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陳忱 > 水滸後傳 | 上頁 下頁
九九


  說那高青在官中,內相、和合兒糾結了臣僚百姓,歃血定盟,正要舉事,見薩頭陀回來,未敢輕發。又聞金鼇島李俊、花逢春都到來。高青稟國母寫一道懿旨,叫和合兒從城上擲下,今夜裡應外合,三更為期,不可遲延。童威軍士拾得,呈與李俊。關勝、呼延灼等都屯住城下,李俊已知高青在城內,又見國母的懿旨,傳令三更看城內火起,盡要上城。果然到夜半,西北角上火光沖天而起。花逢春、徐晟、呼延鈺正在此間,喝令軍士蟻附而上,斬開城門,一擁而入。花逢春引路,先到丞相府前後圍住。共濤無計,正去懸樑,被花逢春捉住,盡把家屬四十余口綁縛定了,發兵馬司監禁。然後到宮中,天色已明,國母、花恭人、秦恭人、玉芝公主都在,花逢春哭拜倒地,一齊慟哭。國母收淚道:「幸得相見。共濤、薩頭陀拿獲了麼?」

  花逢春道:「共濤並家屬四十余口俱發兵馬司監禁,薩頭陀未經拿著。」

  國母道:「駙馬且到外邊理事,薩頭陀必要緝獲的。」

  花逢春出宮。到東門,李俊等進城來,革鵬接住苦戰。花逢春一戟把革鵬刺殺,梟了首級。傳各城門守定,還有薩頭陀不見。

  李俊把兵屯在各門,同眾將入宮朝見國母。謙謝收復之晚,幸中國諸將軍到來,方才破得。國母致謝道:「逆臣悖亂,國王宴駕,大將軍同各位將軍盡心竭力,始得雪恨。高將軍先入城來,足見忠貞,大將軍可加重賞。」

  李俊等辭出。將丞相府改作元帥府,請各位住下。第三日,清水澳諸人到了。李俊、花逢春調度,把各位有家眷的,即撥甲第安居,盧二安人、呂小姐、盧小姐與花恭人同住。軍士編了隊伍,各營安插,糧餉收進官倉,馬匹放在牧場,船隻令童威、童猛職掌,結水寨在海口。臣僚俱皆升賞,百姓散給幣帛。和合兒除授宮門使。火燒的民房命工匠修造,處置井井有條。大排筵宴,犒賞三軍。依次坐定,除費保鎮守金鱉,狄成鎮守清水澳,共有四十二人。

  李俊手中把盞道:「上托神天照鑒,宋公明陰中護佑,眾兄弟又得複聚,真為難得之事!有四事可慶:暹羅國遭篡弑之禍,國祚已失,金鱉島有累卵之危,今幸雪恨恢復,此一喜慶也;王老將軍、欒統制、聞參謀、扈二哥不是舊盟,今得同心合膽,重結新契,此二喜慶也;梁山泊一百八人,死亡過半,即那存者散于四方,複得巧相遇合,向日太湖小結義四個弟兄,海外之事全得扶持,三大喜慶也;花逢春、宋安平、呼延鈺、徐晟這四位賢侄,少年英雋,皆是偉器,四大喜慶也。請盡歡達旦!」

  眾人皆齊聲道:「敢不如命!」

  花逢春喚蠻女歌舞俏酒,眾人大醉而寢。

  次日樂和道:「那薩頭陀拿不著,恐為後患,必要搜捕。」

  李俊道:「想是真會騰雲走了,怕他怎的?自有公孫勝在此。」

  樂和道:「待我再去緝訪。」

  遂同燕青、呼延鈺、徐晟拿著彈弓、粘竿、酒盒,跟了五六個家丁,各處遊玩。那國中有座鎮海寺,莊嚴壯麗,寺內有七層寶塔,高插雲霄。樂和等到殿上隨喜,住持獻茶。走到塔邊,樂和道:「小乙哥,你的神弩,那塔上一個喜鵲吱吱的叫,若打下來,方服你眼力。」

  燕青真的取彈弓把彈丸打去,那喜鵲見下面有人放彈,蟲鳥最有靈性,彈子未及到身,展開兩翅飛去。那彈子打進塔窗裡,只聽得塔裡面有人叫聲:「呵呀!」

  骨碌碌滾下來的響。一齊趕進看時,有個人覆跌在地上。家丁翻他轉來,樂和大喊道:「此便是薩頭陀,家丁把來綁了!」

  燕青道:「恐怕上面還有餘黨,再去搜看。」

  家丁走上,見一個女子,雲鬟不整,蹲著暗泣。還有兩把戒刀,一個葫蘆,一包牛羓子,家丁拿了,牽那女子下來,那女子兩腿夾著,走也走不動的,原來就是共濤之女。薩頭陀成了親,原想駕雲而去,被馬賽真陰魂纏住,法術不靈。城破之夜,攜了此女躲在塔上,思量革鵬借日本兵來,還要作孽。誰知天網恢恢,彈子卻好打著眼睛上,烏珠突出,鮮血淋漓,真是惡貫滿盈了。帶來見李俊道:「我們到鎮海寺遊玩,因打塔上喜鵲,彈子從塔門裡打著他眼睛,綁獲在這裡。這便是共濤之女,薩頭陀騙做駙馬的。」

  李俊、花逢春大喜,把鐵鎖穿了琵琶骨。恐他遁去,將狗血、蒜汁、人屎渾身一淋,同共濤蹲在水井內。那女子同家屬監禁,日後施行。

  李俊稟知國母,與國主開喪殯葬。就差裴宣定了儀制,蕭讓撰了祭文,燕青、樂和總理喪事。文武百官俱穿孝服,置造桐棺梓槨。掘起國主屍骸,面色如生,毫不腐爛。將香湯沐浴,換了冕服,含珠納貝,入殮已畢。北門外結起廠殿停喪,選二十八員道士,請公孫勝主壇,建三晝夜醮事,追薦生天,到萬壽山王陵上安葬。花逢春齊衰重服,王進、關勝等先行吊禮,李俊設祭,國母、花恭人、玉芝公主都在柩旁。李俊喚人打掃法場,命楊林、杜興領兵擺列,一枝花蔡慶做監斬官。其時,百姓何止有數萬人,都執香旁觀。李俊喝把共濤家屬先各斬首,刀斧手帶共濤、薩頭陀對面跪著,劊子殺到共濤之女,呼延鈺稟道:「乞留此女。」

  李俊道:「刑人之女,賢侄留他何用?」

  呼延鈺道:「小侄自有用處。」

  李俊微笑,喚松了綁,餘各斬了。然後將共濤、薩頭陀一千二百刀柳葉剮,又割腹剜心,獻到馬國主靈前,再行進奠。國母、公主、花逢春大哭,拜了,啟靈柩,原擺半朝鑾駕,開路人引導。一路施張布幄,香花燈燭,百官士民盡皆步送,約有萬人。到萬壽山,聞煥章點神主,柴進祀後士,安葬已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