暹羅國位。一同拜辭國母而出。正是:霸基已定多謙讓,國位初登戰伐興。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有此一番大排場,方不是草寇嘯聚。然不是變故,李俊豈得為暹羅國主?故為大將軍驅民者,丞相共濤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